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琮崛起

红楼之贾琮崛起

四塞守关中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725166

穿越红楼,成为小透明贾琮,世界以冷漠对我,我亦回以冷漠……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9898526240768.html


第一章:遗落

www.bok360.cc 

    大虞隆庆二十三年,五月十六,午间一场暴雨之后,天空新洗如练,淡淡的清新的味道充斥于天地之间。

    夕阳的余晖也在此时开始落下,红彤彤的洒在京师的巍峨宫殿、洒在青石街道,洒在泥瓦低墙,也洒在荣国府的峻宇雕墙、飞檐斗拱之上。

    淡淡的清新,静静的余晖,仿佛天地间一瞬间布满了宁静安详。

    而在荣国府,最静处却莫过于后花园的演武堂!

    敕造宁、荣府,一门双国公!宁、荣二府缔造者贾演、贾源两兄弟以军功起家,以一杆龙胆亮银枪从龙,追随大虞开国帝皇卫宏,内平李闯余匪,外退后金蛮兵……

    得封公侯后,修建府邸时兄弟两人不约而同都建了演武堂,希冀后人不忘根基,家学有传。

    只是两人这个愿望是完全落空了!而且可能是贾代化、贾代善、贾敬、贾赦、贾政、贾珍等后人感觉愧对先人的缘故,他们是从来不迈演武堂一步的!

    主子不重视,下人自然效之,渐渐的连打扫也不打扫了!两府的演武堂一度朱漆脱落,蛛网暗结,庭草凄凄。

    不过后来荣国府的演武堂有了改变,隆庆二十一年,荣国府一等功贾赦贾恩侯小妾朱氏因病亡故,只留下一子贾琮。其后贾赦又纳妾,地方紧张,于是其儿媳王熙凤便把贾琮打发到演武堂去了。

    演武堂位于后花园最北侧,东边便是梨香院,西边与南边一条弯弯曲曲的人工河流过,周围假山重叠,清幽之极。

    而演武堂的院落并不是很大,约有亩余,进门之后,东侧是一排兵器架,西边则是石锁、石杠等练力之物。

    正堂有五间,其中西边两间是室内练功房,中间两间是卧室,中间是一个小小的书房。

    此时,南窗已开,夕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竹叶,洒落在一面铜镜上。铜镜散发着黄橙橙的光芒,镜面里却是一个垂髫童子,青涩的面孔上一脸呆滞!

    贾骢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变成红楼梦里的贾琮!即使已经过去了两天他还是难以置信,他饮酒,贾琮发烧这两种不同的事情竟会互相链接,即使跨越了时空!

    “贾琮就贾琮吧!人总得往前走!只是一切都要再从头再起了!只是这次的难度似乎增加了……”

    良久,贾琮心里喃喃着揉了揉发僵的脸庞……来自于后世,读过《红楼梦》,看过些关于《红楼梦》的评论,他是知道贾琮的地位与结局的!

    在荣国府里,贾琮作为一名庶子,爹爹不疼,又没了娘,地位比同为庶子的贾环都不如,在《红楼梦》书里也只出现过了了几回,完全可以说是小透明般的存在。

    而至于其结局,这样透明的人物,曹公根本没有给个结局,但贾琮可以推出结局,这样平庸无奇的人物,命运肯定是随着荣国府的命运而随波逐流,而荣国府的命运却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意思很明显,或许死不了,但却绝对活不好!

    荣华富贵时没沾多少光,衰落破败时却要承担其苦,这样的人生其实比贾琮的前世还不如!贾琮的前世虽然也比较清苦,年轻时刻苦读书,大学后努力打拼,三十岁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接着又拼了一把,在三十三岁,考上了公务员,努力工作四年后提了副科。但这个过程中有家人的陪伴与鼓励,有光明的前途。

    而这两样贾琮却没有!

    不过贾琮认为前途这一项是可以改变的,也是他必须要做的——他很清楚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先强大自己!

