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穿越

非正常穿越

新手钓鱼人 著

类别:科幻灵异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470091

“顾维先生,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好消息吧。” “好消息是你穿越了,新世界浩瀚无垠,科技强盛,既有战舰也有机甲。” “太棒了,真男人就该开机甲!对了,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你穿越成了台机甲。” “哈????”......PS:软科幻类型的星空文,老作者新书,不会有让各位不适的情节出现,请放心阅读已有1.5万均定作品《走进不科学》和9800均定作品《异世界征服手册》,欢迎入坑~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78135233327105.html


第1章 异常的信号

www.bok360.cc 

    “.......全书完,感谢各位的陪伴,完结撒花!”

    鼠标移动到发送选项,按下Enter。

    做完这些后。

    顾维轻轻捏了捏鼻梁骨,仰首靠到了副驾驶的头枕上,车子行进间带来的轻微震动莫名令他有些舒适。

    不过他还来不及回味作品完本的复杂情绪,头枕的左边便探出了一个年轻人的脑袋,目光飞快的在顾维的笔记本屏幕上扫了几眼:“完结感言....哟,鸽子,你终于打算完本了?”

    “嗯,反正剧情都已经推的差不多了,再拖下去主角只能去捅黑洞了,另外......”顾维不动神色的将笔记本合上,同时友好的朝对方竖起了一根中指:“鸽子你大爷!”

    “你自己姓咕怪我咯?”说话的年轻人将脑袋收回后座,轻轻耸了耸肩:“认命吧鸽子,外号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宿命,这玩意儿和痔疮一样要么干脆不得要么就死赖着你一辈子,至少鸽子看起来还挺萌的不是吗?——唔,这句话要是搁粤东大概要改成挺香的......”

    顾维没去管这个看起来神神叨叨的逗比,而是转头朝身边开车的中年人问道:“郭哥,咱们离目的地还多远?”

    顾维口中的郭哥是位四十出头的精壮汉子,闻言看了眼前方的路像是在分辨方位,接着左手手指在空中画了个圈:“绕过这个山头就差不多了,咱们走的是大路....二十来分钟吧。”

    顾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顾维。

    性别男,性别认知男。

    在周围人的眼中,属于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15岁考入科大少年班,19岁本科毕业,25岁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师从武向平院士。

    如今26岁的顾维已经是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德令哈观测站的副研究员,日常负责我国毫米波段唯一一台大型设备、也就是13.7米综合口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分析,业余时间则写写小说赚点外快。

    如果一切正常。

    顾维将会在两三年后评上正高职称,成为一名正研究员——搁在高校体系里,那就是正教授。

    届时他可以继续做一线的观测分析,也可以回归校园搞学术教研,未来可期。

    再然后便是找个不一定多漂亮但彼此看得上眼的女孩结婚生子,多年后安然退休,拎着保温杯和鱼竿去做个除了鱼啥都能钓上的钓鱼佬......

    嗯,稳得就仿佛在欧冠决赛上半场就以三比零的巨大优势领先对手。

    ..........

    十天前。

    远在黔贵的FAST——也就是那台赫赫有名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在例行解析脉冲信号的时候,忽然先后发现了两个有些异常的情况。

    或者用天文术语来描述,应该叫它‘事件’:

    第一个事件是某个编号FRB190238的射电源的辐射通量和频谱有些奇怪,疑似受到了某种致密天体磁层的影响。

    实话实说。

    这种‘事件’虽然算是异常,但却也不至于极端罕见,比如此前的FRB180301啦、FRB200428都是类似情况。

    于是FAST便和往常一样,开始对信号的色散量、相干辐射模型进行分析。

    最终比对出了与它发生交互的波频信息,相干辐射模型极其特殊——单看这件事其实依旧没啥特别大惊小怪的,毕竟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嘛。

    但在五天后,‘天眼’又发现了第二个事件:

    华夏青海南部的某个地区,发现了与干扰波频相干辐射模型完全一致的共频脉冲信号!

