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世间一点咸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957430
什么英雄豪杰,什么江山如画,不过是死了数千万人,也没出好结果的乱世凶年。 刘备只想尽快一统河山。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52325076152320.html
第一章 凛冬将至
www.bok360.cc
东汉初平元年,七月。
青州,平原县。
正值秋收农忙,一名举止不俗,头扎深色巾帻,身穿黑底猎纹袍服,身材修长的青年,钩稽完田地,合拢集薄准备回去。
耕田老翁急忙放下手中农具,呼喊道:“刘县官请留步!”
拾起粮食,追了过去说道:“我等黔首身无一物,还剩交完赋税的稻粟,还请刘县官收下吧。”
青年搀扶老翁,说道:“老丈不必如此,劝课农桑保境安民,乃我本职,田赋既收,就无需再送粮食。”
老翁不乐意,拗执道:“刘县官自从您来了平原,又除匪患修陂池,还借牛、铁教我们秋耕种麦,不多取分毫。”
“如此恩德岂能不报,县官若不要,我也没脸再用农具。”说完,急欲跪下。
刘备掺扶住,叹气道:“如今青州粮食短缺,平原虽有薄收,果腹尚且不足,老丈又何须送我?”
说着将那袋粮食,塞进老翁手中,劝慰道:“只管留着谁也抢不了你,民以食为天,眼下世道不太平,多留点余粮为好。”
之所以这么说,
皆因青州刺史焦和为刷名士声望,大力支持关东诸侯讨董,在各处强征百姓存粮,活不下去的黔首,在黄巾的策动下揭竿而起。
老翁认为与其被恶吏强夺去,还不如送给爱民如子的刘县官。
刘备知此中曲直。
遂出言担保宽慰老丈。
老翁愣住了,眼眶泪水顿时流了下来,嘴唇抖动看着刘备。
擦拭过眼泪,仍然将粮食递举给刘备。
围过来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
有的人仿效老翁,也将稻粟放在刘备脚下。
更有甚者觉得不够,急忙回家去拿。
见事态愈演愈烈,刘备怕等会不好收场。
望着老翁殷切的眼神,沉默半响,只得打开麻袋掏出一握粮食,高举半空,转头对围观的人群,说道:“老丈赠给刘玄德的粮食,我收下了。”
说完,将稻粟轻轻收拢,纳放在衣袖。
看着不肯散去的众人,刘备抬臂,顽笑道:“本县官袖口已盛不下,难道你们想叫我袖服裂开,裸胳膊回去不成?”
然后指向凑热闹的小胖墩,笑骂道:“阿鼠,你小子也来起哄,把家里吃的均给我,也不怕你那身肉给饿没了。”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一番顽笑过后,刘备正色道:“现今青州各郡县时有叛乱,好在平原靠近黄河水系丰富,纷乱较少,但还需多备粮食,储存好耐旱麦种,我看近几年天气灼热异常,怕会有旱灾将至。”
其实就算刘备不提醒,耕种多年的老农,也察觉到了,近几年的天气反常,但谁也不敢妄下结论,也不敢和乡里农官去说。
本着多事不如少事的教训,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
没想到身为县官的刘备,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使得他们心里一惊。
话已经敞开。
不少人一时间,忧心忡忡,七嘴八舌道:“这天气的确异常反复,黄河水位都下降了不少……”
“不会吧,我记得青州好多年,都没有发生旱灾,过段时间下几场大雨就好了。”
“还是要多做准备,多修些陂池,否则干旱,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一旦起了旱灾,最遭殃的还是老百姓,他们当然比谁都害怕。
你一言我一语,众人都拿不定主意,最后都看向沉默的刘备,一齐拱手道:“还请县官明示,我等该如何是好?”
刘备说道:“修水渠、种小麦、多捕鱼。”
老翁无奈道:“县官有所不知,修水渠与种小麦,我们尚且能做,可对捕鱼一窍不通啊,又不熟水性,无法捕捞。”
任谁都知道河里有鱼,但鱼游得太快,他们又没那么识水性,每年河里都淹死许多想捞鱼的,反面例太多,不敢下水的大多数人,只能在岸上干瞪眼。
刘备笑着摆手道:“无妨,再过几日,你们就知晓我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刘备嘴角含笑,并不打算先透露出来,反倒卖起了关子。
见刘备待人没什么架子,有人壮胆问了一句:“县官,我不担心还未出现的旱灾,更担心黄巾贼过来,听乡里说那群贼寇过到处,如同蝗虫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那应当怎么办?”
