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左百户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797826

公元655年十月,唐高宗废王立武,武昭仪进封皇后。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贬庶民,在冷宫中惶惶不知终日,等待她们的是与 “人彘”齐名的 “骨醉”刑罚。长孙无忌退居幕后,仍不死心,与关陇贵族们暗中筹谋,寻求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许敬宗、李义府等拥武派官员摩拳擦掌,准备凭拥立皇后之功,入阁宰事,封侯拜相。 一场突如其来的头疾,让唐高宗李治陷入昏迷,当他重新醒来时,大唐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发生改变。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53987106861056.html


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

www.bok360.cc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

    十一月的长安城,朔风凛凛,北风呼啸,已能让人感受到阵阵寒意。

    太极宫地势低下,夏日炎热,冬日阴冷,令人不愿早起,就连宫中当值的内侍,也会比平日多睡一会。

    王伏胜虽是残躯,却意志坚定,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晚起片刻。

    这日清晨,天气虽冷,他却比平时早起了半个时辰,拿起昨晚挑选好的狐皮大氅披上,朝着后宫而去。

    天空刚蒙蒙亮,太阳还未升起,太极宫内一片朦胧,昏暗之中,宫殿仿佛一只只巨兽,匍匐在地,显得阴气森森。

    王伏胜一路急行,经过甘露殿时,下意识放轻脚步。

    等离殿甚远,才恢复速度,绕过无数宫殿,又穿过金水河,来到太极宫西北角。

    正当他要穿过一道月亮门时,身后传来一道尖锐的呼喝声。

    “前方冷宫重地,谁敢擅闯?”

    王伏胜转过身,只见喊他的是两名内侍,淡淡道:“是我。”

    一名内侍陪笑道:“原来是王大监,您不在前宫伺候圣人,怎么有空来冷宫这边转悠?”

    王伏胜细声细气地道:“这里本监来不得吗?”

    那内侍笑道:“您可别折煞奴婢,奴婢哪敢拦您呐?只是张少监说了,皇后殿下有令,不许任何人进出冷宫。”

    王伏胜心中恼怒,脸上却不露声色,淡淡道:“如此说来,圣人也不许入咯?”

    那内侍吓了一跳,跪在地上,哭丧着脸道:“这种话可不可能乱说呀,王大监,您何必跟奴婢这样的小人物为难呢?”

    王伏胜哼了一声,道:“回去告诉张多海,让他莫仗皇后的势狐假虎威,惹得圣人不高兴了,瞧皇后保不保得住他!”

    “是,是!”两名内侍齐声道。

    王伏胜一挥拂尘,迈着小碎步进入冷宫。

    这座宫殿名叫冷凝殿,太宗皇帝逝世后,改为冷宫。

    殿阁原本颇为华丽,如今却被木板钉住门窗,严密的像牢狱一样,只有一个小窗口送食。

    王伏胜快步奔到窗前,跪在地上,轻轻呼唤:“皇后殿下,我来了。”

    屋中传来一阵细碎的响动声,随即王皇后凄切的声音从小窗口中传出。

    “大家……是大家来看臣妾了吗?”声音微微发颤。

    “大家”是皇宫中人对皇帝的尊称,只有亲近之人才会如此称呼皇帝。

    王伏胜道:“殿下,是臣王伏胜,圣人没有来。”

    “是你啊。”王皇后声音显得很失望,幽幽道:“大家怎么不来,他已经忘了我吗?”

    王伏胜靠近了一些,低声道:“天气渐冷,臣担心殿下冻着,给您送衣物来了。”脱下大氅,递了进去。

    王皇后坐在殿中的石阶上,呆呆不语,并未起身去接。

    角落处忽然走来一人,接过大氅,披在她身上,柔声道:“姊姊,保重身体,才能再见到大家呀。”声音温软动听,正是萧淑妃。

    王皇后看了她一眼,凄然道:“只怕永远也见不到他了。”

    王伏胜忽然道:“殿下,淑妃娘子,莫泄了气,这几日,圣人态度似有变化。”

    声音压得极低,王皇后未能听清楚。

    萧淑妃却听得一清二楚,她快步来到窗边,急问:“当真?”

