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王蜀蜀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614831
【你当了十八年的太子,还不能向你父皇证明你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你烦了,你造反失败了,你被废除了太子之位。 】【逆袭系统开启,请宿主重返太子之位,奖励:太玄养生经,可治疗瘸腿。 】年仅八岁的李承乾,看着手上血迹未干,正意气风发册立自己为太子的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嗯....系统似乎来早了。 还有一件事。自己的腿,没瘸啊!呃.....李承乾有些蹦不住了。 要不,给父皇来点刺激的??.......【监测到宿主情绪波动较大,可选择完成支线任务,加速重返太子之位。 支线任务一:杀掉李泰,杀掉李治,提着他们的头去见李世民.....】李承乾:“不是,这也太刺激了吧!”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31876296851456.html
第1章立长,还是立贤?【新书求收藏】
www.bok360.cc
“承乾他怎么样了?”
李世民刚坐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就听说长子李承乾病倒了,然后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此时,李承乾正躺在软塌上,昏迷不醒。
长孙皇后一边擦拭眼泪,一边自责地朝李世民请罪。
李世民听完长孙皇后的讲述,这才知道她将玄武门之变告知了李承乾,不由长叹一声,无言以对。
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面前,应该是高大伟岸的形象,可到了李世民这里,却截然不同。
虽然玄武门之变有诸多原因,其中曲折,无法让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孩子理解。
但对于一个以‘忠孝仁义’为最高行为规范的社会而言,还有什么行为比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更罪大恶极,不可饶恕的呢?还有什么比这种行为产生的道德和舆论压力更让人难以承受的呢?
别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就说李世民自己,都有些无法承受。
也许正因为如此,时隔多年之后,李世民才不想李承乾与李泰继承玄武门之志。
“陛下也不必忧心,承乾有李唐列祖列宗保佑,定能逢凶化吉,成为陛下合格的继承者....”
眼见李世民不说话,长孙皇后又宽心的安慰他。
然而,听到‘继承者’三个字,李世民却诧异的看了眼长孙皇后,又看了眼躺在软塌上的李承乾,蹙眉道:“观音婢一直在想那件事?”
“您是陛下,那件事应该您想.....”长孙皇后眨着眼睛,十分默契地道。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你最清楚,玄武门之变,是立太子以贤,还是立太子以长。最初,太上皇陛下因为我的军功,暗中许诺我为太子,就是立太子以贤.....”
“承乾是我们的长子,今年不过才八岁,青雀也才六岁,这怎么能辨别贤与不贤呢?”长孙皇后有些不悦地道。
李世民犹豫道:“我不是没想过,我是说,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多读点书,也许就能辨个大概了,你觉得呢?”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李世民确实是立了长,但历史也有妥协的结果。
而且,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想立太子也是人之常情。
但长孙皇后却有自己的想法:
“这要是说,立太子以贤能,陛下您就是最好的例子。陛下主政大唐,天下很快便会进入太平。立长子为太子,最具气象,争议也最少。这天下无不知,大唐已经完备妥当了。”
李世民依旧有些犹豫地道:“可是,你也知道,我受太子之争的影响太深了。多亏有你的照料,我才挺过那段时光。”
话到这里,想起什么似的,躬身道:“观音婢,受我一拜!”
“陛下!”
长孙皇后见状,也跟着躬身,不曾想,两夫妻竟碰到了头。
“呵呵....”
两夫妻下意识摸向对方的头,笑出了声。
片刻,长孙皇后又倚靠在李世民怀中,悠悠道:“说起玄武门之事......原齐王妃杨氏,在紧要关头密报陛下,她的功劳,陛下您怎么报答呢?她现在,就在宫中....”
听到这话,李世民身子一僵,不知该如何回应。
毕竟玄武门那晚,他确实做了一些荒唐事。
但长孙皇后却不以为意地道:“其实,臣妾也看得出来,她是有心于陛下的.....”
“这....”
李世民尴尬得老脸一红。
长孙皇后温柔一笑:“这美人慕英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臣妾也不例外。依臣妾之见,不如,您就纳她为贵妃吧!”
“啊?”
李世民满脸吃惊,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长孙皇后是在用她的大度,让自己妥协。
还有一个就是,杨氏怀孕的事,长孙皇后应该也知道了。
沉默片刻,李世民看了眼软塌上的李承乾,笑道:“既然观音婢看好咱们长子,就照你的说法,立长子。我许诺你,立承乾为太子!”
长孙皇后闻言大喜,连忙端正身形,朝李世民行礼:“陛下!且受臣妾一拜!”