    从四级性、Heiling-Down曲线、时域光带等诸多数据分析,二者出自同一个射电源的可能性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且高度疑似人工态。

    这tmd就很离谱了,因为这玩意儿可是天体脉冲信号......

    脉冲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冲牙器啦、除尘器啦、按摩椅啦其实都属于脉冲的范畴,但在天体物理中,脉冲信号却是个很特殊的概念。

    脉冲信号源自脉冲星,而脉冲星呢,则是辐射束扫过地球的中子星。

    中子星的南北两磁极会持续发出电磁辐射,由于磁轴和自转轴很多时候不重合,所以中子星两极的辐射会随着自转不断地扫描宇宙——好比读者老爷拿着一柄小木锤握着锤柄,按两秒一周的频率匀速旋转,锤子两头都有一个光源,所以每隔一秒钟就可以看到一束光扫过读者老爷的帅脸。

    这种模型有些类似灯塔,所以也叫作灯塔模型。

    原理不难理解,但问题是地球作为一颗普通行星,压根就不符合灯塔模型的好么!

    据说当时FAST的负责人都快晃着项目组组长的肩膀问你是否清醒了,奈何重复多次检验之后,结果......

    依旧没变。

    于是作为距离现场最近的科研机构,德令哈观测站所有成员理所当然的充作了先锋官,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前往目标区域展开了搜索。

    两日的搜索过后,另一个搜索小组传来消息:

    他们通过车载重复源探测器,发现了一个直径在三米左右的深坑,共频信号便出自坑底。

    只是由于携带的设备较为简陋,搜索小组无法进一步对深坑的内部情况进行探索,便向德令哈观测站发出了设备增援的请求。

    刚刚结束休假回来的顾维和好友田烨——也就是后座说话的年轻人,二人便正好押着支援设备前往了目的地。

    “嗳,鸽子。”

    开车的司机老郭是观测站的职工,属于体系内成员,所以田烨便没什么遮掩的和顾维闲聊了起来:“你说二组那边到底是个啥情况?”

    顾维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天知道,且不说地球为什么能出现脉冲信号吧,光这玩意儿和射电源交互的时间就很吓人了——老田,FRB190238距离咱们多远来着?”

    “2400万光年。”

    “你看,”顾维打了个响指,眉头一掀:“也就是2400万年之前,第一次的共频信号就和FRB190238发生了交互现象——按照往返光路X2来说,引发交互现象的那道信号离开地球的时间应该是在4800万年前,那时候地球上哪来的文明?”

    田烨亦是默然。

    4800万年前......

    这可是一个相当久远且沉重的年代。

    那时候地球上连智人都未曾出现,结果青海地区的某个位置,就向星空发出了一道疑似人造的共频信号?

    .......

    十多分钟后。

    郭师傅将越野车停在了驻点外的平地上。

    顾维刚一下车,迎面便走来了一位带着灰色棒球帽、皮肤黝黑的男子:“小顾,设备都带来了吧?”

    顾维朝他点点头,指着后车厢道:“都在后头呢,站长。”

    顾维口中的站长全名夏少兴,今年43岁,职务是德令哈观测站的站长。

    夏少兴黑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张嘴巴,嘴巴上头是一个鼻子,鼻子再往上是一双眼睛和一对眉毛,整个人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咳咳......

    夏少兴性格和他的外表一样干练,见状快步来到车尾部,招呼众人搬运起了设备。

    顾维这次带来的是一台波长为3270μm的大功率脉冲测距仪,模样方方正正的像是个大骨灰盒,搬运起来不算麻烦。

    众人齐心协力之下,仪器很快被转移到了拖车上,一行人合力推车走向了另一条林间小道。

    又过了大概十多分钟。

    几人眼前的光线骤然一亮,面前出现了一处位于密林内部的开阔空地,空地与周围的树林对比略有违和,看上去就跟地中海的斑秃似的。

    这处空地大概有一百多平米的样子,中央处站着七八个带着工作牌的人,三三两两的聚在几张展开的折叠桌前讨论着什么——不过考虑到任务的特殊性,顾维毫不怀疑周围分分钟就能窜出一堆拎着155毫米榴...微冲的兔子乃至59改......