    至于其它的,只能等他强大后再说!

    ……

    茶香袅袅升起,贾琮举起了茶盏,而就在这时院里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贾琮抬首一看,只见白芷和画屏两个小丫头正抬着食盒慢慢走来,两个小丫头都是一身的青裙,头盘双丫,漫天余红里,宛如初出水面的嫩荷。

    这两个小丫头也是贾琮身边的服侍丫头!

    贾琮虽然在荣国府里犹如小透明一般,但作为荣国府庶子的基本待遇还是有的,这些基础的待遇包括每月二两银子的月例,逢年过节的福利,两个服侍丫头,奶娘钟氏。因为今年入了学,又给配了一辆马车以及车夫丁四。

    当然还有入学的补贴,每月八两银子!这就是《红楼梦》里,敏探春兴利除弊时除掉的那一部分,只是原来的贾琮脑海里并没有这笔银子的信息,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

    “三爷,你起了,头不烧了吧?”

    “不烧了。”

    “嘻嘻,终于好了,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还说晚上来看你呢?”

    “回头你们去对几位姐姐说不要来了!黑灯瞎火的!”

    贾琮微笑着说道,心里却感叹荣国府的势利薄凉,发烧的这两天里,他亲爹都没来过一回,更别论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荣国府当家的了!只有迎春、探春、惜春来了两趟。

    “对了,三爷,刚才我们遇到环三爷了,问你好了没有,明天去不去上学?”

    “回头你们一块儿告诉他,就说我去。”

    ……

    说话之间画屏打开了食盒,里面一份鸡羹,一份调牛肉,一份素炒茄子,一份凉拌藕,外加几个春卷。

    看上去不错,但与贾母、贾政、贾赦寻常所食的鲍鱼、燕窝、驼峰、熊掌等相比已是云泥之别了,甚至是不如荣国府里高等仆役的!

    ……

    “三爷,你不去玩吗?”

    “四小姐说与我们一起丢沙包。”

    与贾琮一起吃完,收拾完毕,画屏与白芷眨着大眼睛说道。

    她俩只是年龄七八岁的丫头,正是贪玩的年龄,而且在荣国府里也有一伙玩伴,比如小喜鹊、小吉祥、小红、四儿等,甚至还有贾环、贾琮、惜春。

    “不去了,今天不想动。你们去玩吧!”贾琮摸了摸肚子,笑吟吟的说道。

    “我们等会儿去,三小姐她们定省还得一会儿。”

    ……

    豪门贵族的规矩既大且多,几乎晨昏定省几乎是每一个晚辈的必修客。不过在荣国府里,可能是嫡庶之分,有意不让庶子进台面,也可能是因为年幼的缘故,或者是,看着没眼缘的缘故,晨昏定省这门课,贾琮与贾环都被免了。

    而贾琮却是被免的最为彻底,可能是怕耽搁自己的寻欢作乐,贾赦最早免了贾琮的晨昏定省。


第二章:行事规则

www.bok360.cc 

    画屏与白芷叽叽喳喳了一阵子之后,给贾琮泡了杯茶,蹦蹦跳跳的走了,而贾琮却拿起钥匙,推开了贾演书房的门——漫漫长夜他总要做这事打发一下,而且对于这荣国府的来源他也感到好奇。

    门开之际,贾琮就闻到一股沉闷的灰尘的味道,让人感到岁月久远。

    王熙凤虽有交代让画屏与白芷负责收拾这间书房,但以前的贾琮初来时还没读书,不识字,上了学之后识字不多,又不爱读书,因此这书房贾琮只是初来时因为好奇,进去过两回,以后就再也没有去过。

    因此画屏与白芷也就打扫过三次,在第三次扫榻以待贾琮,见贾琮不去之后,她们也就不再打扫了!

