
一人之上清黄庭
木石流水 著
类别:科幻灵异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1 总字数:1925461
龙虎山有神奇的金光咒,五雷法; 唐门有天下无双的丹噬; 诸葛家有专烧世间神魂的三昧真火 ······ 而上清派一样有独门绝学: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神鬼七杀令。 这是一个少年拜入上清派,成为上清门徒, 扭转大家只知道上清有一个“羊蝎子”的故事。 ps:一人之下+魔改鬼吹灯+两勺哈利波特。 ps:非穿越,无系统。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44488568979456.html
第一章上清茅山
www.bok360.cc
“·····我本太无中,拔领无边际。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初发玄元始,以通详感机。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荡荡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诸魔精····”
伴随着西落的骄阳,在所有在茅山挂单的道士们,正在做今天的晚课。
而在道士之中,两个将将到周围师兄胸口的小人,格外引人注目。
十一二岁的模样,脸上的稚气都还未退,就学着旁边师兄的模样,在闭目严肃的咏唱道经,看上去颇有童趣。
其中一个小道童长的格外俊俏,皮肤白嫩。睁眼时露出的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烨烨生光,
虽然长得白嫩精致,但却并不让人觉得秀气柔美,反倒是给人一种英气勃发的感觉。
周围还有好多参观的游客,默默的看着这一幕,
由于五六点钟,太阳西斜,下山困难,
往常能等到五六点,参加道士晚课的,都是一些道教信徒。
但是最近几年,有好多的年轻女孩,也特意等到晚上。
为的就是看看这个,长的很像电视剧里,左拥右抱的探花郎的小道士。
女孩们三五成群的站在空地上,静静的听着道士们的晚课,有条件的还拿出了挂在脖子上的照相机拍照。
还有些女孩在哪里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小道长好可爱,”
“小道长要快点长大哦,我等你哟。”
········
本来茅山的香火没有这么旺盛,道士们在山上清修,怡然自得。
但拜几年前传到大陆,风靡全国的僵尸电影所赐。
来茅山拜神,求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好几倍,
好多人都想见识一下真实神奇的茅山术,求一张能够驱鬼降妖的符箓。
不过还好,茅山上的几个著名的景点,早就已经归了旅游局,
旅游局派不少的工作人员,来管理秩序,引导游客,以及收门票。
不然仅凭着上清派的那点人,还真没法接待这么多的游客,
而且上清派主张清修,存思,上清的人本来就不耐烦这些俗事,
大部分都是喜欢窝在山上的宅男,
旅游局的人接过了这个担子,他们也乐得其所。
一直到晚课结束,阳光灰暗,上清的道长开始关闭各观的大门,导游拿着大喇叭喊人,游客们才准备离去。
·····
关闭山门后
道士们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大家来到食堂吃晚饭。
饭菜很素,没什么油水。
只有道观里种的青菜,腌的咸菜,还有点豆腐,唯一的荤腥就是就是一盘炒鸡蛋。
小孩子长身体,正是嘴馋的时候,
尤其是才刚刚被送到山上来,还没有适应的单士童。
单士童有一搭,没一搭的戳着碗中的茄子,慢吞吞的吃着碗中没多少油水,滋味的饭菜,
怀念着家里的烧鸡,炖肉,想要快点回家。
可惜单士童知道,父亲好不容易将自己送到茅山上来,请上清派的符篆宗师传授自己制符奥妙。
自己要是敢提前偷偷下山,父亲能把自己吊到家里的梁上打。
单士童还在对付着碗里的菜,碗中突然多了几块香甜软糯的猪肉脯。
抬头一看,原来是坐在自己对面的小师叔,不知从那里拿出一个牛皮袋,袋子里面还装着不少的肉脯。
晚课结束,小师叔换了一身简便的对襟短衫,
小师叔身上所缠绕的,由单家高手和上清符篆宗师合力制成的封脉长符,也隐约从衣领,袖口显露的出来。
“哇!修吾师叔,你从哪里弄来的零食?”
单士童一边嚼着肉脯,一边问着修吾师叔。
俩人年龄相仿,正好可以玩到一起,所以两人在一起时,也不讲那么多的规矩。
“这次和师傅下山去吕家村,吕家一个叫吕欢的小姐姐,听说山上清苦,特意送给我的。”
单士童好奇的问道:“吕家村是什么样的?师叔?”
