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时代先锋
执笔乱红尘 著
类别:都市言情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8144542
杨东旭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回到了1979年这个中国充满各种机遇的年代,苏联还是超级大国似乎应该做点什么。 香港娱乐圈还不够繁荣似乎应该做点什么。NBA还不够火爆似乎该做点什么......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59557952073728.html
第一章 重头再来
www.bok360.cc
如果人生可以再来一次你会选择怎么活?投资房地产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努力学习从小打基础,利用自己先知先觉考取公务员正确站队,从此指点江山走上人生巅峰?或者积累资金杀入股票市场成为一代股神世界首富......
现在杨东旭告诉你如何选择,刚才想的规划都是扯淡,现在如何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是对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来说。
当然这一切和杨东旭没有丝毫关系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一脸懵B处于极度震惊中的孩子,颇有鬼上身中了邪的意思。很快咕咕叫的肚子,把他拉入了现实世界中。
重生了......这是杨东旭的第一个感觉。
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疼,很疼,还很饿,一道寒风吹过屁屁凉的感觉和他童年的记忆重叠在一起证明这一切都不是假的。
杨东旭是一个国企员工,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70后农村孩子,他进砖窑厂背过砖,利用家里的几亩地做过菜农,后来赶上金饭碗有编制的人才下海打拼的大浪潮,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做过一点小生意。
比如说很有先见之明的学过修理自行车和一些电器,可却都没有什么进去精神和长远目光跟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没几年就被淘汰了。
最后几经周折进了一家国企成为一名光荣的流水线工人,四十多岁的人了依然光棍一条农村俗称‘刮了条子’。
其实杨东旭活的还行,这不上半年拼命表现,下半年请假弄了一身二手装备冒充一头老驴,和人家学着去徒步旅行,结果刚上山没多久一个队员失踪,
搜索过程中看到一棵大树后面有亮光,从树前走到树后,还没看到亮光是什么,他好似跨越了时空回到了自己童年时期。
“真的重生了......”把土胚房里里外外跑了个遍,随口冲出门看着四周的竹林和熟悉的大枣树杨东旭的内心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极度的狂喜好像有点,微微的悲伤也有一些,眼睛湿润想哭却又哭不出来,心中一瞬间犹如翻到了五味瓶一般。
“旭子,旭子....”几个流着清鼻涕的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呼喊着从路口跑了过来。
所有孩子身上都穿着棉裤筒子,脚踝上面有一根绳子扎着防止漏风,至于开档的地方如何防风暂时没人考虑这个,破旧的棉鞋隐约可以看到大拇哥,上身棉袄袖口时不时用手把鼻涕甩一边之后照着鼻子来一把充当抹布......
“你们去哪里玩?”杨东旭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眼前这几个都是儿时的伙伴都算是自己的堂兄弟,但都不是很亲的那种。准确来说整个杨家村的人都有点沾亲带故,爷爷那一辈差不多都是一个爷爷的,不然就是爷爷的爷爷肯定是一个爷爷的。
“‘藏嘛嘛’你要不要一起?”