    一丝曙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她头发依然梳得整齐,脸也洗得干净,虽处冷宫,依然明艳动人。

    王伏胜道:“三日前,圣人突发头疾,可能是疾病影响,醒来后,性情有些变化,这几日都没去武氏宫里。”

    此话一出,王皇后也终于有了点期盼,她来到窗前,轻轻道:“伏胜,吾以前待你不薄吧?”

    她头发凌乱,脸上也尽是污渍,不过身子却站得端直,依然带着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

    王伏胜心中一酸,道:“殿下对王伏胜恩同再造。”

    王皇后凝视着他,道:“伏胜,你忠心可嘉,吾心甚慰,吾可全指望你了。”

    王伏胜哽咽道:“臣就算豁去性命不要,也定把圣人带来见您!”

    说完磕了一个头,起身离开了。

    王伏胜是个极谨慎的人,尽管已下定决心,帮王皇后重获恩宠,但他知道绝不能急,否则斗不过武氏。

    他暗暗琢磨着计划,回到甘露殿,本想伺候圣人穿衣,谁知殿外内侍却告诉他,圣人已经起来了。

    “这才辰时不到,圣人怎就起身了?”王伏胜吃惊道。

    内侍哭丧着脸道:“奴婢也不知啊,这几日圣人越起越早,方才还说身体发酸,要去疾走,不许我等跟随!”

    王伏胜心中虽惊,却并不慌张,反而有几分喜悦。

    天子自小体弱多病,身体一直不好,王伏胜一直担心他突发疾病,龙体有恙。

    如今圣人主动保养身体,再好也没有,当即派人四处寻找圣人。

    皇宫到处都是内侍和护卫,皇帝无论去哪,总会有人看见。

    没过多久,便有内侍来报,说圣人正围着南海池疾走。

    太极宫一共有四个大池,分别命名为东海池、西海池、北海池、南海池。

    只有东海池独立而建,另外三池相互连通,池边建有千步廊和山池院等建筑。

    王伏胜暗暗欣喜,因为南海池距离冷宫不远,让内侍们准备好更换衣服,又让尚食局送来早食,快步朝南海池而去。

    来到池水附近的廊道,远远便可看见一道消瘦的身影正围着水池慢走,正是当朝皇帝李治。

    王伏胜瞧见李治额头有汗,还在微微喘气,穿的也不多,趋步来到李治身边,弯腰行礼。

    “大家,天气寒冷,臣伺候您去附近宫殿更衣吧?”

    李治侧头看了他一眼,道:“是伏胜啊,无妨,没出几滴汗,陪朕走走吧。”

    王伏胜应诺一声,一只手背在身后,朝身后的内侍勾了勾,内侍们纷纷上前。

    一人取过一件披风披在李治身上,一人取过一碗热滚滚的羊肉汤,觑着李治脸色,递了过去。

    李治正觉口渴,接过喝了。

    喝完之后,还觉得肚子有点饿,不等他开口,另有一名内侍已递上糕点。

    吃完又有点想尿尿,转头一看,王伏胜已命人放下夜壶,再用屏风挡住四周,伺候他如厕。

    李治不由叹了口气。

    难怪人人都想做皇帝,身边人都费尽心思的揣摩你想法,仿佛肚里的蛔虫,不用开口,就为你准备好一切。

    这些内侍宫人们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眼前之人,并非真正的唐高宗,而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李治刚从大学毕业半年,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原本住在出租屋中,国庆节时,也只能一人在出租屋吃泡面。

    谁知一觉醒来,竟穿越到大唐,跑到唐高宗李治身体里了。

    他学的历史系,对唐朝历史很清楚。

    现在是公元655年,也就是永徽六年,正处于永徽之治最后一年,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之一。

    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也差不多快被收拾,他这个皇帝只要不折腾,坐着享福就行。

    唯一的问题是李治身体太差,再过几年就会得风疾,根据史书记载,目眩不能视物,那滋味绝不会好受。

    若非这个因素,李治也不可能把朝政扔给自己老婆,创造出历史中唯一的女皇帝。

    所以现在最关键的便是锻炼身体,若是和原治一样得了风疾,只怕这皇帝还不如普通人快活。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一旁的王伏胜也暗叹了口气。

    他特意命人在羊肉汤中放了胡椒,这是王皇后最喜欢的吃法。

    王皇后生性憨直,不懂揣摩圣意,每次圣人来她宫里,她都按自己口味侍奉,羊肉汤里放大量胡椒。

    王伏胜特意用加胡椒的羊汤,就是希望圣人想起王皇后,去冷宫看她。

    只可惜并未奏效。

    正当王伏胜以为今天没戏时,李治却忽然道:“啊,对了,伏胜,王皇后和萧淑妃还在宫里吗?”

