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我弟子,你真以为我只会教书?
余老九 著
类别:玄幻奇幻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3 总字数:1420983
(非爽文,不喜勿入)\n小镇学堂里的一个教书先生\n一人一剑。 \n背对着他的学生\n面对着全天下最强大的王朝\n最强大的宗门\n最强大的武夫\n向天下人说了一句话\n “敢欺压我的弟子,你们真以为我许知行...只会教书?”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12882168377344.html
第1章 你好,我是许知行
www.bok360.cc
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战国乱世,终于成为历史。
大周朝崛起于微末,一步步走蛟化龙,吞并天下,灭六国,一统中土。
成为普天之下,最鼎盛的皇朝。
只是数百年来的征战,天下早已千疮百孔。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江湖势力割据而治,宗门、帮派横行无忌,视大周法度于无物。
于是在大周雄军刚刚灭去六国之后,又开启了一场更为血腥的马踏江湖。
大势倾轧而下,有多少无辜之人被牵连?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大周开元元年,仲春。
龙泉镇中央那条穿流而过的龙泉河两岸,已经是杨柳依依,草长莺飞。
只是天下初定,过去数百年征战带来的人口减员,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恢复的。
所以哪怕是已经融雪回春,龙泉镇的街道巷尾,也依然看不到多少人。
只有偶尔嬉闹穿行而过的孩童,在无忧无虑的年纪挥洒着自己的天真和烂漫。
不过今天,龙泉镇倒也有一件新鲜事正在发生。
龙泉河流过龙泉镇的最后一段河岸边上,不知何时盖起来了几间茅屋,和一座宽敞的院子。
今天一早,去郊外农忙的镇上居民便看到,那间院子门口支起来了一杆红帆。
红帆上写着几个浓墨大字。
可具体写的什么却没人认得。
镇上会认字的基本上在很多年前就被曾经统治这里的吴国给抓光、杀光了。
一些漏网之鱼为了保命,后半生也基本上绝口不提自己会认字。
所以来来往往的人也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件新鲜事看,却并不知道这里究竟在做什么。
不过更让大家好奇的是,那个坐在红帆底下四平八稳,始终面带微笑的年轻人。
有人认出来了,这个年轻人正是前不久逃难来龙泉镇,最后被酒坊赵寡妇好心收留的那个小乞丐。
只是大家想不明白,之前那个小乞丐怎么忽然摇身一变,成了这副模样。
有忍不住好奇的老头子走上前问道:
“小乞丐,你这是干什么呢?”
被老头子直呼小乞丐的年轻人也不恼,依旧是一脸和煦的微笑。
“大叔,我这是在招生。”
老头子一愣。
“招生?”
这可是一个新鲜词汇。
年轻人知道他听不懂,耐心解释道:
“就是招纳学生,入学读书。”
这句话老头子听懂了。
但他的脸色明显大变,四周围观的人也忍不住一脸惶恐。
只有那些孩童依然是满眼纯真的看着年轻人。
老头子连连后退了好几步,指着年轻人,颤颤巍巍,憋了半天才终于说出口。
“你是教书先生?你会读书?你识字?天塌了...快点逃吧,可别连累我们。”
老头子一边说着,一边撒丫子往外跑,就连农具掉在地上也顾不得。
围观的其他人也像是见了鬼一般,转身就跑。
年轻人无奈,连忙朗声解释道:
“诸位,不必惊慌,吴国已经成为历史,现如今是大周的天下,大周不杀读书人...”
然而根本没有人听他说话。
什么吴国?什么大周?在他们记忆里,那都是把他们老百姓当畜牲的主。
转眼间,刚才还热闹的门前,已经变得冷冷清清。
年轻人无奈叹了口气,站起身将那些农夫掉落的农具收好,摆在院子里,等他们回来拿。
“知行哥,我给你送饭来了...”
一个明媚清亮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年轻人回过身,顺着院外绿绿葱葱的草地向前望去。
只见扎着两个小辫的小女孩,提着一只食盒,有些吃力的向他快步走来。
小女孩穿的虽然只是粗麻布衣,但却掩盖不住她那灵动天真的气质。
年轻人快步走上前,接下小女孩手中的食盒,揉了揉她的脑袋笑道:
“小蓁蓁,辛苦你了,谢谢。”
小女孩本没有名字,她母亲赵寡妇一直都只是丫头丫头的称呼她。
后来年轻人来了,承蒙赵寡妇收留照料,为表达感谢,便帮小女孩取了个名字叫赵蓁。
乳名蓁蓁。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因为取名的缘故,小丫头对年轻人的印象极佳。
最关键的是,年轻人还总能跟她讲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
比如嫦娥奔月、白雪公主等等。
所以在小蓁蓁的心里,知行哥就是除了娘亲以外最好的人了。
听到年轻人对自己道谢,小蓁蓁仰着头,笑得比路边的花丛还要灿烂。
两只眼就像是两轮弯月,嘴角两个深深的梨涡,将她那张小脸蛋点缀的煞是可爱。
提着食盒走回院子的路上,小蓁蓁看着冷清的门口,疑惑道:
“知行哥,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年轻人笑了笑道:
“不急,给大家一点适应的时间,世事变幻,总归是需要慢慢接纳的。”
小蓁蓁听不懂年轻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一样。
“如果我能成为知行哥的学生就好了...”