刘备懂他们的担忧,知道历史上北海、东莱两郡干旱,使百姓颗粒无收。
黄巾军趁机席卷各处,掀起百万人。
逢旱必起蝗,两三年间,不知要饿死多少人,这是什么人间地狱。
刘备不由心底怒骂,青州的蠧虫吏官。
不少百姓早已饥寒交迫,还要横征暴敛。
高高在上的姿态,不知底层之苦。
刘备说道:“诸位放心,他处不好说,但在平原,只要有备在就不需害怕。”
“结束秋忙,再继续整军操练,唯有士卒强健兵戈娴熟,才好保家护田庇护妻儿。”
听到这,众人的心也稍微有些安定。
也不怕了,
心里想着,他们可是有在青州都赫赫有名的刘县官,高唐与平原的贼寇,早就被剿灭,甚至还去其他县剿贼,以至于方圆数百里,流寇盗匪不敢逗留。
而且待人肝胆相照,各县乡里游侠无一不敬佩。
皆赞其有朱家、剧孟之遗风。
甚至有其他州郡的游侠,跑来和他交朋友。
赶来的乡里三老点头,拱手道:“我等敢不惟县官之命是听。”
数百人拱手响应,呼声震天。
刘备拱手礼之。
等人群逐渐散去各行其事,他才将手放下。
在旁边目睹完刘备的所有言行,长着国字脸,一身玄服的文士,目露精光,过来打趣道:“玄德可谓一呼百应,无论是游侠,还是黔首尽可驱驰,果真不得了。”
“汝阴养死士,欲行大事乎?
刘备大笑,直言不讳道:“我欲拨乱为治,以子经为将,扫匈奴,驱鲜卑,收河套之地,重开西域,置安西将军,拔除后汉两百年弊端,此言如愿否?”
牵招顿时语塞。
见过吹牛的,没见过这么会吹牛的。
复笑说道:“玄德,若真做到,你必为当世英豪!”
刘备笑而不语,这种夸奖他听腻了。
牵招本想来打探一下他的心声,没想到刘备实话实说,反倒把他整蒙了。
前不久,董卓焚烧洛阳,盗毁帝陵,欲退守长安。
十三诸侯讨董进展不顺陷入僵局,天下看似平静。
实则暗潮汹涌,明眼人都看出来,汉统衰弱已成定局,接下来就是诸侯割据之势。
士族子弟也开始择主而侍,去处最多的,还是天下盛名的十三路诸侯,其中以盟主袁绍最受看好。
牵招倒没想谋另处的想法,老实说刘备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惊喜。
在他眼里,从小到大的玩伴,近几年变化的非常大,名气也越来越大,做事皆有深意。
甚至半年前,写信邀他来做高唐试守县令。
牵招感慨道:“玄德,我愈看不懂你了。”
刘备先是指大树,然后指向自己,笑着对他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子经,有我带着你,大事定能成。”
牵招也笑说:“玄德,那我就跟定你了,封侯拜将就系于你身,别让我白发蹉跎。”
刘备复笑道:“子经,尽可拭目以待。”
他没有过多关注诸侯讨董,而是将目光放在青州各地。
因为再过不久,
贪婪无能的官吏,使得青州终酿成百万黄巾军,即将席卷青、幽、兖、徐四州。
兖州刺史刘岱和青州刺史焦和,因兵祸而死,无数百姓遭殃。
既然无法制止,那就火中取栗,以高唐与平原两地积蓄力量,先取平原郡,再取青州为基业,虎视河北。
与牵招聊完,又嘱咐了一番,牵招就准备返回高唐,他来找刘备也是为了秋忙事宜,既然正事了结,那就作别早些回县。
刘备借蹬上马握紧缰绳,望着田忙碌的农夫与玩耍的孩童,心有自豪。
他原是后世公司牛马,毕业几年勤勤恳恳,可惜选错了行,无奈从头开始,最终在夜晚加班中一睡不醒。
再次睁眼,成了鞭督邮的刘玄德。
得贵人相助,出钱捐了一县长令。
成了县令后,除贼安民颇有成效,先前在高唐击败了一些流寇,后面平原又被贼寇骚扰,青州州部又把他调来平原。
从小县升调郡县,也花费了他百万钱,交付给朝廷。
自打汉灵帝卖官鬻爵以来,不仅官吏投标买卖,升迁也要按价纳钱,使刘宏赚得盆满钵满,可惜最后便宜了董卓。