    王伏胜精神大振,忙道:“都在冷凝殿呢,臣听人说,那里格外阴冷,内侍们经过时,常能听到啜泣声,最近几日都听不到了,也不知……唉……”

    李治眉头一皱,暗道:“莫非她们俩已经被武媚娘给骨醉了?应该没这么快吧!”面色一沉,道:“走,去冷凝宫瞧瞧。”


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

www.bok360.cc 

    裴行俭站在甘露门外,透过门洞,远远能看到甘露殿一角。

    “裴县令,这边走。”一名领左右卫将领沉声提醒。

    裴行俭叹了口气,默默跟在领左右卫身后,穿过了日华门,朝立政殿方向而行。

    立政殿是皇后的寝宫,一个月前,宫中还是王皇后坐镇中宫,如今却变成了武皇后。

    当初皇帝要废王立武时,裴行俭身为长安县令,也曾上疏反对,还对人言:“无故废后,必将为国家带来祸患。”

    如今武皇后上位,他便猜到自己会遭到报复,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不一会,来到立政殿外,内侍通报后,他跟着内侍进入大殿。

    凤座之上,武皇后一身黄绸束胸裙,肩披霞帔,梳着乐游反挽髻,发髻上插着金钗和步摇,额头点着花钿,单手托腮,侧靠在座,手中拿着本书看着。

    裴行俭很少见到武氏,此时一见,深感惊艳,暗道:“果然妖媚,难怪将圣人迷得神魂颠倒。”

    他只瞟了一眼,便低下头去,拱手道:“微臣裴行俭,拜见皇后殿下。”

    裴行俭等了半天,听不到武皇后声音,抬头一看,正好与武皇后凤目相对,心中一惊,被她气势所迫,又低下了头。

    武皇后收回目光,一边翻着书,一边出声称赞。

    “裴县令,这长安县你治理的不错啊,短短三年,就将前任留下的数百件积压案件都给处理了。”

    裴行俭微微一愣,抬头又瞟了一眼,才发现武皇后手中的竟是长安县案宗。

    “回殿下,这非臣一人之力,长安县丞和县尉皆全力配合臣,才能及时溯清积案。况且这是臣分内之职,不敢领功。”

    武皇后淡淡道:“能办好手中职事,说明你有才,肯让功于同僚,说明你有德。裴县令,像你这种才德兼备的人才,你说吾该怎么奖赏你啊?”

    裴行俭听到此话,感受到一股莫大压力。

    倘若武皇后对他直接打骂处罚,他反而怡然不惧,如今却言及封赏,令人摸不清她想法,不由忐忑。

    “微臣惶恐。”他低声道。

    武皇后凝视着他,淡淡道:“裴行俭,你很怕吾吗?”

    裴行俭吸了口气,跪在地上,叩首道:“当初圣上提出废掉王皇后时,微臣确实上疏反对,自知有罪,请殿下降罪!”

    武皇后轻“嗯”了一声,继续翻看着手中卷宗,道:“你确实有罪,吾原本也打算处置你,不过看了这些卷宗后,吾爱惜你是个人才,改变了主意。”

    说到这,她脸上多了一丝笑容。

    “吾听说你曾将长安狱中的犯人尽数调出,前往城南开垦荒田,为长安城多得近千亩良田,你这件事做的很好啊。”

    裴行俭听到赞赏,心中五味陈杂。

    这是他担任长安县以来,最为得意的几件事之一,然而每每提起,周围好友都颇为轻视,说他任用囚犯,违反规制。

    不想今日竟在武皇后这里得到褒奖。

    世事之无常,实在令人嗟叹。

    “殿下谬赞,臣此举不合规制,还曾遭到御史弹劾,不敢居功。”

    武皇后微笑道:“有时要做成事情,不能拘于旧制,你能灵活运用手中权利,为百姓谋利,功大于过,这很好。至于御史,他们职责所在,上疏此事,也并未做错。”

    寥寥数语下来,裴行俭竟对这位之前被他视作狐媚的武皇后,多了几分知己之感。

    “回殿下,微臣以为,长安周围土地虽肥沃,耕田却太少,倘若发生天灾,便不足以供给长安,此乃大患,需早日重视。”

    武皇后脸上笑容更盛:“裴县令,你今年三十有六了吧?”

