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公被诬陷,我反手加入国安局
来啊快活啊 著
类别:都市言情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1200293
考公笔试面试双第一的张行,因为爷爷当年坐过牢被人举报,导致无法通过政审。 \n后经过调查,爷爷当年坐牢的原因是通红。\n于是报考单位上门请求张行入职。 \n张行却当面拒绝,并且反手加入了国安部门。\n因为张行激活了一双变异双眼。 \n……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899504339300352.html
第1章 考公面试
www.bok360.cc
波南市委行政大楼。
1号办公厅。
此刻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公务员面试。
刚刚毕业不久的张行,就是这场公务员面试的其中一员。
在前不久的笔试当中,张行以分区第一名的成绩强势入围。
巧的是,今天张行面试抽到的签也是一号签。
铃声响起,张行迈着沉着自信的脚步,微笑走进了面试大厅中。
“各位考官好,我是一号考生。”
简短的自我介绍,拉开面试的帷幕。
主考官开始陈述面试流程。
“一号考生,首先恭喜你顺利通过笔试,前来参加我们今天面试。今天的面试,一共会问你两道题,每道题你有五分钟的答题时间,答题前你可以先思考再作答。”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题。”
“某知名快递柜宣布收取超时保管费,滞留超过12小时的快递,会收取相应的保管费用,这一规定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认为此举可以减轻快递柜企业的负担,也有人认为此举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对此你怎么看?”
张行面色从容,不卑不亢,端坐在椅子上。
半分钟左右的思考。
“各位考官,我现在开始作答。”
“这个新闻我也曾看到过,作为一个消费者,我首先要表明的态度就是气愤,因为它剥夺了我的知情权,虽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成本,适当征收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该快递柜企业在出台此项规定时,没有和消费者进行任何的沟通,这显然是一种霸王条款。”
“其次,有大数据表明,因为国内网络势力的发展,快递行业的利润这些年一直都在增长,当前网购的主体为普通老百姓,身为快递柜企业,要想增加更多的利润,应该从如何缩减内部运营成本,拓展运营渠道去考虑,而不是一味的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薅羊毛。”
“综上所述,我认为快递柜此举不合理,作为相关单位,我认为应该请该快递柜企业老总喝茶,陈其利弊,规劝他取消这一规定。”
主考官再次提问:
“第二题,为了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单位计划组织专家送技术下乡,假如领导让你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认为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张行经过一分钟的考虑,再次作答:
“技术下乡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我们需要辩证的看,从表面上看,推动农业专家下乡送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学习农业新技术,增长农业产量,丰富种植类型,可如果我们的专家在送技术的过程当中,无法将技术准确的传递给农民朋友,又或者说,专家教授针对农村的情况不了解,那么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我是该活动的组织者,首先我会解决好送什么的问题,送技术一定要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必须要先走村入户,了解农民在种植过程当中缺乏什么技术,在什么地方有痛点和毒点,送真正使用的技术,可以给农民增加收入的技术,而不是一味的高大全。”
“其次要解决怎么送的问题,农民朋友,多数文化水平低,学习理论技术知识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习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例,做到通俗易懂。”
“最后一点,解决送的好的问题,以往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技术下乡活动,专家们送出技术后,就不再参与了,这就导致许多农民朋友离开指导之后又不会操作了,后续出现问题也得不到相应的解决,所以专家下乡一定要把后续工作安排好,既然下了乡,不仅要亲自去泥地里走一走,还要做到和农民朋友紧密联系,持续的进行跟盯和帮扶,专家这两个字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要体现在态度上。”
“我的回答完毕!”
张行从容不迫,自信沉着的完成了答题。
虽然在场的几位考官并没有给予任何口头的回应,但张行能够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两个字:“有戏!”
走出办公大楼,张行也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在整个面试过程当中,他都是自信满满,但要说一点都不紧张,那也是假的。
下午一点左右,张行转了三路公交车,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回到了东沙老家。
东沙镇是波南市靠近沿海的一个小渔镇,以前叫东沙乡。
生活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祖祖辈辈靠海打鱼的渔民。
张行的祖辈就是打鱼的,爷爷曾经还是波南乡打鱼团队中的把头,后来爷爷去世,打鱼的手艺又传给了张行的父亲。
虽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渔民的收入也比以前好了一些,但随着各种生活压力的叠加,小渔镇渔民们的生活并不能达到富足的水准。
张行是他们那个村子为数不多的考上985院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父亲张明就一直劝说他不要急于参加工作,让他尝试一下考公。
毕竟这年头,要论稳定性和长期发展,考公是最佳的出路。
在父亲张明的苦心劝说下,张行结合自己的性格和未来的想法,最后这才报名了公务员考试。
“妈,我回来了。”
张行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林芳正在院子里整理渔网。
院子里晒满了各种鱼干、虾干,这些可都是母亲林芳辛苦的功劳。
“呀,你这孩子,回来也不打声招呼,今天不是说要去参加面试吗?”
