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第一

得分第一

超级麦克风 著

类别:科幻灵异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1 总字数:2644952

踏上球场,他只有一个目标——把球投进篮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1047705939968.html


1.那就打篮球吧!

www.bok360.cc 

    这个世界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突然变得魔幻起来。

    大灾厄期间,人性的丑恶之处暴露无遗,好在人性的光辉也在照亮着这个世界。

    在这个魔幻的时代,张杨遇到了更魔幻的事情——

    洛杉矶县隐山市一处两层小楼,一层是预约制的家庭餐厅,二楼是居住区。

    二楼朝东的房间,早上6点刚过,张杨从睡梦中醒来。

    在床上瘫了几分钟,6点06分的闹钟响了,他伸手按在床头柜上的闹钟上,铃声停止。

    起床起床将衣柜上的挂历撕掉一页,7月18号……2003年。

    3天前,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2003年的7月15号,变成了一個15岁的少年郎。

    有句古话——七月半,鬼乱窜。

    穿越肯定是一件见鬼的事情,但七月半说的不应该是农历?

    不过他想到男篮居然输给了小鬼子,穿越这事儿也就没那么见鬼了。

    “看来是回不去了,穿越了也没什么不好的,最起码有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张杨嘟囔了一句,穿好衣服离开卧室前往卫生间洗漱,经过客厅的时候,他看着墙上便宜爸妈的结婚照。

    原身的记忆他有得到,或许是因为原身才15岁,经历就那么多,对他的认知和性格几乎没起到影响。

    最大的影响,就是在亲情方面,帮他迅速熟悉了便宜爸妈。

    记忆里的爸妈,和他这几天认识了解的爸妈,与照片上的青年男女完全联系不起来。

    照片里的爸爸张沉是一个帅小伙,妈妈杨静长相甜美。

    如果以妈妈为参照,爸爸看起来不高,但实际上是他妈妈太高了,一米八出头。

    想到现在大腹便便拿着大砍刀砍猪牛羊的大骨的爸爸、膀大腰圆能一手拎一个水桶健步如飞的妈妈……

    “生活真是一把猪饲料……”

    张杨感叹着来到卫生间,看向镜子里的自己。

    几天下来,再照镜子,别扭的感觉越来越淡,估计再多看看就会习惯了。

    镜子里的少年郎和原本的他有六七分相似,长相都是阳光俊朗那一卦。

    最像的是眼睛,只盯着眼睛看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没穿越。

    帅气程度比原本的他差了两三分,但188公分的身高弥补了损失,原本的他只有普通人身高的175公分。

    俗话说得好,一高遮百丑。

    只是有一个问题,现在的他才15岁,虽然已经过了生长最快的年龄段,但肯定还能继续长,继续长高的话,肯定会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衣服不是很好买。

    来都来了,张杨也不纠结了,至少可以享受一下少年郎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

    …

    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张杨回忆了一下,和同学‘聚众违法’上网吧打游戏排在第二,第一——打篮球。

    等到进入社会后,打游戏就变成了业余时间头号消遣方式,篮球,别说打了,连看的时候都少了,当然也和十几年后NBA变成了折返跑三分大联盟有关。

    那样的比赛一开始很新鲜,但久了就觉得没意思,笑话似乎也发现了问题,想要强推字母歌上位,但哪怕字母歌双MVP了,也没多少人把他当成招牌球星,只当他是一个突分球员,强推这一波不仅没达到目的,还恶心了球迷一波。

    再加上男篮居然连小鬼子都敢输……

    还是这年头好啊!

    由于他对篮球的偏爱,这几天他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有特别去关注篮球方面的讯息。

    姚明刚结束低开高走的新秀赛季,未拿到最佳新秀虽然遗憾,但他的表现已经得到认可,被视为超级中锋胚子。

    邓肯终结了OK组合三连冠,抢走了马龙的历史第一大前锋头衔。

    年仅27岁却已经两MVP、两冠、两FMVP、6一阵、5一防、1二防……这样一个球员,哪怕是放到神统治的年代,神也要抖三抖。

    在邓肯带来的压力下,震撼篮坛的湖人四巨头诞生。

    上赛季科比场均30分6.9板5.9助攻2.2抢断、奥尼尔场均27.5分11.1板3.1助攻2.4盖帽、马龙场均20.6分7.8板4.7助攻1.7抢断、佩顿场均20.4分4.2板8.4助攻1.7抢断……