藏嘛嘛是农村的土话就是捉迷藏的意思和摸瞎子一起算是童年时期的两大王牌游戏。
农村玩藏嘛嘛人很多,主要是孩子多每家少的都有两三个,多得甚至五六个。农村孩子七八岁才上学,有的甚至九岁才上学,上学之前自然就是玩了,幼儿园托儿所什么的杨东旭上初中的时候才听说过,现在影子都看不到。
人数多自然不能一个人找其他人藏,而是两人一组先手心手背,然后手心的一队,手背的人一队。一队藏一队找,农村地方大,草垛,树上,田野中,要是老鼠洞够大也可以钻进去,所以来回几次之后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容易过去。
“旭子,谁让你出来的不是不让你吹风吗?赶紧进去,你们自己玩,等几天旭子好了再和你们玩?”一个大嗓门从远处传来,几个小伙伴一哄而散。
远处个子不高,身体稍胖的农村妇女抱着一个三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皮肤黑油个子不矮,但身体却有些瘦的男劳力(农村对结过婚或者成年男子的称呼)。
妇女自然是杨东旭母亲冉永英,男的是他父亲杨如西,怀里是他小妹丹丹。在这个没有什么计划生育年代杨东旭还有一个姐姐。
姐姐红影前天去了姥姥家还没回来,妹妹丹丹在家有点闹腾,杨东旭前两天重感冒差点烧成肺炎。
早上吃了药就睡了,母亲怕妹妹吵醒杨东旭所以掩上门抱出去和同村的人家长里短串门子去了。
父亲这个时候回来显然是生产队闲着没事三天两头就召开一次的总结大会结束了,主要是生产队中午不管饭所以絮絮叨叨一个上午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从去年开始大锅饭就结束了,每次吃饭的时候这个碗里多点,那个碗里少点,我碗里太稀,你碗里都是稠的每天都有矛盾。
于是生产大队长一挥手按工分领口粮,拿了粮食自己回家煮饭去,免得为了一个两个饭粒怪话不少,时不时还来上一架。
被撵回屋里父亲烧锅母亲开始做饭,面条加白菜帮子是开农村饭食的主题,油水少的可怜这还是刚过完年没多久时候的待遇,平常吃面条一点油星都没有。
和自己头大小差不多的大腕杨东旭塞了一碗才算有点撑。拿一个干净的碗当茶杯又吃了一包药不一会儿杨东旭又迷迷瞪瞪睡了过去。
农村孩子皮实,虚弱两天之后几碗饭一下肚又开始活蹦乱跳。
杨家村说是一个村子,不如说是几个四四方方的大宅子,这个宅子可不是一个大院子的意思。
而是四周挖壕沟,前面只留下一个三四米可以供牛车过去的出入口。壕沟宽四五米两米多深,一年四季水不干成了一条天然的防护颇有护城河的感觉。
被壕沟围在中间四四方方的区域就叫宅子,一个宅子里面住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氏的人,要么就是一个爷爷的,要么就是爷爷是一个爷爷的。
杨家村不小,一共有四个宅子,杨东旭家所在的宅子在南边,所以叫做前宅,然后是后宅,东宅和西宅。
后宅是最老的一个宅子,后来因为人口多儿子结婚后要分家,慢慢有了东宅,西宅和前宅。所以后宅人的辈分普遍比其他三个宅子的高。
“旭子来洋火皮,来真的不来假的干不干?”早晨就着酱豆干掉一整个发面馍灌了一碗稀饭,在母亲的喊声中刚牵着三岁的妹妹走出屋宅子里的几个小屁孩就跑了过来。
南宅有大约二三十户人家,大一点的今天开学都去学校了,所以寨子里还有十几个像杨东旭这样没上学的小屁孩。
来洋火皮就是玩洋火皮的意思,洋火皮就是老式火柴盒外皮分开后的纸片,一个火柴盒上下刚好能分两张洋火皮出来,图案各种各样的都有,颜色鲜**案漂亮的属性珍藏版,只拿出来给你看看不会拿出来玩。