“但是。”
李世民话锋一转,肃然道:“先不要给他加冕。大唐继承我的人,我要慎之又慎。”
“诺。”
长孙皇后应诺一声,却没有再多言。
她知道,有些事,过犹不及。
但她相信,自己长子绝对可以成功加冕。
很快,李世民就离开了东宫。
而长孙皇后在目送他离开之后,眼神中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黯然,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转头看向躺在软塌上的李承乾,轻轻擦拭他额头上的冷汗,喃喃自语道:“承乾,不管你父皇看上什么样的女人,太子只能是你,希望你不要让母亲失望.....以后好好做太子,爱护弟弟妹妹们.....”
“不!不要——!”
原本躺在软塌上昏迷不醒的李承乾,突然惊醒过来。
只见他两只眼睛瞪得滚圆,像是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惊魂未定的坐在软塌上。
这时,长孙皇后连忙上前安慰他:“承乾别怕,母亲在这里,母亲在这里保护你!”
说完这话,一把将李承乾搂在怀中,眼泪啪嗒啪嗒的滴落在李承乾的额头上。
而李承乾则是满脸茫然,脑中不由冒出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在哪?
我要干什么?
等等!
我不是被泥头车撞了吗?我怎么还活着!
这女人是.....
就在李承乾不知所措的时候,头痛欲裂的感觉如潮水般袭来。
与此同时,一段陌生的记忆涌入了他的脑海中。
这记忆的主人是,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长子。
不会吧!
李承乾满脸愕然,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有这段记忆。
穿越?
重生?
我已经死过一次了?
李承乾弄不明白这一切,只感觉有些荒谬。
“承乾,你还好吗?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长孙皇后十分关切地看着他,目光中充满了担忧和欣喜。
“我,我没事....”
李承乾一边小心翼翼回应,一边打量眼前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宫装女子。记忆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似乎,自己便是历史上那个悲催太子。
但是很快,一个半透明的面板就浮现在了他脑海中,印证了那段记忆的真实性。
【你当了十八年的太子,还不能向你父皇证明你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你烦了,你造反失败了,你被废除了太子之位。】
【逆袭系统开启,请宿主重返太子之位,奖励:太玄养生经,可治疗瘸腿。】
长孙皇后怀中,李承乾看着脑海中的一行行文字,整个人都懵了。
第2章李承乾:父皇您不孝!【新书求收藏】
www.bok360.cc
当了十八年的太子?造反失败?重返太子之位?
啊?
不是.....这面板上说的人是我吗?
还有一件事。
我的腿,没瘸啊!
李承乾有些莫名其妙,忍不住在脑海中喊了一句:“系统?”
【在呢!】
机械似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现在是什么时间?”
【贞观十七年。】
“蒙谁呢?现在是武德九年!”
【请以系统认定的时间为准。】
“我去!”
李承乾接受了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现在的年月。但这系统,明显来早了。
于是,他又忍不住追问:“我是谁?”
【废太子,李承乾。】
“不是,你是不是搞错了?我现在才8岁,不是那个26岁的废太子李承乾!”
【经检验,你是李承乾无错。】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我马上要被立太子了,算不算重返太子之位?”
【不算。】
“为什么?我不是废太子吗?废太子被立为太子,难道不算重返太子之位?”
【经检验,你是废太子无错。】
“我.....”
【废太子。】
“好吧,都学会抢答了。”
李承乾抬手扶额,也不知道该说这系统是智能还是死板。
明明很合理的,结果却不合理,这是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我灵魂与身体不匹配,导致系统出现Bug了?!
“我能不逆袭吗?”
【逆袭系统已开启,请宿主重返太子之位,奖励:太玄养生经,可治疗瘸腿。】
“我想换个任务!”
【系统任务一经发布,无法更换。】
“什么破任务,根本完不成!”
【请宿主尽快完成,你的寿命已经不多了,否则无法逆天改命!】
“卧槽!”
李承乾禁不住爆了句粗口,惊得旁边的长孙皇后一个激灵。
“承乾,你怎么了?”
长孙皇后惊疑不定地看着李承乾。
“母亲,我.....”
李承乾正准备向长孙皇后求助,脑海中又响起了一道机械似的声音。
【请宿主独自完成任务,不得与他人商议任务内容。】
李承乾气得差点吐血,但却不得不完成这系统任务了。
因为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不想再死第二次。
“承乾,你到底怎么了?”
眼见李承乾欲言又止,长孙皇后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没事的母亲,我有些累了,想再睡一觉....”
面对长孙皇后的关切追问,李承乾只能强装坚强。
“那,那你睡吧。”长孙皇后迟疑道。
不知怎么的,她忽地感觉,自己长子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来了,说是接李承乾去显德殿一趟。
其实不用猜也知道,多半是李世民准备册立他为太子了。
可是,李承乾到现在都没想清楚,怎么完成系统任务。
因为这系统根本不讲逻辑。
而且还有可能存在bug。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李承乾最终还是忍不住朝长孙无忌道:“舅舅,我能不去吗?”