    这四人的数据放到一块,作为穿越者的张杨看到时都麻了。

    这比第二代F4要惊人多了,因为里面有大鲨鱼奥尼尔,张杨甚至觉得奥尼尔一个人能顶二代F4那哥四个。

    加上基德、艾弗森、卡特、麦迪、韦伯、加内特、诺维斯基、雷-阿伦、佩贾、本-华莱士、小奥尼尔……等等打法和性格都特点鲜明、各具魅力的巨星们,作为一个篮球迷,回到这个篮球盛世,张杨觉得不去球场上打他个几铁,都对不起还满头秀发风华正茂的8号铁匠。

    洗漱完后,张杨去储物间把压箱底的篮球找了出来。

    看着和全新差不多的篮球……张杨-_-||

    原身也喜欢运动,身体嘎嘎壮实,但喜欢的不是篮球,而是棒球。

    当然喜欢棒球没什么不好,棒球是美国普及程度最高的运动,这年头来美国的中国小孩子如果要玩体育,一般都会选择打棒球。

    但他在棒球这一块的天赋……打棒球5年了,和校队也没太大关系,也就打打坝坝球。

    如果原身棒球打得好,张杨倒也不介意尝试一下新鲜玩意儿,但这吊天赋,加上他本人对棒球完全没接触过,他果断放弃这项运动。

    又翻箱倒柜,找到了压箱底的打气筒,给篮球打好气后,向刚起床的便宜爸妈打了声招呼,到公园打球去。

    看到张杨没有戴着帽子拿着棒球出去练投球,而是抱着篮球出门,张沉和杨静有点意外,但没放在心上。

    张杨注意到了两人的反应,松了口气。

    原身有晨练的习惯,过去这几天他早上也有拿着棒球出去,但那是纯粹为了不让便宜爸妈看出他不对劲,出去后他也没去练投球,而是去跑了几圈出出汗。

    现在他已经接受了新的身份,自然不会再完全模仿原身,太累了,尤其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可以一点点改变了,融入是相互的。

    一路小跑来到附近公园的篮球场。

    6点半不到,公园里3个球场都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张杨选择了中间的球场,打篮球怎么能不选C位呢,如果不是大夏天条件不允许,他高低得整一个背带裤。

    他运了几下球,怪别扭的,脑子与身体‘不搭’。

    上辈子的他控球水平不算差,学生时代能玩儿花活的那种,但这个身体几乎没有打过篮球,出现了身体跟不上意识的情况。

    他稍微蛋疼了一下,但也没太在意,本来就是来玩玩,晨练而已。

    他来到罚球线上,起跳,出手,高喊一声“科比”……球应声打在篮板上,嘭的一声后弹进框内。

    张杨眼睛瞪得洞大,不是因为这离谱的投篮。

    之前糟糕的控球感觉,已经让他对投篮的离谱手感有了心理准备,这种进球也只是有几分喜剧色彩。

    而是因为他眼前出现了一扇‘门’!

    一扇半透明的双开门,正中间写了个‘零’,门上方还有个牌匾,名人堂三个大字!


2.年少时梦想重燃

www.bok360.cc 

    名人堂张杨当然知道是什么,他玩2K的时候不开挂打不过的难度……咳咳,关于名人堂的起源,他上辈子闲得无聊的时候还真查过。

    名人堂最早出现在会计行业,1950年由会计学家赫尔曼-克林顿-米勒教授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建立,用来纪念那些为会计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会计大师们。

    这项活动赢得了美国各行业精英的追捧,谁不想死后有块碑?一股‘创建名人堂’的风潮在50年代掀起,美国各大体育项目也跟风建立了各自的名人堂。

    篮球名人堂在筹备几年后于1959年正式建立,以篮球发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名字命名,不仅针对NBA和美国篮球,而面对全世界所有对篮球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人,第一名入选的NBA球员叫乔治-麦肯,第一支入选的NBA球队是第一次派出5黑人首发阵容参赛的球队凯尔特人队。

    但眼前这玩意儿是什么?