洋火皮有图案的是正面,没图案的是反面。正面向上反面向下,一叠拿在一起往中间折一下,然后用力摔在地上,叠在一起的洋火皮砸在地上弹起,落地后反面向上算是摔的人赢的收起来。
然后在手不触摸洋火皮的情况下扇风从洋火皮旁边扫过,用风把正面洋火皮扇成反面算是赢得收走,没扇过来失败换对方来。
手可以触及地面,但不能把棉袄扣子解开敞着带风辅助这是规则。至于来真的就是动真格的谁赢是谁的。
假的就是谁有洋火皮拿出来,然后平分一起玩,人多的话手心手背分成两队,剪刀石头决定谁先开始,直到一队把另一队洋火皮赢完结束,想玩继续分重新开始。不玩了谁拿出来的洋火皮还是谁的。
“洋火皮有什么好玩的,我们去河里走冰凉去不?”虽然扇洋火皮是杨东旭小时候的绝技,扇遍杨家村无敌手,上学更是把同学赢到哭。
可作为一个身体中装着四十多岁年龄的人,回忆下儿时大杀四方的战绩还行,现在还玩他还真的拉不下那个脸。
“不去,我妈知道会揍我的。”大亮摇了摇头,其他小孩跟着他摇头,还偷偷的看杨东旭身后。
杨东旭身体一僵,随后忐忑的回下头,发现自己母亲没出门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是过完年的正月,温度开始上升。
不过今年显然比往年冷,虽然过了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间,但距离杨家村不远的刺槐河依然冻的嘎巴的走人没问题。
一群小屁孩去冰上玩,显然是家长禁止的,尤其是没有其他大人看着的情况下,逮住一次一顿屁股炒肉肯定少不了的。
“走去那边商量。”杨东旭大手一挥,颇有带头大哥的意思,带着五六个小屁孩牵着自己妹妹向宅在外面走去。在家门口商量很有可能还没走,就被老妈揍一顿,所以还是躲远点规划的好。
出了宅子就是一片竹林,大人这个时候都在忙着家里的事情冬天又不用下地所以四周没什么人。杨东旭带着大亮等几个小伙伴蹲着围城一圈。
“大亮想吃鱼不?”杨东旭挑了挑眉毛,一副大叔诱惑小女孩去看金鱼猥琐模样,而且大亮还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
第二章 钓鱼
www.bok360.cc
拉着自己妹妹杨东旭向着宅子后面走去,虽然妹妹走的有点慢但是没办法,妹妹只比他小两岁。以他这个营养不良的小身板想要抱起裹的像圆球一样的小妹走路显然没可能。
南宅的后面是打谷场,杨家村四个宅子把打谷场包围在中间这里显然是军事重地,村子里的牛,羊什么的家畜以及粮仓一些共同财产都在打谷场旁边。
“大爷爷,我爸让我拿锤子和凿子用一下。”走进粮仓旁边一个大屋中杨东旭对不远处围在一起的老头喊道。
这里是村子里木工工作的地方,村子里的一些桌椅板凳都是在这里的制作了的所以工具齐全。此时几个老头正围在一起插马。
插马是农村的一个智力游戏又被称作六马(遛马),纵横各就六线围城一个大方格,里面事犹如围棋盘一样的小方格一共36个点。
对弈双方一提一个开始下子,小方框四个点围城一个圈都是一个人的子为‘吃’可以多下一个字,
左边一条线从上面数第三个点和上面一条线左边数第三个点如果三个子都是自己的连成一条线叫做‘三里集’和‘吃’一样可以多下一个子。
如果和下面一条线的左边数第四个点正好用四个子连成一条线在一起叫‘四里集’也可以多下一个子。
如果是左边一条小从上面数第二个点,和下面一条线从左边数第五个点用都是自己的五个子连成一条线叫‘五里集’可以多下两个字。
要是对角线上的六个点都是一个人的连成一条小叫‘六里集’可以多下3个子,一条线的六个点都是一个人的连成一条线叫‘条’也可以多下3个子。
当36个点都被双方占满之后开始‘打马’,‘了底’的人先打。了底的意思就是最后一个落子的人先动手从被占满的棋盘上打掉对方一子形成一个空隙让其他子可以走动。