异人四家之一的吕家,向来神秘排外。
吕家村轻易不接待外客,所以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外人去过吕家村了。
这一次要不是上清的太师叔亲自登门拜访,其他人恐怕还没资格进入吕家村。
所以单士童也很好奇吕家村的情况。
修吾说道:“吕家村和其他村子没什么不同的,要说不同,就是吕家村的规矩太严了,家长的话就是命令,气氛太压抑了,我不喜欢。”
单士童说道:“毕竟是大家族呀,不像我们单家,就那么几个人。那师叔,吕家对你的事有办法吗?”
上清的太师叔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吕家,
这次前往吕家,都是为了他的徒弟修吾。
虽然不太清楚细节,但是单士童知道修吾师叔,修炼的功法似乎出了点问题。
这几年修吾的师傅吴得常道长,没少为他的事操心,
就连单士童能来茅山,也是因为这件事。
为了请单家帮忙为修吾特制符箓,
作为交换报酬,上清派收下了单士童,成为不上名录的弟子。
等什么时候,单士童修炼有成就可以回家。
这样,单士童就可以了集两家符箓所长,但是仍然是单家的人。
修吾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看来吕家村一行,并不顺利。
而另一边,
在上清派掌门的房间里,
上清掌教杨明和修吾的师傅吴得常也谈起了这件事。
掌教杨明问道:“师兄,这次去吕家可有收获?”
吴得常摇了摇头:“唉!吕家的明魂术确实奇妙,竟然可以修改一个人的灵魂。”
“可惜,吕家老一辈的人对明魂术并不精通,反倒是小一辈的明魂术一个比一个用的精湛,尤其是一个叫吕欢的小姑娘,堪称是吕家最强的明魂术使用者了,不过······”
吴得常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这些孩子的修为太弱,没办法撼动修吾的七魄。”
杨明说道:“修吾的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连单家的封脉符也没办法封住修吾了。”
为了修吾的事,他师傅吴得常这几年已经想了很多办法了,吕家并不是他第一位拜托的外人。
他甚至去了四九城,找了国手王子仲老先生,可惜就连国手也无能为力。
修吾的情况并不同,他这并不是病,甚至也不想是单士童所想的一样,走火入魔,行炁出错。
而是由于他自身的原因,加上他所修炼的功法所引起的复合情况。
现如今,上清派大多修行的是经由长辈们修改,完善的《上清大洞真经》练炁,再辅以静思存神的静功,符篆。
而修吾修炼的,是经由第九代祖师,山中宰相陶弘景修改过的,
《黄庭经》
第二章黄庭经
www.bok360.cc
修吾并非上清派特意收的弟子,
他是被父母送到山上的。
修吾一出生,就无知无感,不哭不笑。
不会笑,不理解情,不恨,不哭。
如果不去管他,他能一个人不吃不喝,呆在角落里,
就像是被闲置的木偶,你不扯他的线,他就不动。
修吾的父母为了他的病,
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医院,问了全国大半的专家。
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只是说孩子可能是先天大脑受损,情感缺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医院间辗转了好长时间,一无所获。
倒是有一个老家的邻居悄悄跟他们夫妻说:
“这孩子更像是得了癔症,不如去山上道观里,找一些得道高人看看。”
本来已经没任何法子的夫妻俩,将信将疑,但是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正好在早年战乱时,修吾的爷爷胡国华年轻的时候,舍命救过一位被曰军追捕的上清派的道人。
两人如同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带着孩子,匆匆前往茅山求医。
而当年被修吾的爷爷救下的道人,也就是如今修吾的师傅,上清派的太师叔吴得常。
听说这三人是来找山上的太师叔的,还是太师叔的恩人的后人,
茅山道观中迎宾的小道赶紧去通知自己的师傅,他的师傅又去通知自己的师伯吴得常,
而已经是个百岁老人的吴得常,
听闻胡国华的子孙,来茅山求救,便赶忙通知迎宾的道士将三人送到自己的院中。
等修吾的父母跟吴得常说明了来意后,吴得常亲自为修吾检查身体。