    裴行俭愣道:“是。”

    武皇后道:“以你之才,担任雍州刺史,也未有不可。不过事情需缓图,吾会建议圣人,先升你为户部侍郎,让你熟悉农务,将来再担任雍州刺史,彻底解决长安缺粮的问题,你可愿意?”

    裴行俭哪想到武皇后不仅不处罚他,还要给他升官,半惊半喜,站起身道:“多谢殿下!”

    武皇后微笑道:“先别急着谢,吾还有件小事,需要你帮吾去做。”

    裴行俭心中一凛,猛地清醒过来,暗道:“她如此笼络,只怕就是为了此事。”吸了口气,道:“殿下请讲。”

    武皇后扬了扬手,道:“这份卷宗之中,有褚氏一族在长安县犯罪之事,却被褚遂良包庇,你还有印象吧?”

    裴行俭道:“是。”

    武皇后森然道:“吾想让你准备一份奏表,在朔望朝上弹劾褚遂良包庇族人,你可愿意?”

    裴行俭脑中“嗡”的一声,脱口道:“殿下,褚遂良已贬到潭州,您又何必赶尽……”

    “嗯?”武皇后声音抬高了一些,狭长的双眸凝视着他。

    裴行俭暗叹一声:“果然是从后宫争斗中杀出来的妇人,这才是她真正的面目。”

    他再次跪倒在地,道:“微臣有罪,请殿下降罪。”

    武皇后柳眉倒竖,冷冷的道:“你这是要拒绝吾了?”

    裴行俭心中一紧。

    他知道接下来的选择,很可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然而若是落井下石,陷害褚遂良,将来会在青史中留下千古骂名。

    孰轻孰重,无需权衡。

    他深吸一口气,一首顿地:“微臣有负殿下期待,请殿下降罪!”

    过了好半晌,裴行俭也没听到任何声音,抬头一看,凤座之上已空空如也。

    他叹了口气,步履蹒跚的离开大殿。

    ……

    后殿之中,武皇后正在著写《外戚诫》。

    明年初,她便会进见宗庙,李治也答应她,到时追封他父亲武士彟为司徒,附祭于唐高祖的宗庙。

    母亲杨氏也将加封代国夫人。

    她知道届时必会引起朝野非议,所以提前准备好这份《外戚诫》,以堵悠悠之口。

    便在这时,内侍少监张多海走了过来。

    他身材很胖,走起路来像一颗球在滚动,低声道:“殿下,今日卯时二刻,王伏胜去了趟冷宫,见了王庶人和萧庶人。”

    武皇后手中玉笔一顿,一滴墨水落在纸上,将一个“外”字浸染大半。

    “他去做什么?”武皇后冷冷的道。

    张多海道:“应该是想帮王庶人与圣人传话,哼,王伏胜仗着自己是内侍监,一直不把您放在眼里,可跋扈的紧呐!”

    武皇后听完后,目光闪烁,没有说话。

    便在这时,又一名内侍来报,说圣人也去了冷宫。

    武皇后霍然起身,将笔在桌上重重一拍,冷冷道:“好个王伏胜,竟还敢撺掇大家!”

    张多海露出阴狠的表情,道:“殿下,大家耳根软,需得立刻除掉王庶人和萧庶人,别给她们机会!”

    武皇后扫了他一眼,张多海一惊,不敢说话了。

    武皇后淡淡道:“派人盯着冷凝殿,有什么消息,立刻来报。”

    约莫两刻钟后,内侍来报,说圣人已离开冷凝殿。

    武皇后站起身,在屋中来回踱着步。

    许久之后,她森然道:“张多海,你亲自去趟冷凝殿,将那两个贱人杖责一百,断其手足,扔进酒缸里,吾要让她们体会一下骨醉之感。再传吾旨意,让王伏胜来见吾!”