先手的人不一定‘了底’因为‘吃’和各种‘集’以及‘条’多下的子可以影响最后谁了底。
打马的时候吃、集、条连成线上的子不能动,只能打其他的,如果对手的子都是不能动的。那么对方可以指定一个子给你打,一人打一个‘马’之后博弈继续。
行走过程中组成吃、集、条可以继续打马,比如说先走的人一动一个子形成了小方格四个点都是自己子的格局就‘吃’上了,他可以继续打掉对手能可以打掉的子。
吃和三里集,四里集打掉对手一颗子,五里集两颗,六里集和条打三颗,直到对手认输,或者棋盘上最后剩余两颗子为输,随后重新再开一盘。
游戏虽然简单,规则也不复杂,但小小的三十六个点上变化无穷,经验老道的人杀起来套路比象棋也不遑多让。
而且玩起来也没什么成本,随便找块平整的地方画个棋盘就成,棋子一边用小木棍,一边可以用泥巴头就地取材随时随地可以开战。
当然除了六马之外,还有四马,钢钉三斜,牛蹄夹等,这些都是杨东旭以前玩过的农村棋盘游戏而且技术不错,除了干不过一些老家伙之外,横扫附近几个村长无敌手。
相对于陪大亮几个小屁孩,这样老少皆宜的智力游戏明显是杨东旭现在最喜爱的。可惜他现在有事不能参与,就算参与和小屁孩玩没挑战性,和老头玩人家显然不会搭理自己这个小屁孩。
“自己拿,不要弄丢了,用完记得送回来。”杨东旭的大爷爷是村子里的村长,已经一头白发,此时和对面的三爷爷正厮杀正酣头都没抬喊了一声。
旁边围着的几个‘爷’字辈的老头丝毫没有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觉悟,在旁边不断指点让战局更是难解难分。
“有空一定和你们杀几局,以报当年之仇。”出门的时候杨东旭向着激烈的‘战场’看了一眼才不舍的扭头离开。
当年刚学会插马的时候没少被这些‘爷’字辈的老头虐,从六马到牛蹄夹各种被虐的心里阴影四十多岁都没消除。
当失败终于变成了成功妈妈,杨东旭插马技术登峰造极的时候,这些老头已经在地下陪阎王爷开始斗地主了,无法‘报仇’成为杨东旭人生一大憾事。
提着锤子和凿子杨东旭没办法在牵着自己妹妹走,毕竟他现在也就五多岁,锤子和凿子一个好几斤拿起来挥舞几下没事,一只手两个都拿起来有点勉强。
刺槐河是方圆几十里内的一条大河,据说是淮河的一条分支,具体如何杨东旭没有去调查过。不过儿时这里留下不少记忆,尤其是夏天时候的游泳。
当然还有时不时从父母或者爷爷嘴里听说淹死小孩的吓唬他不要在没有大人时候下水游泳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河岸上的风有点割脸,杨东旭很快找了一条小路先把锤子和凿子丢下去,然后蹒跚的带着自己妹妹向下走。
岸边有苇子和树木的遮挡看不到很远,不过河面上的冰却很厚,先把锤子和凿子捡回来,让自己妹妹站在河边别动,杨东旭跑到河中心检查了一下,发现冰层很厚安全没问题。
一个人站在两边都是苇子的河边小妹眼睛里已经开始翻泪光了,杨东旭可不能让她现在哭了让自己带她去找老妈。
刚回到河边哄了自己妹妹没几句,让她眼眶中的眼泪收一收别下雨,大亮几个贼头贼脑的小屁孩已经跑了过来。
“给,已经弄弯了,你可千万不要和我妈说。”大亮把手里拿着一个弄弯的针递给了杨东旭,脸上的神情有些害怕。农村的孩子虽然皮,但对家长的巴掌显然十分畏惧。
大亮带着自己弟弟小亮到了没多久,小五带着自己小涛也到了。他兄弟俩手里拿着一卷缝衣服用的线,最后是大将扛着一根竹子。
“这个竹子可以吗?”从河岸上下来的大将气喘吁吁的说道,竹子比擀面杖还要粗一些,不过已经泛黄显然不是新砍下来的。长度大约有五米多。
“差不多,来我搓绳子。大亮找个癞蛤蟆去。”杨东旭点了点头。
