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牛航的幸存者

失联牛航的幸存者

波历哈特 著

类别:网游竞技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3 总字数:967707

在马航失联二十周年纪念日,C034年3月8日,一架牛航飞机也消失在了世界的视线里。 这个航班上有108名来自中国的生命科学家,他们是到牛德堡首都奥曼参加国际生命科学大会的。 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将作为这架失联飞机的幸存者,见证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一个反人类的巨大阴谋。 这个阴谋已经存在很久了,似乎跟当年失联的马航不无关系。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870025567023104.html


第1章 验明正身

www.bok360.cc 

    (时间:-8小时)

    这一天,是纪元C034年3月7日。如果你是小说外生活在平行世界的人,作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没有看错,作者也没有写错。

    这里的时间跟小说里的平行世界也相似,但仅仅是相似。比如,纪元A734年跟平行世界里的公元744年对称,B934年跟公元1934年对称,这里的C034年跟公元2034年对称。但作者说的是“对称”,仅仅是对称,并非等于。这里说的是纪元,而非公元。

    -8小时,也没写错,念作负八小时。怎么说的呢?即以C034年3月8日0时为新的纪元(记事年代)的开始。之前就是负的。-8小时的时候,他和他的同伴坐在牛德堡首都奥曼的计程车里,行驶在或者说堵塞在前往奥曼国际机场的路上。

    还需要概述一下的是这个时代的科学理念。简而单之,就拿几句名言来说事吧:

    第一条名言:有人说,当今是三大科学的世界:信息和半导体技术改变人类的生活;天体技术追求人类的理想;生命科学升华人类的肉身。第一者是过去及其延续的需求;第二者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精神追求;第三者是现在及其延续的需求。其它科学领域是为“边缘科学”,或为这三者服务,或为这三者的上下游领域。

    第二条名言:另有人说,未来是生命科学的世界。理由是:人是第一位的,人本位,生命科学是塑造、维护和改善人的。其它科学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生命科学是第一科学。

    也许你会说,这话过分了,拿别人当梯子踩着别人往上爬,不好吧?再说了,塑造、维护和改善人,这样的定义太耸人听闻了吧。你要说治病救人,延长人的寿命,那还行。

    说实在的,作者也觉得这些说法以偏概全,片面了。可是,你知道这里说的“有人”是什么人吗?听着,坐稳了:第一个“有人”的“人”是物理界的泰山再因斯坦,而第二个“人”是生命科学界的北斗达尔武。

    认可则听之,不认可则略之吧。

    当然了,也有反面意见,其中最耸人听闻的是闻名天下的日本国干细胞研究之天花板海上伸弥的那句话,也就是作者要引用的第三条名言:生命科学可以改造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好坏善恶全在一念之间。

    对海上大师的言论,各国生命科学家反应强烈,甚至可以说猛烈、激烈。但所有大师小师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话其实不完全是耸人听闻,甚至颇有些道理。

    大的环境说完了,该说小的了。也就是说要说说具体要点了。这个具体要点就是“人”,这个“人”,或者说这个“他”,是贯穿全过程或者说全书的人物。

    之所以要验明正身,是因为,他始终是他,一直到最后都是这么一个人,这点是不会变的,无论他的身份和名字(请在身份和名字下面划一条重点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作为一个人这个核是不变的。真的。

    换句话说,这个他还真会不断地变化哦。站稳了,朋友,不管你信还是不信。

    为什么会涉及信还是不信的问题呢?这一点你会慢慢理解的,这个过程要有足够强大的心脏才能受得了,甚至可以说,才能活到最后,或者说,活到读完整个故事的那一天。

    夸张了吧?权且这么记着吧。就当是听了一个笑话。

    言归正传:正身姓章,名程。在作者看来,这是世界上最古板的名字。可是,他从小就叫这个名字,从来也没有改过。

    章程的爸爸叫章思路,是个小有名气的中学老师,章程的妈妈叫严化雨,是个没有名气的小学老师。他爸爸老拿他们俩的名字说事,他说:这是上一辈子定下的因缘呢,丝路花雨,严丝合缝,而且有一部票房创当年纪录的电影就叫这个名字。这可不是我们认识后去改的。