    待拖车停稳后,夏少兴示意其他人将设备卸下调试,同时指了指众人围聚的位置,对顾维道:“小顾,你瞧,那儿就是咱们发现的坑。”

    顾维的工作职责不包括测距仪的调试,便趁着众人校验设备的空闲,好奇的靠近人群处看起了情况。

    “哟,小顾来了?”一位原本正在统计数据的中年女子余光瞥到了顾维的身影,笑着从脚边的纸箱里取出了一瓶矿泉水,朝这位在单位里人缘不错的小伙子一扔:“接着!”

    “谢啦黄姐。”顾维稳稳将矿泉水接过,拧开盖子,仰着头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口,随后朝人群中央探了探脑袋:“这就是那个发出共频脉冲信号的坑?看起来没啥特别的嘛。”

    只见距离顾维大概七八米开外的地面上,此时赫然存在着一个直径两米左右的黑坑,黑坑除了出现的地点比较突兀外,看上去似乎没什么稀奇之处。

    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黑坑,发出了地球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的星球脉冲信号?

    似乎是看出了顾维心中的疑虑,一旁的黄姐笑着解释道:“小顾,你可别小看这口坑噻——你知道站长为什么请求支援这台测距仪吗?”

    顾维摇了摇头,做出侧耳倾听状:“不知道。”

    顾维的表情显然极大的满足了黄姐的心理,于是她飞快的朝周围看了几眼,压低声音:“因为....这口坑已知的深度便超过了3000米,真正的深度......”

    “无法探测。”

    .....

    注:新人新书求支持!


第2章 失足青年

www.bok360.cc 

    “3000米?”

    听到黄姐口中冒出的这个数字,正准备将瓶盖拧回去的顾维不由一愣。

    虽然自身的学术方向是天体物理,不过作为一名业余作家,顾维对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识倒是略有涉猎。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目前地球目前已知最深的天然洞穴叫做库鲁伯亚拉洞穴,位于可以当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共和国加格拉区的阿拉贝卡山中。

    那口洞穴发现于1960年,2012年测得最深处为2197米,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超过2000米的天然洞穴。

    而眼下如果黄姐所说为真,那么地球最深天然洞穴的头衔,恐怕就要扣在这口黑坑头上了。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似乎有些...随意?

    毕竟好歹也是个世界第一来着。

    随后顾维又瞅了眼深坑,对黄姐问道:“黄姐,3000米这个数据靠谱么?会不会有啥外部因素影响的误差?”

    “是最少3000米,”黄姐摇了摇头,纠正了顾维的说法:“说来其实挺怪的,其他的坑啊洞啊多少都有些弯曲,但这口坑的内部构造却近乎笔直向下,看起来像是一根中空的圆柱。”

    “站长他们先用了905μm的便携测距仪测量深度,结果在垂直的情况下接收不到反射信号,但略微偏移角度让激光打到坑壁上后,反馈出来的数据是三千一百多米——再深就超过测距仪的测量范畴了。”

    顾维静静听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激光测距仪的方式一般分成脉冲法和相位法,其中相位法的可测距离由调制光的波长决定,普遍较短但精度很高,即便是民用产品也能精确到半个毫米左右。

    脉冲法则与之相反,可以测量远距离的物体,但精度相对有限。

    顾维他们这次带来的这台脉冲测距仪采用的是非民用标准的3270μm波长,探测器件是比光电二极管先进很多的APD,属于某个高分辨太赫兹光声成像模块的组成部分,最大理论测量距离超过了30公里。