小女孩忽然有些失落,扯着一角,嘟囔了几句。
年轻人一愣,随后蹲下身,轻轻拍了拍小女孩的肩膀道:
“你还小,很多知识和道理,学的太早未必是好事。”
用年轻人老家的话来说,小女孩现在应该属于学龄前的阶段。
这个年纪,就应该天真烂漫,去漫山遍野的疯玩,而不是被锁在书本里。
小蓁蓁虽然听过好几次这样的话,但她依然还是问道:
“知行哥,那我什时候才能来当你的学生?”
年轻人想了想,站起身,伸出手在自己胸口比了比,然后又压低到了腹部的位置,柔声道:
“等小蓁蓁长到知行哥这个位置的时候,就可以了。”
小蓁蓁仰着头,看着年轻人手比划的地方,嘻嘻笑道:
“太好了,那我一定要多吃饭,快快长高...”
“哈哈哈哈,好好好,小蓁蓁岁岁平安,快快长大...”
小女孩连连点头。
“嗯嗯,我会的,知行哥你一定要等我哦。”
“好...”
冷清的院子里,因为小女孩的到来多了几分生气。
虽然一个学生都没招到,但年轻人似乎一点都不急。
打开了食盒,从里面端出一碟清炒新鲜竹笋和一碗粟米饭,有条不紊的细嚼慢咽起来。
“知行哥,这竹笋是我和娘亲一起去抽的,可好吃了,你多吃点。”
“嗯,好...”
“有人在吗?”
就在这时,院外忽然响起一个声音。
年轻人和小女孩同时转头望向门外,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正站在门口,脚步踌躇,想进来又有些望而却步。
年轻人咽下口中食物,放下碗筷站起身,走出了茅屋,站在院子里,看着少年回道:
“你好,我是许知行,是这所知行学堂的院长。”
第2章 收徒,开启外挂
www.bok360.cc
少年站在院门口,看着名叫许知行的年轻人,心头原本那一点紧张和不安,竟然渐渐平息了下来。
许知行招了招手道:
“来,先进来说。”
少年点了点头,推开了由竹片搭建的低矮院门,走到了许知行面前。
许知行侧过身体,指了指院子里那棵粗壮的桂花树下的竹椅道:
“如果不着急,你先去那坐坐,等我吃完饭再来见你,好吗?”
少年点了点头,快步走到竹椅边坐下。
许知行笑了笑,回到茅屋里,继续吃饭。
小蓁蓁歪着脑袋看了一眼少年,摇着头叹了口气。
许知行不禁笑道:
“你这是做什么?小小年纪,唉声叹气的。”
小蓁蓁指了指屋外的少年,压低了声音对许知行说道:
“知行哥,我认识他,他是一年前才来龙泉镇的,跟他一起的只有一个病唠父亲,家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估计没钱给你交束脩。”
许知行顺着小蓁蓁的手看了眼少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埋头吃饭。
蓁蓁忽然感觉有些压抑,虽然许知行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么淡然。
可她看在眼里,却总有种心慌的感觉。
“知行哥哥,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许知行笑了笑,依旧没有说话。
小蓁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有些忐忑的坐在一边,抠着手指头。
终于,许知行吃完了碗中最后一粒粟米,最后一片笋片。
将东西收拾好后,许知行才站起身,轻轻揉了揉小蓁蓁的脑袋,表情难得有些严肃道:
“我知道你是无心之言,但你要切记,无心之言,伤人最深。”
小蓁蓁虽然还小,但也立即明白许知行是在批评她刚才说外面那个少年的话。
虽然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点了点头。
许知行笑了笑,身上的威严尽去,又变回了那个温和的模样。
“好了,你先回去吧,等我晚上回来,再给你讲故事。”
听到讲故事,小丫头立即两眼放光。
刚才那一点不安再也不见半点踪影。
“嗯嗯,我在家等知行哥哥回来。”
说罢,小姑娘便提着食盒跑跑跳跳跑出了茅屋。
见有人出来,外面的少年立即站起身。
小蓁蓁看了他一眼,忽然带着歉意的对他笑了笑。
少年心头一慌,脸颊顿时泛红,连忙低头不敢看她。
许知行从屋里走出来,见小蓁蓁都走远了,少年还是低着个头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
“你进来吧。”
少年猛地抬头,对上了许知行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慌乱。
以至于迈步间差点被椅子绊倒。
许知行只是静静的看着他,并没有催促。
进了屋子里,两人相对而坐。
许知行开门见山,问道:
“你来,是想要入学读书?”