母亲林芳急忙擦了擦手,脸上洋溢着一丝激动。
虽然东沙镇距离市区不算太远,但毕竟也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张行自打上了大学之后,也就假期的时候回来住几天,其余的时间不是上学就是兼职上班。
“是啊,上午就面试好了,这不是馋您做的饭菜了嘛,所以就回来了呗。”
张行随手拿起一个虾干,嚼在嘴里的感觉十分美味。
母亲林芳试探性的问了一声:
“面试的怎么样啊?”
张行随口道:“还行吧,对了,我爸呢?又出海了?”
林芳点了点头道:“早上天没亮出去的,跟隔壁老秦一起去的,大概也快回来了。”
听到父亲张明是和隔壁老秦一起去的,张行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隔壁老秦家和他们张家一向不怎么对付。
前几年的时候,还为了院子围墙的事情吵闹不休。
张行他们家建院墙,是在自己家的合理范围内建的,但老秦家非说张行他们家占了公共走道,又说挡了他家院子的阳光。
总之就是各种扯皮,后来还闹到了村委会。
要不是张明态度强硬,再加上本来就占理,这院墙可能就建不起来了。
“干嘛要跟老秦一起出海,咱们两家关系不是一向不对付吗?”
母亲林芳笑了笑道:
“那都是过去了,现在咱们两家关系还行,上次出海打鱼,老秦还帮着咱们收获了好几网大货,老秦家媳妇隔三岔五的做了好吃的,都会端一些给咱们家。”
“他们有和好的意图,咱们家也都是讲道理的人,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再说你爸也不想邻里之间关系搞的那么僵持,所以昨天老秦需要人手帮忙,你爸就主动去了。”
张行听了这话,不由得摇了摇头。
反正他是觉得有些人一辈子都改不了。
……
(正常公务员面试需要回答四道题左右,为了缩减乏味的内容,所以我只写了两道题,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个问题纠结)
……
第2章 眼睛的异变
www.bok360.cc
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父亲张明终于回了家。
得知张行回来,父亲张明自然兴高采烈。
晚上父子俩喝了些小酒,喝到尽兴的时候,张明终于是没忍住,笑眯眯的朝张行问道:
“小行,你觉得你这次面试成功的机率有多大?”
张行早知道张明憋了好久了,作为父亲,他其实比自己还关心面试成绩。
“百分之八十吧。”
张行也不忍让老父亲提心吊胆,所以把自己预估的真实概率告诉了张明。
张明素来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脾气性格。
向来是那种不说大话,而且做事能够三思而后行的人,当初高考估分的时候,他就估的很保守,成绩出来之后,比估分高了三十多分。
所以张行这么一说,张明心里也有了答案,瞬间喜笑颜开。
“好啊,太好了。”
“你笔试已经第一了,要是再能来个面试第一的话,那咱们老张家祖坟上真要冒青烟了,到时候进入咱们波南市教育部门,三年升科长,五年升处长,再娶个贤惠得体的老婆,生两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你的人生就圆满了。”
看着张明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期盼,张行真不好意思打击他。
心想这哪儿跟哪儿啊。
“对了,面试结果哪天出来?”