    章程的妻子叫梅素华,本来是他的同班同学,跟他结婚、有了两个女儿后就脱离了社会,当了专职老婆、专职妈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两个女儿是同一胎里出来的,略有先后,也就差个几分钟。她们,早一些脱离素华身体的叫可可,晚一些出来的叫以以。章程的爸爸是文学大老师,还就喜欢拿名字当作文学的一部分来说事,说完他和老婆,就说章程的女儿他的孙女。他对章程给他的孙女们起的名字嗤之以鼻,这算什么名字嘛,一点章程都没有,亏我给你章程这么个名字呢,还可以呢,半点文学修养都没有。

    可是他偏偏从早到晚地叫个不停,可可以以,以以可可,可以可以,随口颠来倒去地叫。章程的妈妈笑她,瞧你叫得多么顺口,还说程儿没文学教养。他说,素养,不是教养。再说了,凡事都会习惯的,再差的文学素养也得习惯啊。谁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呢。

    其实,从章程结婚的那天起,他们就不住在一个屋檐下了。虽然章程爸妈住在上海最漂亮的老洋房马路思北路上最漂亮的老洋房之一里面,里面还宽敞得得很。老婆素华当初很不愿意搬到新居里去,后来章程才知道她嫁给他的原因之一就是思北路,可是当她嫁给他的时候肚子里已经有了后来叫可可和以以的两个小生物了,再说了,他们的新居也够好的,那房子叫新式里弄房子,其实是相当有点历史的双拼别墅,也能算花园洋房,她也只能嫁狗随狗了。她说他爸爸把她的名字取错了,叫章郎才对,她是嫁蟑螂随蟑螂才对。

    其实,章程这个人应该说是一个不聪明的人,至少当不了学霸。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都是恰恰够到某个门槛。可是能够到门槛,而且是平日成绩不算一塌糊涂却也离一塌糊涂不远的人,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就够到了,虽然也只是够到,距离什么状元遥远得一塌糊涂,但已经让人大吃一惊了。从普通小学够到重点初中,再够到重点高中,然后竟然一跃而够到了上海最好、全中国第三好的旦复大学,把所有人都电到了。只有他爸爸章思路笃定得很:我们小程靠的就是灵光一闪,那叫个爆发力。

    进了大学,他本来学的是信息技术,俗称IT。可是在IT那里,他的脑子整个就是豆腐脑。后来,他去旁听生命科学,只旁听了一节课,却把他听醒了。他发现,这个生命科学才是他生命的科学。他想转科,学校说不可能。他就一直去旁听,旁听了一年,他竟然报名去考生命科学的硕士研究生。他这么跳起来,谁知又够到了,而且是旦复大学本校那全中国排名第一的学科生命科学的研究生。

    从那一天开始,章程的生命一发而不可收拾了。他竟然成了全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界的奇才。继而,直升博士生,被全国干细胞界最著名的研究所上海第一干细胞研究所早早地下了订单,继而成了那里的博士后。他爸爸说:看见没?小程开挂,是老程的规划,基因嘛。

    背着他爸悄悄地说一句:如果光从基因上找根源,那他顶多也就只能当一名中学老师。即使是小有名气的中学老师。

    话说回来了,章程后来发现,他爸爸的自身造就有限,只是他选错了专业道路。如果他爸爸也选择跟嗅觉相关的什么专业,比如侦探学之类的,他的造就可就不是一点点了。比方说,如果他当个警察,每天破一个谁也破不了的大案,那他可能已经当上了中国警察总局的总局长了。

    从嗅觉上说,可还真是有基因的缘故。这么说,是认定他爸爸会有跟他一样的基因。当然,应该说,他会有跟爸爸一样的基因。尽管有好多次他说了站在门外的人是谁了,他爸爸还是不相信。他是用鼻子闻出来的。他想,难道我爸爸的鼻子跟我的构造不一样?或者因为他老了?