    看了眼正在后头鼓捣设备的众人,顾维大致也猜到了夏少兴的想法:

    德令哈观测站有关射电源的仪器储备有限,频谱什么的不好探测,既然如此,干脆就先把洞深之类比较普通的物理数据测出来,剩下的事情等后续增援力量抵达再徐徐图之。

    方案上没啥毛病,否则对上级汇报的时候连个坑有多深都不知道,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十多分钟后。

    调试好的脉冲测距仪被挪到了洞口边上,夏少兴环视了周围一圈,随意对顾维说道:“小顾,小田,你俩来帮把手,扶住杆子两头就成。”

    测距仪的激光发射器是个超市监控模样的银色长方体,由于要垂直向下进行探测,夏少兴等人便把它固定在了一根三米多长的棒子中部。

    这样只要把棒子横过坑口,发射器就可以从中部位置直接向下测量。

    测距仪的操作台那边有专业人士负责,其余人也各有任务,所以顾维和田烨便各拎着杆子的一边做起了工具人。

    发射器的重量很轻,前后一分钟不到,杆位便固定完成了。

    夏少兴转头和操作台的技术人员交谈了几句,再次转头对顾维道:“小顾,你就先留在那儿,待会儿可能还要换几个方位,小田,你过来再挪个设备。”

    田烨一边撸起袖子一边往回走:“好嘞!”

    一切就绪后,设备很快启动。

    咻——

    一道探测激光飞快从发射器前端射出,笔直的朝坑洞坠去。

    过了几秒钟。

    操作台的技术人员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呼:“嗯?这....这不可能啊?”

    夏少兴快步来到他身边:“小张,怎么了?”

    名叫小张的技术人员抬头看了他一眼,指着屏幕道:“您看这个。”

    夏少兴转头看去。

    只见此时此刻,操作屏上赫然显示着一个英文:

    infinity。

    这个单词在释义上指的是无穷无尽,不过在测距领域,它还有另一层意思:

    标的的距离超过了探测极限。

    可是要知道,这台测距仪的理论极值足足高达30公里!

    而目前人类在地表挖出的最深孔洞是科拉超深井,深度也不过是12262米罢了。

    12262米。

    30公里+。

    这两个数字已经不是同一个区间的概念了,相差了足足三倍!

    随后夏少兴忽然想到了什么,飞快的问道:“有没有可能是空气或者尘埃造成的影响?要知道大气折射率在垂直空间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会不会因此影响到了光程?——例如激光在地底几百米就被尘埃阻挡了,但因为没有发生反射所以我们不知道?”

    小张面带苦涩的摇了摇头,指着另一个稍小一点的页面道:“站长,您看看这个——这是副位发射器的测距界面,它和主位发射器有一个7°的夹角,也就是主发射器激光竖直向下的时候,副位发射器的光线是偏移的,会在某个位置与坑壁反射后,将信息回馈给接收器。”

    “而根据副位发射器的检测结果,反射点距离地面的位置大概是......”

    “22公里。”

    小张这番话说完,现场顿时落针可闻。

    一口会发出脉冲信号、深度超过30公里的深坑.......

    何其骇人。

    另外......

    如此笔直的内部构造,它真的是天然形成的吗?

    不过这股沉寂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不远处负责另一台设备的操作员给打破了:“站长,有情况!重力梯度仪的示数有异常!——这....坑底发生了某些变化!”

    夏少兴眉头一皱,几步来到了重力梯度仪的操作台,语气比先前更加凝重了几分:“什么情况?”

    AGRVC型原子重力仪,这是观测站最精密的一台设备,通过超冷链铷原子进行工作,可以用于检测短波...也就是空间快变重力场。

    这台设备从昨天开始便一直监测着坑内的状况,并且始终示数稳定——应该说在如今这种固定的地表区域里,这玩意儿不可能不稳定。

    然而此时此刻,这台整个现场理论上应该最‘死’的设备,居然出现了异常?