张行道:“一个星期左右吧,具体情况到时候会在网上公布的。”
张明欣慰的咪了口小酒,点头道:
“面试通过,接下来就是政审了,政审通过之后,基本上就铁板钉钉了,到时候考上了教育部门之后,咱必须好好办个酒席,把镇子上的人都叫来热闹热闹。”
对于张明的这个愿望,张行虽然劝说了几句大可不必,但张明非说高考的时候都没有给办酒席,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了。
高考的时候,张明原本也是要给张行办酒席的,只不过那阵子正好赶上了爷爷过世,全家人都处在悲伤当中,所以这酒席也就没办了。
第二天一早,张行便跟着父亲张明一起出海打鱼了。
这几天因为要等面试结果通知,张行就打算在家里住几天了,一方面能帮着父亲分担一些活计,另一方面也能放松一下心情。
张行毕业后虽然没怎么出海打过鱼了,但他从小就是海边长大的孩子,不仅打鱼技术不错,而且游泳技术更是一流。
“哟,这不是小行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张行陪同父亲张明来到沙滩上的时候,正巧碰见了隔壁老秦和他儿子,他们父子两今天也要出海。
张行对老秦他们一家没什么好感,当初能为了一点小事跟你吵闹不休,如今看你家光景不错了,就热情洋溢的想要跟你家维持关系,这种人在张行看来,就是墙头草。
至于老秦的这个儿子,张行更是没什么好感。
年纪虽然比张行小两岁,不过从小到大就是个偷奸耍滑的主儿,不合群不说,还经常背地里给人使坏,当初这个村子里很多小孩都不愿意跟他玩。
他高中就辍学,后来就一直跟着老秦出海打鱼,一直到现在,性格一直都没怎么变,他看向张行的眼神当中,有一丝不屑,也没和张行打招呼。
“哦,昨天回来的,刚刚参加完公务员面试,这几天在家等通知。”
张明见张行没搭理老秦,于是便帮着解释了一句。
老秦听到张明的话之后,表情先是微微变了一下,随后羡慕的道:
“哎哟,还是你家小行了不起,咱们村里为数不多的考上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现如今还考公务员了,以他的脑子,考个公务员,那还不是轻飘飘的事情。”
“老张啊,太羡慕你了,如今咱们这滩头,就属你的船大,每年捕捞的渔获,也属于最多,这要是小行再考上了公务员,那你家就是咱们村最红火的了。”
张明哈哈笑了笑,随意的摆了摆手:
“八字还没一撇呢,谁知道这孩子能不能考的上。”
老秦笑道:
“你家小行的能力,我是非常看好的,估计八成能考上,我说老张,等小行考上了,你可一定记得通知我,我必须要好好恭贺恭贺。”
张明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应付了老秦几句,就着急忙慌的上了船。
此时张行早已上了船。
张明一边卸掉绳索,一边有些略带怪罪的朝张行道:
“别人跟你打招呼,你起码稍微回应人家一句嘛,都是乡里乡亲的,搞的太生分了,别人会以为你架子大。”
张行一边帮着整理渔具,一边无所谓的道:
“随人家怎么想,我做我自己就好了,我对他们一家人不感冒,为什么还要主动去贴人家的热屁股。”
张明无奈的叹了口气,苦口婆心的道:
“小行,你这性子不行,以后如果上了机关单位,里面人事复杂着呢,你得做个玲珑剔透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鬼嘛,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有的时候也得打打交道。”
张明或许说的也没错。
人情练达即文章。
但张行现在还没进大染缸呢,以后会怎么样不好说,但至少他现在还不想做一个伪善的自己。
对于张明所说的这些大道理,张行采取了敷衍的方式。
嘴上时不时的应和两句,可耳朵压根没听进去一点。
在张明唠唠叨叨的人生大道理讲座下,渔船没多久驶出了小渔港。
他们这次要去的地方,就在距离渔港不远的一处近海区域。
许久没有出过海的张行,看着海平面上的朵朵浪花,还有湛蓝的天空,心情格外的舒畅。
说实话,要不是被世俗太多的条条框框所左右,其实选择做个小渔民也不错,起码每天看到这样的场景,身心都能感到快乐。
一个多小时后,渔船就抵达了捕捞地点。
然后就是下网作业。
张行帮着父亲张明,忙忙碌碌了两个多小时。
然后父子俩在船上吃了顿中午饭。
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才开始起网。
“我靠,第一网就上大货了。”
许久没有出海捕过鱼的张行,第一网就出现了爆货的情况。
这让他心情顿时激动不已,手忙脚乱的开始操作起来。
父亲张明那边情况也不错。
而且最重要的是今天海上风平浪静,所以收网难度并不大。
“哎呀,看样子咱们老张家今年的运势是真不错,等你面试结果下来了以后,一定要去给咱家祖先好好祭奠一番。”
张行心里也有这个打算,最重要的是要去祭拜祭拜爷爷,张行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经常出海打鱼,所以基本上都是爷爷带大的。
父子两对话间,张行奋力拉扯着渔网,可眼看货都快上来的时候,突然间眼睛部位传来一阵剧痛。
这股剧痛疼的张行不由得松开了抓紧渔网的双手。
随后嘴里发出了一阵痛苦的叫喊声。
……
第3章 大丰收,怪异的小秦
www.bok360.cc
“小行,你……怎么了?”