    从外形看,章程的直坡鼻子真的是像爸爸的,跟妈妈的小翘鼻子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其实章程在这方面的认知,即他的嗅觉与众不同以及大有用处,来得还真的是晚。

    因为他总以为只要是人,都是差不多的,至少看上去都有几个肢体,以脑袋为首,有各种所谓的“觉”。

    一直到进了大学了,他还以为他跟其他同人是一样的,人家有什么觉,他就有什么觉,他的觉怎么样,人家的觉也应该是怎么样,至少相差不是很远。比如,有的人视觉不好,但去配一副眼镜也就补得跟别人一样了。


第2章 嗅觉引导人生

www.bok360.cc 

    (时间:-18年零101天)

    一直到进了大学,一个偶然的机会,章程才知道他的嗅觉灵敏度是别人的几百万倍,尽管他其它的觉跟大多数人差不多,比少数人还差一些。你没有听错,是几百万倍,这跟人家说狗的嗅觉跟人的嗅觉的差距相比差不多。有的方面,比如说在辨识度方面,可能还超过了狗。

    这个偶然的机会,其实就是刚才已经说到的那旁听的一堂课,生命科学的一堂课。

    那天,章程下午没课,在图书馆坐了一会儿,逛到了2号楼。他知道,这是生命科学院的教学楼。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缕清香吸引他进去的。他跟着这缕清香走到2楼,走到2楼右面尽头的大教室。跟他们3号楼一样,这里尽头的大教室也是一个阶梯教室。

    教室里坐满了人,都是跟他一样或差不多年龄的学生,男的女的。他对男的女的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这也是他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谈过朋友的原因吧。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在月光下树荫里的校园内外抱在一起。他觉得他还不到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或者说没有那种去喜欢一个人的冲动。虽然,他们IT同年级的少量几个女生好像都愿意接近他,并且以种种方式让他莫名其妙地知道了她们的名字。

    站在台前的老师说,这位同学尽快找座位坐下吧。他抬起头来,看见这个老师的目光是对着他的。他嘟哝了一声,意思是好的。他就进了他正走到的这一排。

    其实,章程是追着那一缕清香进来的。拐进这一排之后,他发现他找对了,也就是说定位正确。

    他轻轻说着对不起,从两个同学腿前侧身而过,又侧身过了一个空位子,再过了一个同学的腿前,又过了一个空位子。然后他说,对了,就是这里。他所抵达的那人抬起头来时,他已经坐了下来。他发现他的心砰砰地跳起来,从来没有这个感觉。

    他感觉到了这个他所抵达的人的目光,可是他竟然不敢看这人。他就在这人的身边坐下了。还闭着眼睛。他闭着眼睛,那一缕仿佛从田野里来的清香就不绝地往他的鼻子里飘了。

    他对自己说,听课。他张开了眼睛。可是,真的,他没有往两边看,他只看着老师和老师背后的电子黑板。老师挥着电子笔,在映在电子黑板上的视频上写上:心肌干细胞,五个字。这就是心肌干细胞?他看到黑板上的视频在跳动。跟他正在经历的自身心脏的跳动一样。

    太神奇了,这是心脏!他想。

    他觉得老师和视频太神奇了的同时,那一缕田野的清香源源不断地飘到他的鼻子里来。他第一次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

    直到下课了,其实是直到教室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旁边的一个香喷喷(请原谅作者乱用形容词)的声音说:你不走吗?他说,我走。他这才想起,下课了,而他旁边站着的一个女生,在等着他让路或者说等他先站起来走出去。

    他说:我走。他又说了一遍。他这是第一次看她,换句话说,他这是第一次正视他寻觅着找来的一缕田野清香的香源。他晕了,真的,他看到的是一个仙女,真的,一个飘着香的仙女。那么香。

    是的,这里说的不是美,而是香。

    他站起来,走到这排椅子尽头的过道时,又回了一次头,第二次正视他的香源。他问了她一句话:同学,能告诉我你用的是什么香料吗?没错,他说的是香料。他对化妆品一窍不通,连问题都不会问。