多少人买官上任,靠圈占田地和卖百姓为奴的手段,把钱财赚回来。
由此可见,官场上都是些什么货色。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一点也没说错。
东汉不亡,简直没有天理。
光青州一隅,就到处乌烟瘴气。
瞥见前面半坡道上麻衣白幡,痛呼声不绝,刘备怒骂:“这狗日的世道。”
见道路渐宽,他重一挥鞭,夹紧马腹:“驾!”挥鞭飞奔而去。
身后十余骑遂纵马跟上。
第二章 娶妻当娶阴家女
www.bok360.cc
平原郡乃汉桓帝胞兄弟刘硕的封地,郡太守也称为相。
王宫所在处,有四面高墙围住,寻常人靠近不得,太守府则在对面。
两府占据了最中央的位置。
刘备的县衙落在东边,衙门竖立着提见的诽谤柱。
木柱旁还有牛皮制成的路鼓,用于击鼓申冤和官府公示。
和守卫招呼了声,命他将马牵进马厩拴好喂食草料。
刘备穿过庭院,揭开帘子直奔书房。
不像其他的官吏,喜欢在书房铺陈昂贵器具。
刘备的墙上只挂着弓矢与铁剑,床榻放置几案,堆满了竹简与木牍,还有不少的帛书和纸张,一旁边摆放着未干的笔墨与刻刀。
甚至连酒器也不曾多备具。
他对眼下贵族的享受,一直以来没什么羡慕。
也没怎么去效仿。
在不知情人的眼里,刘备过得淡泊清贫。
坐下刚打开公文牍简,只听衣裙窸窣处,门帘掀开幽香扑鼻,内宅轻纱衣裳,更衬盈握,天生冷白皮,使人目不暇给。
刘备不用抬头就知是谁,随口问道:“夫人何事?”
“难道我无事就不能来书房?”阴珺不满道。
刘备仰头笑说:“夫人来找必要扫榻相迎,不然怎对得住,我家夫人的花容月貌。”
阴珺想起什么,蓦然涌上两片红潮,暗啐了一下。
刘备稔知自家夫人,生性活泼爱动,出身新野阴氏。
虽为支族远亲,却才情胜过须眉,听闻她父亲在时,教其读书识字,论才识渊博,较之乃兄竟高过数倍。
且酷爱读书,嫁妆足足有十六车书。
若非当初路过徐州捡漏,他也讨不了这么好的夫人。
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成婚多年他依旧把自家夫人,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闺房之内,不足与外人道也。
阴珺蹙着眉,心头有股烦闷。
她写信给两位兄长,想叫他们来青州,可他们宁愿去南阳袁术那里做宾客,也不愿意来平原看一眼再做打算。
见半响没动静,刘备再次抬头,心中已了然。
先前听说,夫人的两位兄长弃吏掾闲居在家,不如差人请来青州助力。
毕竟好汉三个帮,刘备自小家境贫寒,且远在青州,宗族指望不上,只能靠妻族了。
在阴珺看来,还是沾亲的自家人比较放心,可惜被两人婉言拒绝。
之前看到夫君刚来青州任县令时,被豪族欺压。
她一直记在心上,所以一听到兄长有空闲,就急欲写信。
没想到却效果不佳。
刘备倒没什么,妻族也不一定靠得住,人各有志,愿意来最好,不愿意也就算了。
或许是穿越时的影响,自从醒来后,无论是精力体力比较以往更充沛,思绪也都敏悟不少。
遇到问题能一想就通。
而且记忆极好。
连前世每日发生的种种事,都能闭上眼回忆清楚。
就是有此依仗,不然他怎么会有精力,处理诸多乡县大小事务,将权力渗透到乡里,工作强度朝着,开局一个碗看齐。
遥想当初刚来高唐时,本地的豪强与郡县掾吏,以为消极处务,能拿捏住他。
结果碰到远胜常人的刘玄德,既然不想干,那就都别干了,我自己干。
刘备心里发狠,索性将县里与他敌对豪强,霸占的长吏之位,吏属等通通罢退。
整座县衙,空了接近三分之一。
原本等着看刘备笑话,等他上门赔礼谢罪,将他们请回去。
结果一个月过去,二个月过去。
刘备游刃有余,不见筋疲力竭。
使抱团的豪强茫然若失,众多老朽沉默良久说道:“刘备其人,乃神人乎?”