见张行突然大叫一声,抱着头一副痛苦的样子,父亲张明急忙放下手中原本起来的渔网,急忙过来查看。
但此时的张行已经昏迷了过去。
张行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住在了医院的病房里。
父亲张明和母亲林芳见张行醒来,都是十分激动。
张行询问才得知,自己在船上昏迷之后,张明就急忙驾驶渔船返程,然后把自己送到了最近的医院,可是经过一番检查之后,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很正常,医生判断可能是由于低血糖引起的持续性昏迷。
对于这个结果,张行个人是不赞成的。
因为张行并没有低血糖史,这些年来作息也很规律,日常锻炼身体,按理说,各项机能都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突然昏迷这么长时间的。
不过送来的这家医院也就是镇上的一所医院,确实没什么权威性可言。
所以父亲张明和母亲林芳都催促着张行去市里面的医院再做个检查。
张行也没有敢耽误,第二天就去市里的医院做了检查,可是检查结果还是没有任何问题,至于昏迷的事情,市里医院的医生也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诊断。
之后张行就又回了家。
为了给父母一个安心,张行就告诉父母,自己昏迷的原因可能是作息不规律,再加上经常坐在电脑面前导致的。
父母因此对着张行一通唠叨,不过这也让父母稍稍安心了不少,毕竟没查出什么大病。
回来后的第二天,张行又跟着父亲张明出海打鱼去了。
虽然张明不同意张行出海,嘱咐张行在家休养,可张行知道,自己的身体不仅一点事儿都没有,反而好像比以前更有活力了。
全身上下精力爆满,早上起来的时候,被窝都被捅起来了,唯一还有些感到不适的就是眼睛了。
眼睛总有些发酸。
张行记得那天在船上晕倒之前,先是眼睛产生了一阵剧烈的疼痛,也不知道自己的晕倒是不是和眼睛有关。
不过去市里大医院做检查的时候,也检查了眼睛,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至于眼睛总是发酸,医生说是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让他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另外要多亲近大自然。
架不住张行的执拗,张明也只能带着张行一起出海。
这次依旧是在近海区域捕鱼。
乘坐渔船的时候,张行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视力范围好像变远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他竟然能够看到好几十海里以外的灯塔。
捕鱼的时候,发生了更加令他惊奇的事情。
自己的眼睛竟然能够看到海底的各种鱼类。
那些鱼类通常都聚集在五六十米的海底下面,平常用肉眼根本无法观测到。
视力范围的扩大和能够看到海底鱼类的两种情况相结合,张行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眼睛似乎发生了异变。
而之前的那场昏迷,肯定就是和这场眼睛的异变有关。
“小行,你愣着干嘛呢,既然来了,就赶紧的帮忙下网啊。”
渔船已经抵达捕捞区域,张明整理整理渔网,见张行一副发愣的样子,忍不住喊了他一声。
张行微微惊了一下,立马“哦”了一声。
随后张行就朝张明道:
“爸,今天的网,全部我来下,您今天休息休息。”
父亲张明不由得怔了一下,苦笑了一声道:
“那怎么行,下网也是个比较费体力的活,你帮着下几个就行,要是全部你来下的话,你哪受的了。”
张行笑了笑道:
“爸,比起费体力,你是担心如果这些网全部由我来下的话,估计今天咱们就要空军回家了是不?”
张明确实有这个担心,不过他没好意思说,但他最大的担心,还是怕张行累着,毕竟他前两天刚刚晕倒。
“爸,你放心吧,我这身子骨一点问题都没有,今天网全部我来下,我负责找下网区域,你帮我打个下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见张行自信满满,父亲张明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心想就算今天空军了也无妨,只要儿子高兴了,比什么都重要。
整理好渔网之后,接下来张行就开始了撒网作业。
他之所以主动要求撒网,目的就是要检验一下自己变异的双眼。
在变异双眼的辅助下面,张行能够清晰的看到海底哪个区域有鱼,哪个区域存在大货,经过四十分钟左右的撒网作业,张行将十几个大渔网沿着自己圈定的区域撒了下去。
“爸,你觉得我这次能抓到大青龙吗?”