    灯笼一探,首先映入贾琮眼帘的是一副盔甲,粼粼甲片与护心铜镜在烛光的照射下反射着灰蒙蒙的毫光,盔甲左侧以及后墙各有一排书架,里面摆满了一册册的线装书,一副弓箭紧靠着盔甲,挂在墙上,烛光之下,手挽处光滑如镜。

    除此之外,就是南窗下有一张书案,一张太师椅子。书案上只余有一座瓷制的烛台。

    把手中的灯笼在书房晃了一圈后,贾琮挑着灯笼走向了书架……

    《论语》《朱子注解》《春秋》《大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穰直兵法》《史记》《资政通鉴》《明史》……

    书架上藏书很多,经、史、子、集都有,但以兵书居多,贾琮一册册看去,这后排的中间位置处《贾氏枪法》与一本没有名字的书册映入了贾琮的眼帘。

    这本《贾氏枪法》实际是贾琮今晚进入书房的目的之一。毋庸置疑,虽然以前所处的是热兵器时代,但是贾琮却很想知道冷兵器时代的人是怎样用冷兵器大杀四方的!

    当然他也想学一学!他倒不是想用什么冷兵器大杀四方,而是因为他清楚不论在何时何地,身体都是本钱,也是保命的本钱!

    作为一名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忠君思想,也不会受封建礼法与地理观念的限制,他现在早已在心里决定,若是以后经过努力,他依然摆脱不了与荣国府同呼吸、共命运的结局,他就撞开这枷锁,自立山头去。

    抽出这两本书,贾琮拿到了书案上,怀着好奇心,先打开了那本没有名字而书册,打开一看,却是贾源的回忆录……

    ……

    亥时初刻,画屏与白芷尽兴而归,在踏入演武堂的那一刻,见书房里烛光盈然,两人不禁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了一眼。

    随后两个小丫头蹑手蹑脚的走到窗下,见果然是贾琮在读书,两个小丫头眼里的好奇与疑惑更加的明显了——毕竟寻常贾琮是不读书的!

    最终还是画屏抵不住好奇与疑惑,小脑袋一伸,瞪着大眼睛,很直爽的问道:“三爷你怎么想起看书了?”

    “没事,打发时间。”

    “额……三爷你看的什么书?”

    “看太爷爷写的回忆录。”

    “回忆录?”

    “他经过的事情。”

    “哦……”

    ……

    《贾氏枪法》表面上是一套枪法,但实际上包括了打熬力气的动作方法、呼吸吐纳的法门、运力、发力的诀窍,连珠箭法,甚至有选马、喂马的方法,而所谓的枪法却仅仅只有十二式。

    第二天一早,东方只是微亮之时,贾琮便早早的起来了,然后古今结合,先在后花园里跑了步,身体活动开后,踢腿,拔筋、站桩……

    一直到画屏与白芷提来食盒后,他才停了下来。

    “三爷,你怎么想起习武来了?”吃早点时,画屏睁着犹带着些惺忪睡意的大眼睛问道。

    “我想跟太爷爷学学。”贾琮微笑道。

    ……

    吃过饭,贾琮提了书盒往二门而去……在二门外等了一阵子,贾环与赵国基一前一后而来。

    而即使在族学里,贾琮的处境也与在荣国府里一样,因为没什么跟脚,年龄幼小,再加上贾宝玉在此,众人众星捧月一般,都围着贾宝玉转,所以根本没人在意到他。

    实际上他来与不来都没人在意,甚至是贾代儒也是如此!

    如此时光匆匆而过,贾琮一如既往犹如路边的野草,无人问津,只有画屏与白芷感到贾琮变了。

    初时贾琮读书、习武时她们只当是贾琮一时兴起,可三五天之后,见贾琮依然如此,她们才深刻的感觉到这一点。

    对于这一点,两个小丫头此时还是漫无心机,当然到处宣扬,但一来荣国府里谁都不把贾琮放在心上;二来贾琮的年龄又是七岁八岁狗都嫌的,不像活猴似的,不顽皮好动那倒是怪了!而且这个年龄心思也跟活猴儿似的,一会一个想法,但都没有长性,撑不了几天。

    总而言之,对于画屏与白芷的话所有人都没有在意。即使是三春也是如此,自家兄弟子侄自家知道,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别提练武,就是读书哪个是有毅力的。

    甚至有些心眼多的仆妇、丫头,认为画屏与白芷是故意这么说的,这样好到上面讨好处,因此明里暗里的说画屏与白芷人小鬼大!