经过他一番仔细的检查后,终于发现了修吾的问题,
原来,修吾的母亲在生修吾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是高龄产子,
所以修吾的胎位不稳,早产,造成他天生体虚,七魄羸弱。
人的灵魂由三魂七魄组成,
三魂主人的神智,思维,三魂缺失会痴呆,七魄有缺就会跟修吾一样,无情无感。
在他出生之时,修吾原本就孱弱的七魄,被天地间的浊气一冲,就受到了损伤。
但知道了修吾的情况后,一时间吴得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是先天的缺陷,若无天材地宝后天很难弥补。
吴得常只能先将修吾领在身边,帮他调养身体。
就连吴得常在教导上清派弟子修炼,也没有避讳修吾,吴得常讲课时,而修吾就坐在他的旁边,盯着屋子里的观想图看。
日子久了,修吾竟然无师自通,自己学会了练炁行炁,成为了异人。
吴得常发现时,也是大为惊讶,
他也没想到修吾竟然还是个练炁的好材料。
本来这也没什么,修吾从小长在茅山上,山上的人对他也算是知根知底,
就算学会了练炁,那就将他受到门下也就是了。
可修吾所领悟的并非是《上清大洞真经》,
而是上清派第九代祖师陶弘景改良过的《黄庭经》。
如今的上清派,绝大多数门徒修炼的都是《上清大洞真经》。
此经脱胎于原始的《黄庭经》,由上清派祖师魏夫人所创,即是练炁法,又是一门观法。
以人身为一小天地,以神识为上神,洞察全身,开通周身窍穴,纳五方之气,涵养人身。
使人身越发完美,达到天人的境界,最终肉身成圣,羽化飞升,是天下间一等一的法门。
原始的《黄庭经》要求修行者将天地之神,纳入身体,人神混合以成道。
但是,
这个世界是没有神的。
天地无神,如何纳神?
你纳入身体里的真的是神吗?
这法门从根子上就错了,
所以在魏夫人从经中领悟出《上清大洞真经》后,上清派就已经无人再练《黄庭经》了。
而修吾无意间学会的《黄庭经》,
是祖师陶弘景改良过的,《黄庭经》2.0版本!
这位祖师有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
敢衡量天下之神,为‘神明’排序,编攒出制度严明的《真灵业位图》。
在陶弘景修炼有成后,重新研读《黄庭经》,再结合《上清大洞真经》创造出了新的《黄庭经》。
同样是以人身为一天地,
但是不同的是,祖师认为:
‘我’
才是身体里最大的神!
2.0版本的《黄庭经》将灵魂拆解,
以三魂为天帝,七魄散入身体,化为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
驻守三丹田,与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之内。
在体内制成一个小天庭:
天帝【三魂】居于上界【上丹田】,总管三界【上下三丹田】,统率众神【七魄所化二十四神】。
世间练炁法门,都需要修行者全神贯注运行周天。
但是有了二十四神,不需修行者刻意驱动,便可自发的修炼,一日修炼可顶他人三日。
毕竟,那有帝皇身体力行,处理杂事的,
都是稳坐金銮殿,统筹全局,
具体事务,自有众神操持。
简直就像是挂了一个二十四小时不停修炼的外挂一样。
但是天下功法有得必有失,这功法入门极难,
本来修行性功就不容易,
灵魂一旦受损,很难恢复,甚至很可能终身痴呆。
更何况要将七魄分为二十四份,这过程一旦出错,轻则昏迷不醒,重则直接投胎转世。
所以上清派已经有几十年没人修炼这个法门了,而上一代修炼《黄庭经》的前辈,都已经死于战乱。
当吴得常发现修吾修的不是《大洞真经》,而是《黄庭经》时也极为惊讶,甚至都惊动了上清派掌教杨明,
这可算是上清派,传承《黄庭经》的独苗宝宝了。
于是吴得常就顺水推舟,在掌教的见证下,正式将修吾收入门下,成为关门弟子,并赐名修吾。
而且随着修吾修为日间深厚,二十四神反补七魄,竟让修吾的的病无药自愈,重新获得了七情。
这可让修吾的父母欣喜若狂,尤其是听见修吾真情实意的喊他们‘爸爸’,‘妈妈’的时候,简直是泪如雨下。
上清得到一个传人,可以传承失传已久的绝学,修吾的父母得到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儿子,修吾学会了爱人。
如果事情就这样停下,不再发展,那就皆大欢喜了。
可惜,事与愿违。
虽上清派没有会《黄庭经》了,但是先人的修炼笔记还是传了下来,
笔记上记载的很清楚,
要先修《大洞真经》,再修黄庭,
绝不可单独修炼黄庭经!