拿过小五打来的缝衣线让大将把手指勾起来,然后把缝衣线几条合在一起搓成一条绳子,最后慢慢的从弄弯的针鼻中串了过去。
缝衣线本来就细,所以合了几次搓成的绳子依然没有多粗,大亮拿的是家里的大针用来做被子的所以针鼻不小穿过去刚合适。
穿过去之后打一个死结杨东旭那边刚弄还,大亮已经从旁边河岸的一些小洞中弄了一个懒蛤蟆过来。
“旭子哥冬天能钓到鱼吗?”大亮有些不安的问道,虽然这个时候农村孩子对于肉都有一种莫名的痴馋,可偷针的事情让他依然处在回家挨打的恐惧中。
“把吗字去掉,必须能。”杨旭东拿着搓好的小绳的另一头系在凿子上。
然后大将拉着竹竿,小五拎着锤子,大亮跟在后面,让小亮和小涛陪着自己妹妹站在岸边,几个小屁孩向河中走去。
“扶着凿子,我来砸。”到了河中心把凿子先递给旁边的小五,杨东旭接过大亮手里的锤子。
“你看着点,别砸到我的手。”小五有点害怕,但杨东旭显然在这群他心里威信不小,还是拿过凿子放在冰上。
凿子本来就是在木头上掏洞用的,所以杨东旭虽然力气小,但双手持锤落下的力道可不小,并且又不是一下凿通了,所以来来回回不断换人十几分钟之后,冰面上开出了一个脸盆大小冰窟窿。
“都站远点,这个时候掉下去可没人救的了你们。”把凿子上的绳子解下来,刚才是为了冰层凿通之后拿不稳凿子别掉进水里才有了这个防护。
把解下来的绳子打结系在竹竿的中间弄稳,杨东旭让靠近冰窟窿的小五往后退。对着刚才大亮抓来的懒蛤蟆几锤子敲死,把癞蛤蟆一条大腿上的皮撕掉挂在用大针捏成的鱼钩上,随后又弄了一点肠子什么的挂上去。
距离鱼钩大约两分米的地方绑了一个沙浆头(一种和石头差不多但不是很坚硬的泥土结核)把鱼钩丢进了冰窟窿中。
“一会儿有鱼上钩之后都不要慌,听我指挥。”竹竿横在冰窟窿上杨东旭让几个小伙伴站的远一点。
搓的线够长,有沙浆头坠着鱼钩可以沉到河底,癞蛤蟆的肉有浮力,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在河底不断的摆动更好的吸引附近的鱼儿。
只是冬季所有鱼类虽然没有冬眠但进食很少,能不能掉的鱼他也没把握,因为冬季钓鱼他真的没见过,他小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是生产队河里的鱼也是。
虽然村里的人都饿着肚子河里的鱼都快成精了,但也不能动,不然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要被戴高帽批斗的。而等能捕鱼的时候,没几年河里就没什么鱼了,何况这一片也没什么冬季捕鱼的传统。
不过批斗什么的都是对大人,小孩子无所谓。没事掏掏鸟窝,夏天弄个鱼钩钓钓鱼,到苇子中抓抓野鸡,野鸭什么的大人只当小孩是在玩,弄到了运气好,弄不到无所谓,但是大人不能参与。
让大亮几个人距离冰窟窿远一点,杨东旭回头大声安慰着自己妹妹,让三个小家伙别过来,一边安慰着大亮几人,让他们别着急等着。就在杨东旭说话的时候横在冰窟窿上的竹竿猛然动了起来。
第三章 挨揍
www.bok360.cc
“听我指挥,听我指挥,大将和我推这头竹竿,小五和大亮推另外一头。快点,快点......”看着竹竿先是动了一下,随后在冰窟窿上不断晃动杨东旭扑上去压住。
四个小屁孩两个人一边,撅着屁股贴着冰面开始推竹竿。竹竿本来就是圆的还很粗,几个人的小手只能握一半,所以不存在冰面和竹竿夹住手指头的问题。
四个小孩子虽然年龄都不大,可农村的孩子皮实,四五岁爬树掏鸟窝的事情常干所以力气不小,加上冰面没什么阻力,推着竹竿跑了一段距离,一条黑鱼从冰库竹竿被拉了出来。
“拐弯,拐弯,往岸边跑。”感觉后面猛然一轻,面色憋的通红的杨东旭站了起来。
大亮几个小孩脸上露出喜色欢呼一声,四个人抬着竹竿的两端撒腿向岸边跑去,黑鱼在冰面上拖着和他们一起跑。