    而说了几次之后,画屏与白芷见无人理睬,又从小红那里听到了别人的议论,两个又胆小,也就没了说的兴趣,也不敢再说了,贾琮好像变了这一点也就随之湮灭……

    ……

    时光如梭,如此过了两年,贾琮基本上犹如路边的野草,自己悄无生息,也无人问津。

    当然家祭、节日宴会,元春逢年过节的赏赐,需要捧人场的时刻,以及三春、贾宝玉、贾母等感冒发烧时,贾琮也会露个脸儿,但也只是来如流水,去如轻蓬。

    而在隆庆二十五年,只是出了正月,族学里就忙碌了起来,贾代儒一改平时的慵懒,不仅一改平时的习惯,下午也开始讲课,课程进度也明显加快,要求也严厉了起来。

    其实近半年来贾代儒一直如此!

    贾代儒之所以一改风格,起因是隆庆二十四年,二月的童试贾氏族学参加童试的全军覆没!当然这全军也只有贾宝玉、金荣、贾蓉等五个年纪大些的,上了两年以上族学的!至于贾琮、贾环、贾菌、贾兰等年纪小的,只上了一年的,与贾珍、贾政等商议报名事宜时,贾代儒不建议他们几个小的报!

    当然年纪小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贾代儒教学马马虎虎,没有规划,学生童试的内容没有教完!

    不过贾琮、贾兰等人的年龄也确实幼小,入学的时间也短,考不上贾氏一族也没面子,微微考虑了下,贾政、贾珍也就同意了。


第三章:青山遮不住

www.bok360.cc 

    但是随着童试的张榜,贾蓉、贾宝玉、贾芝、金荣等人的全军覆没,这些事一下子就在京师里传了开来,与贾珍、贾赦、贾琏有隙者暗中败坏贾氏一族,言宁荣二公当年何等英雄,后世子孙竟如此不屑,不仅学问精进者全无,些许子弟甚至连进考场的勇气的都没有。

    这些言语经过贾政好友翰林院大学士梅知孚的嘴巴进入了贾政的耳朵。

    贾政本不喜俗事,但读书之事却是个例外,是他最在意的,听闻后深以为耻,回去就把贾代儒请了过来,让他严加管教,并决定让贾氏一族,凡是进入族学者一律于今年参加童试。

    然后为了让贾氏一族子弟好好学习,贾政又把贾珍叫了过来,制定了激励措施,主要是奖惩两方面,具体讲就是凡是不过童试者,自去宗庙面壁一天,荣、宁二府子弟罚月例半年,族中子弟则不再减免束脩;奖则很直接,一百两银子。

    这些措施虽然没有针对贾代儒,但不论是贾政还是贾珍,不悦之色溢于言表,贾代儒深感不安,这才一改前非。

    二月初二时,顺天县贴了告示,县试也就是童子试在二月十六举行,有意者到顺天县县学报名。

    县学的报名其实是很繁琐的一件事!不仅要出具祖上三代的姓名、籍贯,还要五人连保,一名廪生做担保人,确保上面书具真实,考场不作弊,三代内没有从事贱业者等等。

    这些事对于平民有些麻烦,但对于贾氏一族子弟来讲,则根本无需过问,贾政一句话,赖大就全办好了。

    也因此即使临近考试,贾琮还是一切如故,静静而来,又静静而去!

    而与他相比,贾宝玉与贾环却颇受滋扰,贾政的滋扰,特别是贾宝玉,因为知道贾宝玉虽然乖张,但也有些聪明,所以众揽全族子弟,贾政还是把突破的希望寄托在了贾宝玉的身上,时常的考察他的功课!