    只见操作员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敲动了几下,额头上满是汗水:“垂向的△Φ曲线在上升,四百米左右还有一个170E的梯度信号在反复横跳,看起来像是....像是.....”

    “像是什么?”

    咕噜。

    操作员重重咽下了一口唾沫:“像是....漩涡。”

    话音刚落。

    不远处的坑边。

    坑口附近的地面,忽然开始出现了剧烈的震颤。

    最靠近坑口的顾维反应很快,下意识的就想逃离这块区域。

    然而刚刚转过身,他的脚下便传来了一股巨大的吸力,一把将他拽向了坑底。

    天旋地转之间,顾维用尽全力拉着坑口土块,本能的吼出一句话,整个人便落入了坑底:

    “老田,叫我哥照顾好爸妈,另外——”

    “把我的电脑和平板砸了!!!”

    .....

    .....

    .....

    注:新书期希望大家能多多保持追读,追读直接挂钩推荐,上架后一定爆更,现在新书也可以投月票了,月票同样关联曝光,所以各位有月票的同学也来几张呗?


第3章 船票

www.bok360.cc 

    坑口边的变故前后只持续了两秒钟不到,田烨等人甚至来不及有所反应,顾维的身影便落入了坑底,完全消失不见。

    而事实上,被这次意外影响的不止顾维,还包括了其他的一些......

    事物。

    众所周知。

    根据结构划分,地球可以分成三块区域:

    地壳、地幔、以及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叫做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则是古登堡面。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地幔的厚度约2800千米,地核的均厚度约3400千米——后者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

    这三块区域相加,便是地球接近6400千米的半径。

    包括夏少兴、田烨、顾维、黄姐.....这些人在内,地面上的所有人都不清楚,这道坑口的深度其实并不是简单的超过三十公里,而是.......

    直通地心!

    就在顾维掉落深坑的瞬间。

    外地核。

    这个液-固相变的熔融态区域中,缓缓传来了一道悠长的机械声:“944426,检测收到了热效应内触信号,是否有异常发生?”

    过了片刻。

    另一道幼童般稚嫩的机械声同样在这片区域中响起:“114513,83号通道有异物坠落,扫描反馈为一根金属长杆、一台电子设备,以及一个...来自这个文明纪的人类。”

    “83号通道?”最开始的那道声音依旧是标准的机械语调,但却能够清晰的听出一丝意外的感情:“理论上来说它应该已经永久封闭了,为什么会在这时候突然开启?”

    对面的声音沉默了一会儿:“....114513,你还记得四千八百万年前发生的那次意外泄露吗?”

    114513顿了顿:“......”

    紧接着不等114513说话,944426又用它稚嫩的幼童声开口了:“那次泄露出的信号与星空中的某个射电源发生了交互现象,信息按照光速在四千八百万年后返回地球,却在最后阶段引发出了类超距效应......”

    “虽然通道的主控系统很快便中断了相关行为,但短暂时间内变动的曲率依旧造成了巨大的拖拽力,尽管这股拖拽力远远没有达到‘撕碎’的量级,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将物体...也就是那个倒霉蛋人类吸入了坑中。”

    “诚然,按照预设的规则,这是在理论层次不可能会出现的逻辑错误,但是114513,再灿烂的文明都会消磨于岁月,世间无人能够在时间中永垂不朽——即便是质子或者你我。”

    114513继续沉默了一会儿:“既然如此,如何处理掉落的对象?”

    咻——

    话音刚落。

    燥热的熔融态区域内突兀的出现了一道透明的光幕,光幕中赫然显示着顾维坠落的影像——可以明显看到,此时顾维已经失去了意识。

    而在影像周围,正有一道道数据飞快的冒出、刷新。

    “脑阔域解码中.....”

    “脑阔域33,是当初那个倒霉蛋的五十倍以上,根据骨骼模型对照,即便是在这个文明纪也属于上等水平,但离顶尖人才依旧有所差距.....”