    张多海从小生长在宫中,自认为一向心狠,听到如此残酷刑罚,也忍不住后背一凉。

    “臣、臣遵旨。”他答应一声,转身去了。


第三章 王皇后杀了小公主?

www.bok360.cc 

    唐人喜食羊肉,甚至以俸禄的方式,发放给大臣和王公勋贵。

    比如亲王到从二品官员,每个月发放二十头羊,三品官员十二头,四品到五品官员九头。

    李治早上喝羊汤时,便已经琢磨着中午烤一只全羊吃。

    他看望完王皇后和萧淑妃后,命人拆了木板,允二妇自由,又留下王伏胜,暗中保护她们,以防武媚娘把她们骨醉。

    因为头疾的原因,他这两天也不用处理朝政,大臣们也不会来催促。

    正好到了中午,他便命人在北海池附近,生个火堆,享受了一把宫廷野炊的感觉。

    只可惜他从未烤过全羊,身边的内侍们也未动过手,第一只羊给烤糊了。

    李治不愿再委屈肚子,把烤糊羊赐给内侍宫女们吃了,朝左右问:“你们知道宫中谁擅长烤羊吗?”

    一名宫人怯生生地道:“奴婢听说驻守玄武门的薛礼将军,是河东人氏,听说河东汉都会烤羊。”

    李治微微一愣:“薛礼,他驻守在玄武门?”

    薛礼便是薛仁贵,这可是唐高宗时期的超级猛将,竟然在看守城门?

    那宫人连声应是。

    李治笑道:“那就传谕,让他过来,瞧瞧他的手艺。”

    内侍宫人们很快去传达皇帝口谕,没过多久,薛仁贵便跟着几名内侍来了。

    李治细细打量着他,发现薛仁贵年龄约莫在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双臂雄壮,浓眉大眼,相貌堂堂。

    他知道薛仁贵家境贫寒,以务农为生,三十岁才从军,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十年时间就做到中郎将,已经很不容易了。

    “微臣薛礼,拜见陛下。”薛仁贵跪地行了一个叩首礼。

    起身后,他双手叉腰,左右踢了踢腿,又扎了个马步,双手不住挥舞。

    李治咳了一声,道:“蹈舞礼就不必了。”

    唐朝官员见了皇帝后,除了行叩首礼、拱手礼外,经常还会行蹈舞礼,这是隋朝留下的传统。

    薛仁贵面色微红,拱手道:“是。臣见到陛下身体安康,喜不自禁,故忍不住行蹈舞礼。”

    李治笑了笑,道:“你对我有救命之恩,不必拘束,坐下说话吧。”

    唐朝皇帝可以自称“朕”,也可自称“我”,全凭心情,一般自称“我”的时候,代表心情很好。

    薛仁贵欣然应诺,盘腿坐在草丛上。

    李治道:“我今早吃了碗羊羹,到了中午,便想烤头羊尝尝,听说你善于烤羊,所以请你过来。”

    薛仁贵笑道:“世人都说,河西羊最佳,河东羊亦可。我们河东羊不如河西羊肥美,所以就在调料上下功夫,臣便用我们河东人常用的调料,请陛下品尝一番。”

    他将内侍们准备好的羊提起,像串鸡一样,独自将一只大羊给串好,放在火堆上炙烤。

    薛仁贵一边烤着羊,一边朝李治笑道:“圣上可听说过“羊斟忏羹”的故事?”

    李治道:“未曾听过,你且说来听听。”

    薛仁贵道:“春秋时期,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华元为提振士气,杀羊犒劳军士,结果忘了给马车夫羊斟分一份羊羹。羊斟怀恨在心,交战时,故意驾战车赶往郑国阵地,导致华元被擒……”

    便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道温润动听的声音。

    “那只能怪华元不识人,任用此等不知感恩之人为车夫,才招致此败。”

    李治转头一看,只见一名风姿绰约的美貌妇人朝这边走来。

    薛仁贵赶忙站起身,弯腰执礼道:“微臣薛礼,拜见皇后殿下。”

    李治则没有动。

    武皇后脚步轻快的来到李治身边,跪伏在他身侧,笑道:“大家烤羊,为何不叫妾身?这羊肉的烹制技巧,妾身也略有些心得的。”

    李治瞧着她明艳的笑容,闻到她身上传来的阵阵幽香,暗道:“果然是个绝代尤物。”定了定神,淡淡道:“既然皇后来了,就一起尝尝薛卿手艺吧。”

    武皇后最擅察言观色,见李治似乎对自己冷淡了几分,心中气恼,暗道:“定是王氏和萧氏那两个贱人,在大家面前装惨!”