最开始修吾还不明白笔记上说的是什么意思,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后,他的《黄庭经》有所小成后,
他才发现自己的炁有些不听使唤,
吴得常和上清的长辈们,遍寻古籍,才找到原因,
要想统率众神,首先自身就要比众神强,
帝王一定是各路诸侯中最强的。
只有在修炼有成,三魂稳固的前提下,才能驱使二十四神。
但是修吾上手就是黄庭经,他的三魂并不比七魄强,
他可以驱使单个的身神,但是没办法让周身众神都听他的命令。
简单来说,
就是他的性命失衡,他的命功太强,性功太弱。
他本该如天帝一样,掌握自己的肉身,
但是现实却是,他变成了东周天子,各地诸侯【二十四神】一个比一个强,但是都听调不听宣。
他本来周身行炁,应当流转无碍才对,但是入今修吾体内二十四神都闭关锁国,所提炼的炁只存于自己所依附的位置内。
这已经不止是行炁困难那么简单,
人身本应五行生化,但如今他体内反而五脏不通,五行乘悔,各自为政。
气急上逆,化火灼肺,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
他的五脏神最强,也最先出现问题。
等到他们发现问题时,已为时以晚,
本来吴得常想要废去修吾的修为,却又担心废了修吾后,七魄受损的他,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投鼠忌器之下,这才向外寻找解救的方法,
去吕家,就是想借助吕家明魂术的能力,改造修吾的三魂七魄,改变主弱枝强的局面。
可惜还是没能成功,
第三章上清旧事
www.bok360.cc
吴得常对着茶盏,静思良久,对掌教杨明说:
“师弟,我有一个法子或许可以救修吾,不过还要你的同意。”
杨明奇道:“哦,师兄若有办法,用就是了,只要不是伤及无辜的邪术,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
“请将修吾先逐出上清派。”吴得常说到。
!!!
“师兄你在说什么?”
杨明心头一惊,着实没有想到师兄会说出这样的话,
吴得常叹道“唉!常规的法子不起作用,我也只能兵行险招了,师弟可还记得三十六贼。”
“你是说八奇技!”杨明终于明白过来。
两人说的是一件事,
昔日甲申三十六贼,创出八奇技,可是掀起了无数的波澜。
八奇技个各有神通,引起了当时无数人的觊觎,三十六贼也几乎死伤殆尽,少有人能幸存。
如果八奇技在上清现世的话,贪图奇技之人,一定会暗中图谋,上清再无宁日了。
所以吴得常才想让杨明将修吾先开除出上清,然后吴得常就会带上修吾下山,去找八奇技的传人。
可上清派之所以对修吾的事如此上心,就是因为修吾这个人,
若修吾能过补全缺陷,练成黄庭经,结合他所学会的上清秘术,神鬼七杀令。
假以时日,修吾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张之维,成为天下绝顶,镇压天下,
这起码可以庇护上清派百年时间。
而若将他开革出门,他就和上清再无瓜葛了,上清之前为了修吾所耗费的精力,人情都白费了。
杨明犹豫了很长时间,两人的茶都已经凉了,吴得常默不作声,静静的等待着掌教的决定。
“上天有好生之德呀,”
作为掌教杨明理应将修吾留在山中,就算是最后修吾没办法再继续修炼下去,上清派仍有一位修炼过黄庭经的门徒,可将功法传下去。
可作为一名道人,怎可看其受苦而不救,济世救人也是上清宗旨。
若何事都讲利益,当年上清派也不会派门人下山,抵抗外敌了。
听见杨明的感叹,吴得常知道杨明最终还是同意了。
吴得常说到:“多谢师弟。”
做出决定后,杨明反而放下了,甚至能和吴得常开起玩笑来:
“就算将修吾逐出上清,若上清有难,修吾难道会束手旁观吗?”
吴得常斩钉截铁的说:“当然不会。”
“不过,师兄既然敢带修吾下山寻找八奇技,莫非是师兄的术算有所突破,可以打破当年的禁制?”