大感不妙的豪强,偷鸡不成蚀把米,顾不得诧异和震惊,纷纷主动赔礼求和。
欲返回县衙,重新掌权。
刘备当然不会轻易同意,借机精简吏属,控扼到了不少豪强。
阴珺款步走到身后,轻轻替他捏肩膀。
柔声道:“夫君操劳着实辛苦。”
刘备闭眼享受,难得安心舒服一次。
“奴备好了参汤,等下便端来。”阴珺说道,手未停歇。
唤作按摩的巧法,还是刘备亲自教的。
阴氏对于自己的夫君,一直都很好奇。
许多次都想一探究竟。
却始终没有摸到他的底。
仿佛生而知之,什么都会。
且成婚后这几年,就连长相也越发有股英武之气了。
让她看的更加喜欢。
在阴氏眼里,夫君哪都好,只是有一处,引得她不满。
那就是两人成婚尚无子嗣,而夫君一直说她岁数还小。
还不到育养的时候。
过早孕育生子,容易伤身。
但她心里却觉得,若夫君亲长还在世,必然会觉得新妇不称职。
虽然刘备开导她,就当做是他的某种偏执吧。
除了在这件事上,两人各自有理。
不肯退让起了争执外,就再无其他。
过了许久,刘备猛然惊醒。
看到在旁的夫人,才想起在按摩下,自己难得有放松般睡着了。
稍坐片刻,等思绪回笼,案桌已端来参汤。
喝过汤之后,又闲聊了会儿。
阴珺看了窗外,天色渐黑,心思一动。
轻呼一声,滑倒在刘备怀里,将脸深埋在他胸口,柔弱道:“不知为何手脚骤然乏力,夫君扶我进屋瞧瞧好么?”
“夫君为县务操劳,奴有数日未服侍了。”阴氏肤如凝脂,面红耳赤。
脸上淡红渐渐晕染开来,羞涩而妩媚。
刘备搂着美人心知肚明,也不好意思戳穿她,哪里乏力,分明想骗我进屋。
慰劳他是假,求子是真。
刘备火热间隙,问道:“不先膳飧吗?”
阴珺回答不急,待会温热便好。
见刘备欲又问,阴氏顿时气恼,顾不得在书房将他强按下。
“夫君哪还记得奴之心愿,若不乐意,以后就此作罢。”阴珺轻咬着唇,带着鼻音,霎时惹人疼。
成婚数年未有育子,纵然无人说,可心底早焦急如焚。
偏偏刘备一直推脱,说再等等,可二叔三叔家都有子嗣,只有刘家毫无动静。
她只想为夫君添个孩子,有什么错?
越想越气,胸口一堵,遂挺身闷住刘备。
第三章 老蚌怀珠
www.bok360.cc
翌日,清晨天色渐亮,县衙里已有僮仆起来洒扫和喂马。
昨夜虽晚睡,大早醒来犹不疲惫。
就连骑几日马的累乏,也不见踪影。
刘备穿好衣服,替夫人掖了毡席被褥,来了大堂正坐,审批昨日未看完的简牍文书。
没一会儿听见外边的吵闹声。
县衙的差役进来恭敬说道:“县官,市井有命案发生!”
“门亭长已捉拿住身凶,属吏询问是否将其人,带入大堂候审?”
刘备闻言点头。
依律断案,也是县官的责任之一。
汉朝非常注重律令,外儒内法,按照奏谳制,如果百姓对判决有疑问,还可以上报郡里,再到廷尉府,最后直至皇帝跟前。
少顷,被绳索缚住的壮汉,被差役押送进来,后边跟着山羊胡,容貌丑陋的中年文士。
见到刘备也不弯腰,随意拱手道:“冀州东武西门氏,西门儒见过县官。”
一言一行透露出倨傲,没把县令放在眼里。
“好大胆!”
“一介白身,竟敢对刘县官不尊!”
“鼠子,何敢尔!”