    她脸上不动声色,关切地道:“大家身体可好些了吗?”

    李治道:“已无大碍。”

    武皇后柔声道:“妾身听说民间有个叫孙思邈的老先生,医术通神,被人称为药王。不如召他来长安,让他在尚药局任御医,也好帮大家调养身体。”

    李治心中一动。

    这建议确实不错,就算他再怎么锻炼身体,也未必就能避免头疾,不如让孙思邈来瞧瞧,更为稳妥。

    “也好,就依皇后所言。”他点了点头。

    武皇后微笑道:“对了,大家先前嘱托妾身,让妾身随时提醒您,莫忘了明年恩科的事,距离恩科已近,需早做准备。”

    李治点了点头。

    原治刚继位时,便一直想扩充科举规模,打破士族门阀对朝堂的垄断,只可惜一直遭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反对。

    如今通过废王立武,褚遂良被贬,关陇贵族失势,确实是改革科举的好机会。

    对李治这个现代人来说,提高科举影响力,让平民都有机会逆天改命,也合他的胃口。

    “好,朕记住了,多谢皇后提醒。”李治拍了拍武皇后手臂。

    不一会,薛仁贵的羊烤好了,外皮金黄金黄,肉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李治命人取来匕首,一块块割着吃,只觉羊肉又鲜又嫩,腥味几乎被掩盖,对薛仁贵大加赞赏。

    武媚娘割下几块最肥美的肉,装在盘里,撒上些不知名调料,端到李治身前。

    “大家,尝尝这个。”她笑道。

    李治尝了块羊肉入口,只觉口感更加舒滑,还多了股甜味,点头道:“不错,皇后果然也善烹饪。”

    李治又命薛仁贵尝了尝,薛仁贵受宠若惊,吃了口后,不住称赞,却不敢再多吃。

    就在这时,王伏胜从远方飞奔而来。

    武皇后最先发现,她拉着李治的手,笑道:“妾身刚写了篇外戚诫,想请大家帮我斧正。”

    “此事以后再说吧。”李治摆了摆手,他也注意到王伏胜过来,朝他问道:“伏胜,这般慌里慌张,是出什么事了吗?”

    王伏胜低头拱手,语气发颤道:

    “大、大家,内侍少监张多海率领一帮内侍去冷凝殿,说奉皇后殿下命令,杖打王庶人和萧氏,并要将她们砍去手脚,扔入酒缸里。”

    李治转头看向武媚娘,凛然道:“皇后,可有此事?”

    武皇后泫然欲泣,道:“大家,妾身昨夜又梦到了安儿,一想到她死前的模样,就实在忍不住……”

    李治微微一愣,脑中多了段记忆。

    安儿是武媚娘长女。

    有一次,武媚娘在唐高宗耳边说了王皇后坏话,王皇后气冲冲去蓬莱殿,找武媚娘算账。

    然而等了许久,武媚娘都没回宫,等王皇后离开后,小公主就死了,宫女们都说是王皇后杀了公主。

    这件事确实透着蹊跷。

    王皇后再鲁莽,也不可能真的跑到武皇后宫里杀人,况且宫里还有那么多宫女内侍。

    原治也没有听从宫人们的一面之词,派人调查,最后经过审问,终于有宫女招供。

    小公主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呼吸不畅,经常晕厥。

    因为王皇后到来,宫女们都跪在地上,无法照顾小公主,结果就是这半个时辰的疏忽,小公主便死了。

    宫人们担不起罪名,怕武媚娘问罪,才栽赃给王皇后。

    所以简单来说,这是一起王皇后引起的意外事故。

    这个时期,医疗条件不足,小婴儿夭折率很高,皇家同样如此。

    原治调查后,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当时并未把王皇后怎样。

    武媚娘也知道真相,报仇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因自己去过冷凝殿,才想以此为借口,除去王皇后和萧淑妃。

    想清这一点,李治沉声道:“好了,皇后,此事到此为止,以后不许再追究。伏胜,摆驾冷凝殿。”迈步朝冷凝殿而去。

    武皇后怔在原地,一阵冷风吹来,让她感到一阵凉意。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5398710686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