    张杨疑惑的念头刚出来,相关信息就涌入了他的脑海。

    名人堂历练之门。

    这扇门会对他实力提升起到帮助。

    他还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历练次数,参与到NBA不同时间线的比赛中。

    门上面也多出了一些字。

    “姓名:张杨。

    国籍:中国。

    年龄:15岁(1988年6月6号)

    身高188公分,体重75公斤。

    职业:学生。

    所在球队:无……

    能力值评估(高中):投篮—,传控—,身体素质90。

    当前任务:累积10000点投篮值,完成后可开启1次名人堂历练,当前进度:2/10000。”

    张杨眨巴了一下眼睛——这就是我的金手指?

    都穿越了,他也就在‘门’刚出现的时候惊到了一下,很快就接受了得到‘历练之门’这件事。

    他试着继续提问,想要多了解一点‘历练之门’,但没再得到回应,只能作罢。

    他把注意力放到已有的讯息上,目前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攒投篮值,得到开启名人堂历练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历练有什么用?要怎么‘参与’?

    他这小胳膊小腿的,去打NBA比赛,别说奥尼尔,估计那个自称183的费城球员都能把他撞得半死不活……

    他的能力值评估,传控、投篮的评估直接是一条杠,这是没有投篮和传控能力的意思?

    好歹给个几点啊!也太伤人了吧!

    但想想刚才运球往前跑直接把球砸在脚上;努力瞄准投出去的球打在篮板上,以为会弹飞结果弹进框内……好吧,没有就没有,他忍了。

    另一项评估很惊喜,虽然标注着高中生,但90的身体素质,算顶级了吧?顶级最边缘也是顶级不是。

    他知道他的身体素质很好,他那棒球水平,还是个黄皮肤的外国人,却一直有人找他组队,就是因为他跑得快、跳得高,但高中顶级的评估值还是高出他的预期。

    想到这他突然心血来潮,去捡起球,朝着篮框冲上去,跨两步全力起跳,高高跃起,双手将球砸进篮框……非常轻松!

    落地后,张杨看着自己的双手,看向篮框,再看向在地上弹来弹去的篮球,他心绪激荡起来。

    哪個喜欢篮球的少年没梦想过站在NBA的舞台上与科比、詹姆斯同场竞技?

    但人总是会长大,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长高了;期待着有一天能摸到的篮框,没有再继续靠近,反而从某一个时刻起变得越来越遥远;说着要喜欢一辈子的球星,说着要追一辈子比赛的球队,不知道何时起也不再继续关注,尘封在记忆的角落,偶尔想起的时候,也只是在缅怀逝去的青春……

    这次扣篮,重新将张杨年少时的梦想点燃。

    只是高中生顶级的身体素质,或许在NBA……不,在NCAA都算不上特别优秀的那一波,但他起码有了‘上桌’的资格了。

    15岁这个年龄,起步是有些晚了,但‘历练之门’给了他期待。

    “来都来了,要不就试试看?能进NBA自然好,进不了也不亏……冲鸭!”

    …

    “哐”、“哐”、“哐”、“投篮值+2”、“哐”、“哐”、“哐”、“投篮值+1”、“哐”……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张杨在球场上“哐哐”一通扔。

    电子表闹钟‘滴滴滴’的声音响起,他结束了晨练。

    数百次投篮,让他过度亢奋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他心里发出指令,半透明的门出现在他眼前,任务进度变成了112/10000。

    投了多少次、进了多少球他没去细数,但命中率估摸能有三成?还是靠上篮拉上去的。

    最差的是三分,投了11次,进了1个,那一个进了之后,他就没再扔三分了。

    投篮训练都只有这种表现,无法直视。

    他出手的时候稍微有点分心,就会不自觉地按照他原来的投篮感觉发力,扔出一次离谱的投篮,必须得全神贯注才行。

    他感觉比他上辈子刚开始打篮球玩的时候还要累,那时候他只需要瞄着篮框投就行了,投着投着,肌肉记忆就渐渐养成了,现在必须得花精力克服原本投篮感觉的干扰。

    不过这也让他冷静下来了,想要完成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先慢慢打基础吧!