到了岸边心脏砰砰跳的杨东旭才松了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黑鱼双目放光。一身青黑色的黑鱼和他的腿一样粗,至少有个六七斤的重量。
“你们三个看着,别让它跑了,我们继续钓。小心点,别让它打到了。”不用杨东旭动手,停下来之后黑鱼自己就把没有倒刺的钩从嘴里吐了出来,在冰面上不断拍打着。
冰面很滑,拍打几下黑鱼开始在冰面上滑行准备找个洞逃跑,不过岸边都被冻的嘎嘣结实它显然逃不走。可这条鱼的力气可不小被打一下像自己妹妹这样的小孩肯定被打哭。
让几个小的看着黑鱼别跑远了,要是跑远就用脚踢回来,踢一脚就跑别被反击了,杨东旭四个人回到了冰库的位置。
有了第一个收获大亮几人忘记了回家会不会挨打,已经沉浸在了从未有过的冬季钓鱼兴奋中,挨打抛在了脑后。
不知道是河里的鱼是真的多得泛滥了,还是冰窟窿附近的空气好,以及这些肉食鱼已经逐渐开口准备吃东西了。
不到半个小时杨东旭几个人弄了四条黑鱼和三条鲶鱼上来,这还不算有两条脱钩跑的,其中最小的也有三四斤的重量绝对的大丰收。
“大将只有一个人,那条最大的黑鱼归他,第二大的黑鱼和最小的黑鱼是我的,第三大的鲶鱼和第二小的黑鱼是大亮家的,中间两条差不多给小五家。”抬头看了一眼太阳,杨东旭拒接大亮再去找个癞蛤蟆钓鱼的提议开始分鱼。
虽然大亮和小五几人对大将那条十多斤中的黑鱼很是眼热,不过看到自己家有两条鱼加起来比大将那条大的多也没说什么。
“旭子哥,我不敢拿。”十分高兴分到最大一条鱼的大将,想要去拿那条大黑鱼,结果大黑鱼拍打几下尾巴差点没打在他的脸上,大将说话一定开始带着哭音。
“额......”杨东旭不禁有点挠头,他现在可不是大人,这些鱼最小的也有三四斤,这群下屁孩中最大的是自己,还不到六岁,十几斤的活鱼显然无法弄回家。
想尝试弄线从鱼鳃中传过去,然后让大将拖着回家,看到黑鱼那一口狰狞的牙齿,再看看自己的小手杨东旭放弃了,他可不想做九指神丐。
原本杨东旭想的是弄到鱼悄悄的进村,或者几个小孩拉着鱼回去,大人也就看几眼,眼红的说点风凉话而已,可现在看来收获太丰盛了,不得不叫家长。
“小五你跑得快,你木匠屋把大爷爷喊来吧,让他弄个绳子,或者那个大袋子过来,这个没办法抱回去。”杨东旭无奈的说道。
“他们知道了会不会分我们的鱼?”大亮吸溜一下自己的鼻涕十分担忧。
“没事,分的话我把我的给他。”杨东旭摆了摆手让小五快去。
只所以个大爷爷喊自己家长杨东旭自然有自己的考虑。大爷爷可是村长,虽然还有几个太爷爷在,但他说话却是一言九鼎。
最重要的是杨东旭知道这个大爷爷为人很刚正,虽然平时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不管是谁家的屁股上都要挨上两巴掌,弄的小孩都有点怕他,可大爷爷心不坏。
所以这个时候喊大爷爷过来最多屁股上挨几巴掌,但鱼肯定不会丢。要是叫家长过来,先不说大冬天跑到河中心钓鱼一顿打跑不掉,说不定鱼还会被放回河里。
就算不放回河里,大人带着鱼回去,即便说清楚鱼是他们这些小孩抓的,街坊邻里的怪话也肯定不断。毕竟这个年月人的胃里都缺肉啊。
“快点去,要不然三强过来肯定把我们的鱼全部抢走的。”看到小五有点犹豫杨旭东不禁催促道。
“那你们看好鱼,我去喊大爷爷。”想到三强小五迈着小短腿爬上了岸,然后小腿好像风火轮一样向打谷场跑去。
三强是西宅的,按辈分和杨东旭几人的父亲是一辈的,他们应该喊叔叔才对。
可三强是个混子,尤其是前两年他那个不生孩子的媳妇跑了之后,连生产队上工都不去了,整天和邻近几个村子里的混子偷鸡摸狗弄的人嫌狗厌的。所以杨东旭这一辈稍微懂点事的小孩没人喊他叔。