    “基因解码中....”

    “基因底层密码283747874858628449595,隶属于....第五序列人员。”

    “第五序列?”114513悠长的声音再次响起,语调中带着一丝怜悯般的遗憾:“那可是船舱底层人员序列....看来他的祖先运气并不太好,理论上这个文明纪的所有人都......”

    说着说着,114513忽然顿了顿:“算了,即便是第一序列人员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已经连锚点都找不到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勾起了某些不太好的记忆,114513又恢复了原先淡漠的机械音:“944426,那就对他进行湮灭吧,你我继续回归沉睡,直到....一切都消散。”

    944426很快给出了回复:“我没意见。”

    滋滋滋——

    随着二者想法的统一,一大串数字化的密匙飞快的在光幕上出现,某些流程似乎慢慢的在被激活。

    顾维的生命在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来到了倒计时。

    不过很快。

    这片熔融态区域里,便再次响起了944426惊讶的声音:“等等,这是怎么回事?!”

    过了几秒钟。

    114513的声音才悠悠传来:“....944426,我才刚刚开启休眠模块,终止程序重启可是要消耗不少能量的.....”

    “休你妹啊!”944426骤然爆发出了一道有些毁画风的回答,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在愤怒的跳脚:“我tmd发现了一个新锚点!!”

    “.......?”114513这次沉默了更长的时间,仿佛某个程序陷入了严重的宕机状态,甚至连声音都有些断断续续:“锚点?这...这怎么可能?最后一个锚点早在无数年前就从星空中消失了,怎么可能还会有锚点保留到现在?”

    944426的声音依旧稚嫩,不过在此时它仿佛才是更加成熟的一方:“但事实确实如此——虽然你的权限不及于我,但在锚点方面依旧能够自行校验。”

    “.......”114513没有说话,早在944426开口之前它便启动了相关数据库。

    过了一会儿。

    将消息反复验证了超过10^25次方次的114513方才缓缓开口:“真的有一个锚点...一个消失后又被激活的锚点......”

    接着它又问道:“那么944426,我们现在该怎么做?——锚点存在,序列较低但依旧符合要求....这样的对象是可以登船的,但是.......”

    “你应该知道,早在最后一个锚点消失之前,我们就已经没有‘船票’了。”

    944426同样默然。

    虽然它和114513的寿命以及权限达到了一个寻常人难以认知的高度,但在涉及到锚点这个问题时,它们也必须要‘船票’才能进行下一步。

    不过很快。

    944426的声音便再次响了起来:“你错了,114513,我们还有一张船票。”

    它的语气比起先前要更加笃定沉重几分,甚至带着一丝....

    决然!

    “那张.......”

    “我的船票。”

    ............

    迷迷糊糊之间,顾维忽然感觉自己的左手手臂有些灼热。

    这股灼热带来的撕裂感令他下意识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买的一种零食——零食的口味不是重点,而是包装袋里会配套一张葫芦娃的纹身贴纸,粘在手上的时候如果撕的太用力,就会连手上的汗毛都给你拽下来,那股酸爽哟......

    与此同时。

    顾维的脑海里又依稀听到了“船票”、“锚点”、“序列”、“星球”、“逼逼个啥”、“维尔多斯囸氼鬕退钱!”、“广智救我”之类的词儿——额,这些应该是幻听吧......

    但当他想要努力汇聚精神的时候,大脑却没有传来任何的应答。

    他感觉自己就这样不停的往下坠落,仅存的意识也越来越模糊,最终......

    彻底陷入了黑暗。

    ....

    注:感谢各位大佬的打赏和投票,新书期更新时间固定在上午8点和下午18点,请大家多多保持追读,上架一定爆更~

    另外很多同学在问这里就再说明一下,主角不会出现被什么大汉开机甲的情况,我简介里说的很清楚了,不会出现不适的情节,我自己写书写这么久,剧情和设定的把控还是有数的,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7813523332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