少年人点了点头,立即站起身,回道:
“爹爹听说先生学堂开课,便让我过来入学。”
许知行笑了笑道:
“你就不怕因为读了书,被官府抓去砍头?”
少年也笑了笑,回道:
“就像先生您说的,大周不杀读书人,反而读书对于如今的大周百姓来说,倒算是一条通天路。”
许知行有些惊讶,打量了一番少年,问道:
“看你谈吐,想来应该不是寻常百姓之家,为何流落至此?”
少年沉默,脸上带着挣扎的神色。
许知行立即说道:
“是我唐突,不该问。你和你爹的来历不需要告诉我,你只要有心求学,我自然会尽心传授。只是我传授的知识,或许与你所知的内容不大相同,你可还愿意继续学?”
少年立即抱拳躬身,眼看就要跪下。
许知行立即抢先一步扶住了他的身体,说道:
“教你第一课,男儿膝下有黄金,一跪父母生养之恩,二跪祖先祭祀之礼,三跪天地包容之德。除此之外,无须再跪任何人。”
少年一愣,看着许知行那俊秀的脸庞和听着他温和的声音,心中生平第一次对一个人升起难以抑制的仰慕之情。
他腰杆逐渐挺直,眼中竟也多了几分坚毅。
随后又向许知行躬身抱拳道:
“多谢先生教诲,弟子明白了。只是...”
说到这里,少年脸颊又变得有些局促,眼中说不出的尴尬。
许知行摆了摆手道:
“无妨,束脩的事情,你尽力而为即可。”
少年一怔,眼眶竟不自觉的有些泛红。
他再次躬身道:
“弟子宇文清,拜谢先生大恩。”
许知行伸手扶起少年,微笑着点头道:
“你叫宇文清?很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知行学堂的第一位学生。你先回去准备,七日后,学堂正式开学。”
少年郑重点头,与许知行拜别。
送走少年后,许知行关上了的茅屋的门,静坐在摆着十来张竹制矮几的学堂里,反复做着深呼吸。
大约几息后,许知行才彻底平息了心境。
而他之所以会如此心绪波动,主要原因则涉及到一桩独属于他自己的秘密。
许知行并非这个世界的人。
他本是地球上一名坚守在偏远乡村二十年的基层教师,因为一次山洪暴发,为了救两名学生而牺牲了。
或许是上天垂怜,他的灵魂竟然穿越到了这个与地球极为相似的世界。
附身在一位刚刚饿死的青年身上。
只是不太幸运,刚穿越过来的许知行碰到了乱世。
或者说他是幸运的,挺过了一年的乱世,大周朝便以威震天下之势一统中土九州。
结束了这一场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乱世。
上天不仅给了许知行再活一世的机会,还给了他一件重宝。
用那个世界的话讲就叫金手指系统。
只是金手指开启的条件却让许知行有些头疼。
条件是让他开设一间学堂,招收一名潜力值在八十分以上的弟子,才能开启金手指。
可在那乱世,连活下去都是奢望,又怎么可能开设学堂招收弟子呢?
万幸,许知行熬过了几年后,来到了龙泉镇。
积攒了一点钱财,向主管龙泉镇的上一级官府申请,成功开办了这一间学堂。
而就在刚才,少年宇文清正式拜入学堂之后,这个金手指系统终于有了反应。
在许知行的脑海中,有一块屏幕,上面记载着许知行的个人资料。
许知行平息了心情,以意念打开了系统。
【姓名:许知行】
【年龄:22】
【技能: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精通】
【授徒返还:1倍】
【弟子数量:1】
【弟子信息:1、宇文清(潜力值92)】
【恭喜宿主开启系统,有一份奖励待领取,请问是否领取?】
第3章 反其道而行
www.bok360.cc
许知行用意念在脑海中回了句,领取。
【领取成功,奖励至圣儒学全套,发放中。】
刹那间,许知行感觉自己脑海中凭空多了许多不属于他的记忆。
一篇篇典籍,一卷卷的经义。
有他读过的知道的,也有他从未耳闻的。
宛如书山学海,磅礴浩大。
奇怪的是,这些东西明明是以一种极为粗暴的方式灌输进许知行的脑海中的,可他却并没有感觉有任何不适。
自然而然,就像是他本来就会一般。
不过也只仅限于会。
那么多的典籍,他不可能全部参悟通透。
等许知行接收完至圣儒学全套的内容后发现,这系统传授给他的儒学似乎有些不一样。
儒家虽然向来有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的说法,但就许知行前世所知,这所谓的浩然正气并非真的是指某种能量。
更多的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和品性。
但系统所传授的这套至圣儒学中却蕴含有许多真正的养气、练气之法。
能够养出一口胸中浩然真气,使读书人也能拥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力。
这就有点玄幻了。
穿越到这个世界这几年,他差不多弄明白,这个类似于地球古代的世界,确实有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高手。
他也亲眼见到过,一名刀客凭空一刀,将数米外一颗人头斩落。
可那是武功,是需要一招一式,数十年勤学苦练练来的武功。
像系统传授的这种,读书就能读出一个真正拥有神仙手段的儒家圣人这种情况,还真没听说过。
不过也有可能,他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还太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存在着局限。