    而到了二月十六,只是在寅时中刻,贾政便早早的起来了,然后便使唤伴鹤叫来了贾宝玉与贾环两兄弟,先是领着两兄弟去宗庙拜了祖宗与魁星,回手后又疾言厉色对贾宝玉与贾环说了些“考的不好,看我能饶过哪个”之类的狠话,然后才让二人离去的。

    其实在去宗庙拜祖宗时,贾政是想喊着贾琮一起去的,但考虑到这事本该贾赦去做,他派人去唤贾琮,不仅有越俎代庖之嫌,而且有掩饰贾赦之意,另外,又感觉贾琮年龄幼小,自感贾琮也没什么希望,于是想了一想之后,也就算了!

    寅卯之交的时刻,贾琮提着书盒来到了二门,此时二门外灯火通明,贾蓉、贾蔷、贾菌、贾芝等贾氏一族子弟早已等在门口了……

    ……

    大虞朝的科举制度几乎是照搬明制,县试一般考四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考生需要注意格式和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要求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

    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骈文。

    每场考试每隔数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场。考试全部完毕,由知县对通过考试者进行排名。

    至于录取的人数,这要看所在县的财力,北方一次录取一般不超过二十人,南方也不超过三十人,寻常只有十几人而已!

    考取并不容易,所以才有“皓首童生”的说法。当然这是比较愚笨的了!

    而在考试之前照例有“唱名”“搜身”“拜孔”之类的程序。

    考试的时间是一整天,当贾琮出来时已经红霞漫天。而在漫天霞光里,早出的考生已经三五成团的对考题议论纷纷着,有欣喜者、有懊悔者……

    不过贾宝玉、贾蓉、贾蔷等豪门子弟并不在此列,有祖宗荫庇,他们对科考实际上是漫不经心的,纵然贾政与贾珍放了狠话,他们也不在乎。

    即使贾宝玉与贾蓉也是如此,贾宝玉是仗着有贾母护着,更不会在乎那几两的月例;贾蓉是受惯了贾珍的“侮辱式”教育,又仗着自己是独子,死猪不怕开水烫!

    至于其它贾氏宗族子弟,其实也是不在乎那几两银子的!

    也因此出了开场之后,他们没有谈论什么考题,吆吆喝喝之间,年纪小的回了府,年纪大的绝大多数花天酒地去了。

    贾琮回了府……

    ……

    “三爷,你去看看不?”

    二月十九日卯辰之交的时候,画屏一边帮贾琮洗着因练功而湿漉漉的头发,一边问道。

    十九日是公布第一场通过名单的日期,这在公告里早已明确告知了。

    说话之时,画屏的明眸里涌出了别样的色彩!

    这两年贾琮的改变与努力她与白芷是看在眼里的……她们也忍不住多次宣扬贾琮的改变,但每次都被淡漠以对!

    年纪渐长,她们终于明白不要在别人面前提他们不在意的人,这么做相当于你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

    可是不知为何,她俩心里时常莫名其妙的有着一股悸动,一股期盼……

    “吃完饭再讲,这事二叔操理着,说不定已派人去了。”“哗哗”声里,贾琮模糊不清的回道。

    “三爷你倒是能沉的住气!三爷你觉得你能考上不?”白芷一边揉搓着贾琮的头发,一边问道。

    贾琮在前一世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名考手,而且是无往不利的考手,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职场考试、面试,公务员考试、面试,都是名列前茅,无往而不利!

    现在这区区的童子试他已准备了两年!

    但是他内心的年龄已经不是轻狂的少年,习惯让他不会把话说满,闻言淡淡的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爷,你一定能考上,吓他们一跳!”画屏接话道。

    虽然年纪渐长,容貌初开,但画屏的直脾气却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甚至有愈加牢固之势!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989852624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