拿脚踢着黑鱼不让它跑太远,不一会儿大爷爷的身影就出现在河岸上,怀里抱着想挣扎又不敢动的小五,身后还有刚才和他插马的三爷爷。
“谁领的头,不要命了?”来到河边看着几个趴在那里不动的鱼,又看了看河中心那个冰窟窿大爷爷面色沉了下来。
几个小屁孩低着头不敢说话,还在大爷爷怀里的小五差点被吓哭了。
“旭子你最大,是不是你?”把小五放下大爷爷直接把杨东旭抓了过去,还没等杨东旭说话几个大巴掌就落在了屁股上。
“啊......”虽然想要强忍着,可屁股上激烈的疼痛,不到六岁的身体迅速做出了该有的反应,鼻涕和眼泪瞬间在杨旭东脸上哗啦啦的。
杨旭东一哭,几个被吓的不敢之声的小屁孩一个个都哭了出来。尤其是妹妹丹丹看着自己哥哥被打哭哭的最响亮。
“哭个屁哭,要是掉进去你们都的喂鱼。”大爷爷吼了一声,放开杨旭东,小男孩皮实挨两巴掌哭一会儿没事,他伸手把唯一的小女孩丹丹抱了起来。
“不哭,不哭,在哭老马虎(农村吓唬小孩的怪兽)就过来抓你了,大爷爷兜里有冰糖给你吃。”抱着丹丹连哄带吓说了几句,大爷爷从口袋中拿出一块有点脏的冰糖,在嘴里嘬了几下把脏的部分弄掉,塞进了丹丹的嘴里。
不知道是被吓唬住了,还是冰糖很甜,丹丹在大爷爷怀里抽搐几下不再哭了。杨东旭也慢慢收声,大亮几个小屁孩显然畏惧大爷爷的威严,于是也不敢在哭。
“老三收拾下,把这些东西带回去。”教训一番之后大爷爷对旁边抽着旱烟袋的三爷爷说说道。
三爷爷也不说话,把旱烟袋在脚跟上磕了几下别在腰里,伸手捡起地上的竹竿把绳子从竹竿和鱼钩上解了下来分成两段。
刚才听到杨东旭这几个小屁孩竟然在大河这边抓鱼,把大爷爷和三爷爷给吓到了,连忙抱着小五就跑了过来,根本没心思去注意小五嘴里什么绳子和大袋子。
把鱼串成了两串从竹竿的两端套进去,把竹竿当做扁担扛在了肩膀上。
“你们几个小屁崽子还站在那里干嘛?还不上去,回去再收拾你们。”看着杨旭东几个小屁孩还站在那里抹眼泪。
大爷爷对着距离最近的杨旭东屁股上来了一脚,没怎么用力不过也让杨旭东身体趔趄了一下,连跑带爬的开始像河岸上跑去。
不用问大爷爷已经认定杨旭东是罪魁祸首,不单单是因为他最大,还因为凿子和锤子就是这个家伙去木匠屋借的不是他还是谁?
“大爷爷,吸溜......鱼.......鱼......吃鱼......吸溜......”还不是很懂事的丹丹,显然被大爷爷一个糖就瞬间建立了好感,虽然还有点抽泣,但已经忘记了对大爷爷的恐惧指着被三爷爷挑着还在甩动尾巴的鱼含糊不清吸溜着鼻涕。
“鱼,大鱼,回家让你妈给你做鱼吃,作孽哦。”大爷爷不满老茧的手擦了擦丹丹的小花脸摇了摇头。
这年头就算庄稼丰收人也只能混个半包,小孩子虽然不会太饿着,但显然没多少好东西吃,尤其是肉,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冰窟窿,大爷爷眼神变得坚定了一些,心里显然做出了什么决定。
回家......显然想多了,杨东旭几个小屁孩直接被带到了木匠屋,随后几个小屁孩的家长赶了过来。
除了还在大爷爷怀里的丹丹,所有人的屁股都遭了殃。农村教育孩子先不管对不对,打一顿再说,对了记忆深刻,错了记忆也能深刻一箭双雕。
“打个屁打,要打回家打去,在这里打孩子给谁看?”虽然刚才揍了杨东旭,但看到几个家长下手有点重大爷爷瞬间不愿意了。
挣脱父母的手几个小屁孩直接跑到了大爷爷身边,刚才虽然对这个大爷爷有点畏惧。但现在他们清楚在这个大爷爷身边比较安全,至少不会挨打,小孩的思想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5955795207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