    他倒没有因此受到什么打击,他选择往好的地方看。

    上辈子打篮球的经验也不全是负作用,起码他知道投篮该怎么投,知道力气大了小了要怎么调整。

    还有,经过这一小时的投篮训练,他知道了投篮值是如何获取的了。

    简单点说——把球投进篮框。

    三分和中投直接投就可以,三分进了+3点投篮值,中投进了+两点。

    上篮进了只+1点投篮值,而且得有‘上篮方式’,可以是突破上篮、转身上篮、起跳拉杆上篮、三步上篮……反正在篮下站定扔出去投进不涨投篮值,扣篮也不涨投篮值。

    要1万点投篮值才能完成第一个任务,看起来遥遥无期,但张杨不着急,他很有耐心。

    南加州这边开学时间是8月中旬,还有接近一个月时间,怎么着都够了。

    而且训练越多,投篮会越来越准,投篮值获取的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

    回去吃个早饭,等下来接着练!

    张杨捡起球准备回家的时候,看到有人来了,是一个大概十四五岁的黑人小伙,和他差不多高,也抱着篮球。

    大清早七点半独自一人来公园打球?也是一个狂热的篮球爱好者?

    张杨主动打招呼:“哈喽,这么早就来打球吗?”

    来者停顿了一下,但没应声,继续走向球场。

    张杨耸耸肩,腹诽了一下真是高冷,但没多说什么,径直离开。

    他出于礼貌打招呼,不代表别人就必须回应不是,他没放在心上,下次看到一个大早上来练球的人,可能依旧会因为对方的努力主动打声招呼。

    刚到球场的少年刚鼓起勇气想要打个招呼,但转过身,只看到了刚打打招呼那人离开的背影……他伸了伸手想要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声。

    似乎又得罪了一个陌生人?

    懊恼了一下,他把这事儿抛在脑后,开始训练。

    这种情况他已经习惯了,他知道这是他的问题,但他改变不了他这个问题,那就不管了,反正有篮球陪着他。


3.有实力声音就是可以大一点

www.bok360.cc 

    吃完早餐后,张杨抱着球和保温水壶再度来到公园。

    他家距离公园步行差不多15分钟,一路小跑几分钟就到了,进公园的时候他看了下时间,8点12分,差不多40分钟跑了个来回外加把早餐吃了,晨练后回家吃早餐没耽误训练,还可以当做休息一会儿。

    公园里已经有了一些人了,但时间还是很早,他来到篮球场的时候,只有刚才看到的那名少年,正在最里边的球场练投篮。

    张杨放慢脚步看了一会儿对方训练……难怪这么傲!

    眼前的少年,投出去球之后,立马冲进篮下,接住落在地上的球,跑出内线转身继续出手,继续抛进篮下……“唰唰唰”连续进好几个才铁一下,然后又接着“唰唰唰”……好强!

    就像撸啊撸最火的时候,铂金钻石大佬在网吧说话的声音都比别人大。

    这名少年在篮球场上估计算得上大佬,傲一点应该的。

    在对方一组投篮训练结束后,张杨又sayhi了一声,也没等对方回应,跑到中间的球场,继续训练。

    来的路上,他分析了一下,决定先练突破上篮。

    练这个,既可以练上篮,还可以练运球。

    中投命中也就两点投篮值,命中率还那么低,真不一定有练突破上篮涨得快。

    如果他三分有一定准头,那他会考虑先练三分,但他没有不是。

    角落的少年早就注意到张杨又回来了,他本以为对方不会再搭理他了,没想到对方又向他打招呼,他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马上想回应一声,但对方已经开始练球,他只能作罢。

    他来到场边喝水,眼睛偷瞄张杨练球……呃……蹩脚的运球、差劲的上篮……跑得倒是很快,好像比他还快一点,跳得也挺高,不过没他高,力气不好说……身体素质出色的篮球新人?

    他偷瞄了一会儿,好奇心很快被消磨掉……实在是太菜了,菜到没眼看!