说不定,这里还真就是一个玄幻世界。
许知行没想那么多,接收完奖励后,便开始研究起这个所谓的系统金手指来。
那个属性栏倒没什么,很直接简单。
让他感兴趣的是那个授徒返还的功能。
目前系统显示,授徒返还的倍数是1倍。
代表的意思应该是指只要是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如果学会了,或者说练成了,都会以一倍的倍数返还给自己。
打个比方,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那么系统就会返还许知行同样的一个知识点。
或者说学生练成了一缕浩然真气,那许知行也会得到一缕浩然真气的返还。
就是不知道,这个功能能不能叠加。
除了这个功能外,许知行发现他还能查看弟子的个人信息。
不过也有个条件,潜力值不到八十点的人,是无法被系统接纳成为许知行的弟子的。
只有潜力值在八十点以上的人,才能成功被系统认定,许知行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才能返还。
许知行点开了宇文清的信息,显示出来的也是一个数据栏。
【弟子:宇文清(男)】
【年龄:11岁】
【技能:无】
【身份:知行学堂大弟子】
【隐藏身份:前燕国王室嫡系后裔】
简短的几行字,基本上让许知行掌握了少年最重要的信息。
让他意外的是这第一个送上门的弟子,竟然还是一位被灭掉的王朝的嫡系后裔。
大周灭六国,平定天下,若被人知道了宇文清的身世,恐怕必定是一场莫大的灾难。
不过许知行并没有太过在意。
不管是前朝王室,还是普通百姓,在他心中并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入了知行学堂的门,那就是他许知行的弟子,就要一视同仁。
而且他也已经确定,将来就传授宇文清至圣儒学。
毕竟也是因为他,才开启的系统奖励的。
至于他以后若真练出了什么了不起的手段会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他自己的事。
作为老师,他会教、会劝、会引导。
但若如此还是不听,作老师的有能力就帮,没能力便只能隔岸相望了。
研究完系统后,许知行退出了意识空间,站起身打开了茅屋的房门。
他之所以让宇文清七天后再来上课,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七天内还能不能招到其他的学生。
不过看龙泉镇人对读书识字的态度,恐怕有点难。
他倒是不急,等学堂开学,宇文清从这里学到了知识,传出去后官府并没有拿宇文清问罪,那一切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只不过为了盖这间学堂,他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积蓄也已经消耗一空。
如今身上更是只剩下十几文钱,连维持度日都难。
还是得想想办法挣点钱了。
另外最近他一直住在赵寡妇家里,日子久了必定会生出许多的闲言碎语。
他自然不怕什么,但毕竟会坏了赵姐的名声。
所以他也要尽快搬出来。
只是该怎么挣钱呢?
他脑子里确实有不少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但想将那些知识变成钱,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最主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是禁忌。
能挣钱,也能送命。
“还是得想办法转变镇上居民的思想,今年是大周开国元年,很多政令还没有传达到这种偏远地方,或许我可以主动一些。”
想到这里,许知行大概有了想法。
第二天,许知行跟昨天一样,开门招生。
镇上的居民依旧是对他避之不及。
许知行仍然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不过今天镇上倒是有些不平静,一夜之间,不知从哪里传出流言,说是县里官府有政令,但凡是发现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要第一时间上报官府。
检举有功者,官府或许会给予不小的奖励。
因为大周初定,龙泉镇上一任的里长死后一直空悬着。
所以龙泉镇现如今正处于一个政令无法传达的偏远角落。
听到这些关于检举有功会得到奖励的留言,镇上某些人便坐不住了。
镇子里人不多,青壮年又大多参战战死,只剩下一些孤儿寡母,老弱病残。
平时不太可能会出现违法乱纪的事。
那么摆在眼前的唯一一件在他们看来属于违法的事,就是许知行开设的学堂。
按照之前吴国统治这里时的规矩,普通百姓敢读书识字,要么直接判死罪,要么被抓去服苦役。
龙泉镇的人还没从以前的旧法中挣脱出来。
所以显而易见,许知行此时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件大功。
于是在这一天,龙泉镇通往县里的山路上,不再冷冷清清。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1288216837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