当年风天养被王家抓住,当时被三十六贼牵扯进来门派,为了防止事情泄露,都是各派的门主亲自出马的,但在拷问他时,众人才发现他的身上被人下了一个极强的禁制。
当时的苗疆大蛊师,散修大师罗平新各施手段,都没能问出个究竟来,罗平新还差点因此魂飞魄散。
也有术士在内景中卜算,
由鸿蒙所化的内景中,如果向上天提问,
无形的秘密会化为有形的火球,根据秘密的大小,对世界的影响程度,火球的强度都不同,
术士若能打破它,便可获得想要知道的秘密。
而当时术子门的门主胡德,在内景中向天地询问,
可无论问什么,只要和八奇技有关,得到的都是一个如太阳般耀眼的‘秘密’。
一个就算是当时的术士联手布阵,也没有办法打破的秘密。
吴得常没有正面回答杨明的提问,反而转移了话题:“师弟,你还记得当年的郑子布师兄吗?”
听见这个名字,杨明心里也很感慨内疚:
“当然记得,当年郑子布师兄天赋绝伦,而且待人和厚,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他才应该成为上清掌门。”
感叹了一句后,杨明接着说道:
“当年三十六贼名单泄露,师傅不是没想过将子布师兄抓回山上,龙虎山可以护住他的门人,难道我上清不行吗?”
“可惜当时子布师兄怕连累师门,不敢回山,可就算是这样子布师兄的家乡,还是被妖人毁了,自己也死于陆瑾的怀里。”
“师兄你的师父,敬一师叔也为此郁郁而终。”
“其实····当年我师父,已经算出了子布师兄的位置!”
!!!
听见这件事,杨明一脸惊愕的看着吴得常,
这可是当时术字门的门长,都没有做到的事,
“呵,不是你想的那样·····”
当年吴得常的师傅,修吾的师爷,敬一道人号称精通十六字全卦,风水堪舆,占卜吉凶,无有不中。
八奇技所涉秘密十分骇人,在内景中强行提问,只会被秘密所吞噬,但他找到了一个取巧的法子。
道经有云:和光同尘,
既然我打不过你,那我就加入你。
“师傅想出了一个法子,通过燃烧自己的寿命,他可以融入一个没办法打破的秘密,这样他化为了秘密的一部分,自然就可以知道真相了,但是钻入禁制,自然也会被禁制所困。”
当年为了郑子布,敬一道人毅然决然的施展了他自创的术法,燃寿得到了子布师兄的位置,和八奇技的秘密。
以他老朽的残躯,换年轻门人的性命,他自然没话说。
可当他知道了八奇技的秘密后,敬一道人反而沉默了,他不敢带着门人去找郑子布。
“······等师傅临死前,将我叫到身前,将他所创的窃天机的秘术传授给我,我就知道了,师傅当年一定已经算出了子布师兄的事。”
“可是,敬一师叔为什么闭口不言。”
吴得常说到:“大概是这个秘密太大了,大到师傅不敢说出口,也不敢将子布师兄找回来。”
大到师傅认为,当时的上清可能护不住子布师兄。
当年为了刺杀忍头,上清,龙虎山,吕家精锐尽出,伤亡惨重,吕家大少爷,吕慈的哥哥就死在这场战争中。
龙虎山得天师认可,可冒姓张的高功法师,仅剩张怀义和张之维。
当时,年轻的吴得常也去了,
结果身受重伤,被曰军追杀,要不是修吾的爷爷,冒死将他藏在了地窖里,他恐怕也难逃毒手。
敬一前辈为了门人可以燃寿寻人,但是为了门人他也可以闭口不言。
他不能为了救一人,而牺牲掉其他门人的性命。
“师兄,你决定好了吗?”
吴得常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杨明自然明白他要干什么。
“修吾的爷爷对我有救命之恩,修吾又是我唯一的弟子,名为师徒,但是他就像是我的孙子一样,我岂能看着他痛苦。”
杨明对吴得常说到:“师兄心存善念,必能天随人愿。”
这一夜,两人谈了很长时间,聊起了当年修炼时的趣事。
等吴得常离开,杨明看着桌上的茶杯,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吴得常师兄了。
杨明盘腿坐在蒲团上,手持太极子午印,默念太上消灾祈福经文:
“九炁青天,明星大神,焕照东乡,洞映九门。转烛阳光,扫秽除氛。”
········
隔天一大早,吴得常带着修吾离开了茅山,
得知此事后,上清掌教杨明,以尘缘未了为由,将上清弟子修吾开革出门,从今天起修吾不再是上清弟子。
但由于正一派的道士籍贯都在龙虎山存放,
杨明又将事情通知了正一派领袖,
龙虎山天师,张之维。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4448856897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