    …

    早上9点多,公园里人渐渐多了起来。

    这個公园很大,有打乒乓球的地方,有网球场,甚至有可以打棒球或者聚会演讲的空地。

    篮球场这边也来了一些人,不过早上出来运动的人没有很多,不需要张杨把位置让出来。

    9点48分,张杨看到投篮值达到300点,停下训练,6点25分到这里,除了中间回去吃饭用了40分钟,其他时间他一直在训练,现在也已经产生疲惫感。

    不过他的体力比他预计的要更好,连续训练那么长时间,而且还是要非常专注控制发力的训练,消耗很大,但他到现在才明显感觉到累。

    对此他当然非常高兴,先不说体力天赋对于一名运动员的实力上限有多重要,只看眼前,对他能保持长时间训练也很重要。

    快10点了,张杨喝了口水,拿起球回家。

    离开的时候看了眼最里边的那个球场,那位‘大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回家后张杨休息了一会儿,洗了个澡,11点的时候去店里帮忙。

    他们家的餐厅生意很好,预约往往要排到两三天后,大钱赚不到,但收入也称得上殷实。

    记忆里上学期间他爸妈不会让他到店里帮忙,让他专心学业,但寒暑假的时候,他只要没事,到了营业时间就得来帮忙干杂活,他爸偶尔还会让他去厨房帮厨,多学点生活技能。

    下午两点营业时间结束,张杨吃完晚点的午餐后,没有继续去公园训练,而是去图书馆和录像厅,借篮球基础相关书籍、租篮球训练的影碟。

    回家的时候经过公园,他去瞄了眼,果然,下午公园里各个运动场所都人满为患,篮球场那边3个球场分成6个半场,都需要排队等,没地儿给他训练。

    他也可以去排队打坝坝球,总有队伍缺人,他的身高在校队里不算高,但在公园打坝坝球的人里算高的了,真要去排队肯定会有缺人的队伍要他,早上他练球的时候,每次有人来都会盯着他看一会儿。

    只是他现在运球不小心一点都会球打脚,上场打肯定会被队友嫌弃,就算不被当场踢出队伍,可能也摸不到球,还不如看看专业书籍和教学视频。

    学习专业知识,制定训练计划,提升训练效率……他觉得这些也很重要。

    到了傍晚5点多,张杨看了俩小时教学书籍和视频后,按捺不住想要去训练。

    每次把球投进篮框都有‘进度条增长’,就像打游戏经验增长一样,会让人‘沉迷’。

    张杨找到妈妈说了下想去练球。

    杨静没有拒绝,儿子不来帮工店里也不缺人手,但她有点好奇:“打篮球?不打棒球了?”

    张杨应道:“我突然觉得打篮球更好玩。”

    杨静不疑有他,小孩子嘛,有了新爱好很正常,现在儿子都快长到一米九了,突然喜欢上篮球、排球这些高个子玩的运动也不奇怪。

    她叮嘱道:“去玩吧,8点前要回来。”

    张杨应了一声,抱着水壶和篮球出门,他也不打算练太晚。

    隐山市的治安情况算很好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山市从洛杉矶、长滩等去工业化的大城市接过了大量中低端制造业,有着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工作岗位,社会相对稳定,治安也比大多数城市要好,隐山市也依靠这些中低端产业吸引到了大量东亚和南亚的务工人员,张杨的爸妈也是因为这个选择在这座城市定居。

    不过安全也只是相对的,晚上9点过后还在街上走动……张杨会视其为猛人。

    张杨来到公园的时候,巧了,又遇到早上那位‘大佬’。

    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早上7点多正常情况下公园里鬼影子都没有,这位‘大佬’跑来练球,9点多人多了之后,‘大佬’离开。

    下午五六点公园里人越来越少,‘大佬’又来了。

    ‘大佬’不是高冷,而是社恐?

    巧了,他张杨也是个社恐,他打招呼道:“真巧,你也来训练?”

    说完他盯着眼前的‘大佬’。

    少年停下脚步,本以为对方会打了招呼就转身去训练,没想到对方一直看着他。

    少年很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现在该怎么办?

    他憋了好几秒,才开口应道:“是的,真巧,又遇到你了。”

    猜对了!张杨主动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张杨,中国人,英文名杰克,很高兴认识你。”

    已经开口了,少年第二次开口没有再纠结:“我叫德玛尔-德罗赞,认识你我也很高兴……”

    没等对方说完,张杨惊呼道:“德罗赞?南加州第一初中生?”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104770593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