中午父子俩依旧是在渔船上吃的午饭,午饭都是早上母亲林芳做好了的,只要稍微热一下就能吃。
听到张行如此不切实际的询问,张明忍不住笑了笑:
“咱们东沙镇附近的这片近海区域,是有大青龙出没,但数量极少,我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打得到一只,你这第一回撒网就想捕捞大青龙?”
张行用筷子翻了翻碗里的一块咸鱼,笑了笑:
“人嘛,总要有点梦想不是,要不然和咸鱼有啥区别呢。”
张明喝了口水,哈哈笑了笑:
“这话是没错的,梦想自然也有,但有的时候也不能脱离实际。”
张行心想自己之前撒下去的有一网,就是专门奔着藏在海底石缝里的大青龙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太好,他那双变异的双眼,刚刚在石缝外围可是看到了一窝青龙,现在就看这窝青龙上不上勾了。
父子俩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休息,依旧和上回一样,下午两点的时候,准时起网。
第一网就爆了。
除了各种海货之外,还有一条大石斑。
“你小子走狗屎运了。”
父亲张明看着第一网收获的这条大石斑,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按照市场价,仅就这条大石斑就能卖的上上千块钱了。
张行倒是没怎么在意,接着起了第二网、第三网、第四网。
每一网都是鱼货爆满。
“不得了,不得了,今天真是要大丰收了。”
父亲张明激动的声音越来越频繁。
张行心情也激动不已。
捕鱼这种事情,如果网网都爆的话,那比打游戏还过瘾。
第七网、第八网。
父亲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因为上来的鱼货实在太多了。
张行这个时候的目光聚集在了最后一网上。
这一网就是奔着大青龙去的。
当拉起渔网的那一刻,张行就开始喊了:
“爸,中了,两条大青龙。”
张明着急忙慌的过来看了一眼,心想渔网还没起来呢,你怎么知道有两条大青龙?
渔网此时还在水面下,张行只是通过变异的双眼提前看到了渔网中的两条大青龙。
一分多钟后,等张行将渔网拉出水面后,张明这才真正看到了渔网里那两只大青龙的身影。
看到这两只大青龙的一瞬间,张明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
没想到这孩子不切实际的梦想竟然成真了!
父子俩随后激动无比的整理这些海货,张明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天这十几网下去捕捞的海货,市场价值估计在两万多块钱。
这可抵得上他平时将近大半个月的收获了。
“今天真属于是祖宗显灵了,咱们早点回去,明天不出海了,直接去拜拜祖坟。”
看着眼前的收获,张明做了一个很突然的决定。
张行哈不由得哈哈笑了笑。
因为要趁着这些鱼货存活期间赶紧拿到鱼货市场上出售,所以父子俩很快就返了航。
路过东边一处近海区域的时候,张行还意外的发现了一条小渔船,小渔船上站着的是隔壁老秦家的儿子秦林。
这家伙站在渔船上面,一副闲情逸致的样子,看到张行他们满载而归的渔船,眼神里依旧充斥着一些不屑。
张行忍不住朝父亲张明问了一声:
“这个秦林,看起来也没什么收获,怎么一点着急的样子都没有呢?”
张明笑道:
“那就是个装模作样的懒货,他爸每天都赶他出来打鱼,这小子十天有八天都是空军,一开始我还以为他笨,后来有几次我注意的观察了一下,他压根就不笨,因为每次出来,他连渔网都不撒的。”
“船开出来了以后,就躺在船上睡觉,等睡醒了就回家,估计出海也是为了做样子给老秦看的。”
张行听了这话,不由得感觉有点奇怪。
“那天几乎天天都是空军,老秦回家就不数落他?还让他天天出海,这不是浪费柴油吗?”
张明笑了笑道:
“怎么不数落他,老秦是恨铁不成钢,几乎天天都在骂他,可他自己偏偏不上进,老秦也没办法啊。”
张行微微皱了皱眉,始终觉得秦林的做法有些怪异。
张行朝秦林所在的位置凝视了几眼。
就在这时,眼睛部位又传来了一阵疼痛感,不过只是短暂的几秒。
疼痛感过去后,张行再次睁开眼睛。
只见秦林的头顶上闪烁起来了一个红点。
……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89950433930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