长孙无忌直接就拒绝道:“不能!”
这是他们长孙家最重要的一环,只有长孙一脉的孩子当上太子,他们长孙家才能与国同休。
“可是我....”
李承乾原本想找借口溜走,哪知长孙无忌一把抓住他的手臂,语重心长地道:“承乾,今天是你最重要的日子,也是你母亲最期盼的一天,你也不想让你母亲失望吧?”
“我....”
李承乾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知道,想躲应该是躲不掉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然而,他们刚来到东宫显德殿前庭,里面就传来了一道谏言声。
“陛下,太上皇已经逊位多日,至今仍居住在太极宫内,臣以为,是否有些不合适?”
听到这话,李承乾微微蹙眉,随后扭头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他们这是要撵皇爷爷走吗?”
“呃....”
长孙无忌嘴角一抽,有些尴尬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笑着转移话题道:“承乾稍等,容舅舅进去看看,你且在此乖乖听候陛下传召。”
“哦,好吧....”
李承乾老实的应了一声,而后便目送长孙无忌进了大殿。
却听里面的李世民,老神在在地道:“这件事情,朕不是没想过,而是没想好。今天,既然提出来了,你们就议论吧!”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
你没想好才怪,你怕是早就想搬到太极宫了吧?
那里地势又矮,一到冬天就阴冷潮湿,有什么好的!
只听殿内一阵奏对。
“陛下,太上皇陛下徙居之事,要慎重啊!”
“那,太上皇陛下的意愿如何?”
“臣可代陛下询问太上皇陛下的意愿.....”
“如此甚好,只是太上皇陛下若愿意徙居,该徙居何处呢?”
“回陛下,臣以为,弘义宫不错!”
“嗯,弘义宫确实不错!”
李二陛下笑着点头:“但名字得改一改,就叫大安宫吧,让太上皇陛下在大安宫颐养天年.....”
“父皇——!”
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声呐喊。
众臣诧异,不由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李承乾跌跌撞撞的闯进来,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承乾,不可无礼!”
长孙无忌见状,吓了一跳,连忙想要起身阻止李承乾。
却听李世民有些不悦地道:“不经宣召,何故来此?”
“儿臣有话要说!”
“一个孩子.....”李世民断然拒绝:“现在正朝会,有什么话,等会儿说!”
“孩子怎么了?甘罗十二岁就出使赵国,儿臣都八岁了,比当年孔子的老师项橐还要长两岁呢!”
“你!”
李世民吃惊地看着李承乾,似乎没想到他会拿这些人反驳自己,于是皱眉道:“你说吧!”
“父皇,您刚才还说要询问太上皇爷爷的意愿,现在连殿名都改好了,您这是不孝!”
“逆子!”
李二陛下气得一拍龙案:“谁让你在这胡说八道的?!”
“陛下....”
长孙无忌刚想张嘴,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他直接就匿了。
却见李承乾梗着脖子道:“我没有胡说八道,我大唐以孝治国,父皇也时常教导我要孝顺长辈,我岂能罔顾父皇的教诲,因惧怕天子之威,而不敢公正直言?”
哗!
全场哗然!
有人被这话震惊得目瞪口呆。
有人感觉峰回路转,眼睛大亮。
李承乾这番言论,无疑是在给李世民脸上贴金,惹得李世民喜不自胜,仰头大笑。
“哈哈哈——”
笑吧笑吧,等会儿可千万别掀桌子啊,李承乾心里暗暗祈祷。
第3章什么叫杀人诛心【新书求收藏】
www.bok360.cc
“说得好!说得好啊!”
笑声过后,李世民满意的打量了李承乾一眼,笑着道:
“朕夸你,并非因为你是朕的儿子,也并非你真的说得很好,是因为,你是朕登基以来,第一个敢当面指出朕不是的人,就为这个,朕便饶恕你刚才的不敬之罪!”
说着,抬手指着众臣,接着道:
“朕知道,你们之中,很多人想说,却又不敢说。今天,朕要让你们都知道,以后在朝堂上,要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朕的意思,你们明白吗?”
“这.....”
众臣互相对视,齐声恭维:“陛下圣明!”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挥手示意卫士退下。
紧接着,一名负责朝堂秩序的官吏,迈着小碎步,将李承乾引到了朝堂最末席的位置,跪坐了下来。
而看到李承乾相安无事的长孙无忌,为他捏了一把冷汗,正准备趁热打铁,提议册立李承乾为太子的事。
可就在这时,一名大臣率先站了出来,持板道:
“启禀陛下,中山郡王公正直言,臣也若有所悟,有一事,还请陛下明鉴!”
“嗯?”
李世民愣了一下,仔细打量这名大臣,不由道:“你是何人,为何朕从未见过你?”
“呃....”