众差役见状,瞠目而视怒发冲冠,瞪圆了双眼,抡起拳头就要打去。
山羊胡的西门儒,登时眼前一黑,凄厉惨叫一声。
“好了,都住手罢。”等刘备开口劝阻,他的脸上已挨了好几拳,鼻青脸肿煞是可怜。
刘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外乡人来到平原县,也不打听一下,他刘玄德如今的地位。
不管是黑白两道,他都是不能轻易招惹的人。
在官场上因能力出众,连太守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在市井,游侠称他为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救,义薄云天的老大哥,青州各郡的游侠无不争相投靠。
以至于人太多,恰巧逢县衙罢免属吏,全部安排进了衙里做差役,个别声望高的游侠,摇身一变,变成了门亭长、缉盗,还有市井管理的市长。
刘备开出了比其他郡县高出许多的薪俸和禄米,先恩后威,得到了仗义疏财的声望,巩固了地位,还使游侠将他的名声传播的更远。
不仅在游侠当中,甚至许多百姓都想得到他的庇护。
他也不怕别人求他,求助的人越多,他的影响力越大。
最难偿还者,无外乎人情。
在平原外来人不清楚这点,而敢和刘备作对的,恐怕出了县城,到山野就会人间蒸发。
乱世中死人太过常见。
西门儒因无礼挨了几拳,或许想通了,此处不是冀州,垂下头嗫嚅道:“回禀刘县官,黔首贩珠于我兄长,因珠遗失诬蔑我兄偷窃,盛怒之下,推搡其跌落而亡。”
“还请县官为西门氏主持公道。”
刘备不置可否,反问道:“东武西门氏,可是魏国西门豹之后?”
“正是先祖!”西门儒说到这,变得昂首挺胸,抚须回答道。
刘备转头看向被缚住的壮汉,仔细打量后,惊讶道:“你不是东乡高忘里人韩棱么?不在家侍奉母亲,怎来县城伤人?”
壮汉见刘备认出自己,心神激动下,往前踏出几步,绳子另一端的差役险些没牵扯住,身体趔趄差点摔倒。
“刘,刘县官,母亲病病重,无钱买药,我我就去河里捞一些珠子卖钱,他兄长偷了我最值钱的那颗,我想去搜搜身,他不让,不曾想推了下,他就跌死了。”
韩棱边说着,边指着西门儒,越是着急越结巴。
西门儒听见,顿时焦急起来,大声反驳道:“一派胡言,西门氏乃名望之氏,天下皆知,怎会骗取黔首俗物,县官请别轻信不实之说!”
韩棱急摇头,道:“有不少人亲眼见到,他与我争执,可传为证。”
西门儒终于哂笑:“竖子,以为我不知?那些是你乡同,定会偏袒你,如今我家族兄亡故为实,还请县官扑杀此獠,为我兄偿命。”
转身朝刘备肃然施礼。
听到这里,刘备已清楚,两者纠纷。
问差役,在何处闹出人命,又有谁人在场,听见闹起来后没多久,县衙的差役就赶到了,将在场的一干人等,全部带到了衙门外。
也包括了西门氏的僮仆。
刘备又问,死者身上有无发现盗珠,差役答话并无有,西门儒又是后面来的。
心中暗道:“果然如此,如韩棱没撒谎的话,珠子应该就藏在西门家的僮仆身上,藏的隐蔽搜不一定能搜到,那就……”
让差役沉耳过来,刘备遂吩咐道。
又对堂前两人严肃道:“青州多地瘟疫,你二人又凶身,又是原告,行事从急先入县衙,其余证人等,先脱衣沐洗喝去疫汤水,才可入内,你们静等片刻。”
哪有去疫汤,不过泻药罢了。
“这…这……”西门儒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额头冒出冷汗。
他虽然不怕僮仆被搜身,但听见去疫汤水,让他心里犯怵,走南闯北行贾多年,从未听过这种汤水。
如今路过平原,难道还会翻跟头不成?
渐渐地将心放回肚子。
可这么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等来的不是传召的证人,而是差役竹盘里放着的硕大的珠子,正是他昨天偶然在市井瞥见的珍稀之物。
西门儒的脸色瞬间煞白,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完了,完了。
不仅西门氏的名声臭了,自己也恐怕会有牢狱之祸。
奴仆不是说将此物吞下肚了吗?
怎么还会突然出现,难道已被开膛破肚?
此处县令怎如此大胆凶悍!?
西门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膝盖一软,伏首认罪。
见他甘愿认罪,刘备也省得多说。
便将两人按律论处。
又取了折中的办法,原价把珠子买下,让韩棱有钱买药材侍奉母亲。
得知死者年岁已高,且无后,虽事出有因,咎由自取。
终因韩棱推搡而亡,在鼓励复仇的年代,怕他一介百姓,斗不过豪强行商,叫他出部分殡殓之费。
又令他在家中为死者披麻戴孝半年,堵住悠悠之口,使西门氏无法在明面上报复。
至于他刘玄德,可不怕冀州西门氏。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5232507615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