这名大臣嘴角一抽,不禁满脸尴尬地道:“臣,孙伏伽,刚从地方调入京师。”
“哦....”
李世民恍然点头,而后摆手道:“你有何事,说来听听。”
“陛下,臣以为,前太子的事在名份上没有最后了结。陛下要天下民心思治,臣以为,应该拟定名份给前太子,前齐王,这样,于史于社稷,就可以定论下来了!”孙伏伽躬身道。
李世民面色一沉,转瞬即逝,点头道:“此言有理。”
“可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朕不太懂,人死了以后的名份定论,前太子和前齐王,虽然被太上皇陛下贬为了庶人,但是,他们和朕,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应该还是亲王。但是,你们谁懂名号的事呢?”
“这.....”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
不是他们不懂,而是没人敢站出来给前太子和前齐王名号。
因为这里面的道道,没那么简单。
李承乾深知这一点,所以下意识看了眼李二陛下,也不知道他那句‘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带着几分真心。
当然,李二陛下既然问了,总要有人站出来,比如那位不怕死的魏征。
却听他若有所思道:“回陛下,依臣之见,称前太子为息王,前齐王为海陵王,较为妥当。”
李世民闻言,既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反对,又追问道:“有了名份,谥号又当如何?”
“臣以为,息王谥号为隐,海陵王谥号为刺,比较合适。”
“可以!”
李世民这下爽快的答应了,但也顺势敲打起了众臣:“名份和谥号都有了,该择吉日安葬息王和海陵王了吧。你们之中,有人曾是息王和海陵王的臣子。朕现在问你们,息王和海陵王的葬礼,你们去参加吗?”
“呃.....”
息王和海陵王的旧部闻言,浑身一颤。
什么叫杀人诛心!
这就是啊!
李承乾心里有些好笑,李二陛下的报复心是很强的。
让你畅所欲言,你还真就敢畅所欲言啊?哪壶不该提哪壶!
但李二陛下的难题,还是得有人来解答。
这一次站出来的不是魏征,而是孙伏伽本人。
或许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孙伏伽直接表起了忠心:“回陛下,臣是息王旧部,臣以为,还是不去的好。”
“呵!”
李世民呵了一声,又看向魏征:“谏议大夫好像也是息王旧部吧,你去吗?”
魏征神色淡然地道:“臣以前是李密旧臣,窦建德旧臣,息王旧臣,而今又是陛下之臣。臣也觉得,还是不去为好。”
“老狐狸....”
李承乾不屑撇嘴,都说魏征是千古第一诤臣,忠耿不怕死,其实这人聪明的很,他知道李二陛下想要什么,就投其所好。
不过,李二陛下对孙伏伽和魏征的回答,都不是很满意。
只见他缓缓从皇帝宝座上站起来,背负着双手道:
“你们虽是息王和海陵王的旧部,但也是我大唐的臣子。朕乃大唐的皇帝,朕需要你们的忠诚。你们顾念旧恩,那就不会忘记新恩。你们曾经忠于息王和海陵王,说明你们忠君。如果你们忘恩负义,朕还敢用你们吗?”
“陛下明察!”
息王和海陵王旧部一阵汗颜,不禁脸颊羞红。
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平静而威严地道:“朕相信你们不会忘恩负义。所以,你们必须去参加息王和海陵王的葬礼。朕要告诉天下人,朕还是那句话:忠旧君,忠新君,都是忠君!”
“陛下圣明!”
所有大臣都站出来恭维李世民。
包括李承乾也一样。
没办法,这就是李二陛下。
他的胸襟、气度和自信心就是如此异于常人,有时候甚至显得不可理喻。
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
这些李建成,李元吉旧部,并没有辜负李世民,他们都为‘贞观盛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世民展颜一笑,然后重新坐回皇帝宝座,继续朝会。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终于找到了机会,朗声道:“启禀陛下,既然朝议到了前太子,那新太子,是否应该考虑了?”
哗!
众臣再次哗然。
但也有人早有预料,相视一笑。
毕竟李承乾出现在朝会上,本来就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
“哦?”李二陛下故作诧异的挑了挑眉,道:“吏部尚书这是要提议立太子?”
“正是!”
长孙无忌躬身道:“立太子乃国本,能安定民心,巩固社稷!”
“立太子之事,朕不是没想过,只是立长,还是立贤,朕没有想清楚....”
“陛下,他们还小,是贤,是愚,尚不能考察。以陛下的贤能,必然执政百年。所以,太子的贤、愚,不必过于计较!”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笑,然后环顾众臣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等无异议....”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议,那就传朕旨意,立中山王李承乾为太子!”
李二陛下大袖一挥,意气风发。
众臣会心一笑,皆大欢喜。
就在这时,一道稚嫩清脆的声音,骤然响起:“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3187629685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