    这个仙女惊讶地看着他。他后来想,她一定是在想,这个傻瓜,连搭讪都不会。后来她真的这么跟他说过,那是两个月之后的事了。

    可当时,她的眼睛从大变到小,目光从惊讶变成鄙夷。她没有理他,直接从他身边绕过,走出了阶梯教室。

    可是,第二天,他又来到了这个教室,他没有进去,因为他在教室门口就没有闻到那缕清香。

    一直到第四天,他在二号楼二楼再次闻到了那缕清香,来自跟上次相反的一头。

    他走进那头的那个阶梯教室,根本不用眼睛扫视,他轻轻松松地就走到了她的身旁。

    他坐在那一排两个空位置中间。他坐下后,感觉到了她的目光。但他没有去求证那目光里含有的是什么,比如是惊讶还是鄙夷。这堂课上讲的还是干细胞。他听得很紧张,但是在一缕清香里听着,他觉得用伟大的汉语的一句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课非常合适,这个成语叫活色生香。干细胞是活的,而他是在活的香味里享受着课程。这是在IT课上不可能经历的体验。

    下课了,这次他没有犹豫,马上站了起来。可是她却向另一边的过道走去。他这回犹豫了一下,也就两秒钟,然后他就跟了上去。

    到了过道里,她忽然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对他说:你是要知道我用什么香料对吗?他点点头。他发现自己手心在出汗。她笑了一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根本就不化妆的。

    然后她就走了,走得那么飘,那么飘飘的香着。他追了上去。

    于是他们认识了。她叫素华,就是他后来的妻子。

    章程忽然发现,他喜欢的也许正是没有化妆的素人。而也许正是各种化妆品造成了他的异性认知障碍。

    他永远记得那第一个闻香寻踪的日子,距离今天18年零101天,可以写作-18.101。那是C016年12月的一天。天有点冷,可是阳光明媚,尤其在他的记忆里。而且那是一个特别香的日子,在他的记忆里。

    而正是这个日子,启发了他对他的嗅觉的重视。一次,他有些感冒,到医院去,他却挂了个耳鼻喉科的号。完全是心血来潮。

    他问那医生,有没有测嗅觉敏感度的仪器。那女医生,比他大不了太多,哈哈笑了,然后说,对不起,是测哪位?

    哪位?他惊讶地反问,我呀。

    她说,倒是巧了。我听说我们隔壁的兽医医院刚购入了一台测嗅觉的仪器,专门测动物嗅觉的,主要是测狗的嗅觉。听说警察局的狗在哪里排队测呢。

    他说:那,需要挂号吗?

    她说:你是认真的吗?他点点头。

    她说:这样吧,我打个电话。那里的兽医阴含先生是我的同学。

    他说:你们是同学?那倒是的。你们学的都是医。

    她又哈哈一笑:中学同学。

    然后他就去那里找了这个可爱可恨的年轻女医生的中学同学阴先生。这位阴先生果然给他测了。

    这就是之前说他的嗅觉相当于常人几百万倍的根据来源。

    测完后,那位阴先生惊讶得合不拢嘴(毕竟他也还年轻)。他说:我们这台设备刚买进来三个月,测了上千条狗。也测人,包括我们兽医院的同事们,测着玩的。人就不说了,人的嗅觉确实比狗的嗅觉平均差几百万倍。当然,狗与狗之间差别也很大。

    你的嗅觉,他倒是没有笑,太奇怪了,居然比嗅觉最好的狗还要好一些。

    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应该还有嗅觉更好的狗。

    接下来,章程很快就申请转入生命科学院细胞系。刚才说过,由于学校不同意,他旁听了一年,同时读了一些课外读物。一年后,他考取了本校生命科学硕士课程。

    他那专业的同学的眼睛里全部写着三个字:不可能。

    是的呀,一个学渣,换一个专业,居然就能成超级学霸?那大家都去换换?那不是全世界只剩下学霸了?

    IT专业的一个女同学有一次见到他和素华手拉手走在一起,第二天远远见到他,特意从远远的地方奔过来,喘着气对他说:我觉得我有希望了。他说:什么希望?她说:她还不如我呢。

    他问她:她是谁?

    她说:就昨天跟你拉着小手逛街的那位。

    他说:哪一点不如你了?

    她说:长相啊,她很一般。

    当时他只是笑笑,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就是喜欢这个一般。

    还真是的,章程也许喜欢素华的就是她的素。而她走到他的面前,他闭上眼睛,就看见一个香飘飘的仙女。其实不闭眼睛也是一样的。香飘飘,这是章程发明的形容词,量身定制的。

    补充一下,他之所以说这是一个认知他的嗅觉天分的偶然机会,不是说他之前完全不知道他有这么一个超越常人的天分。其实,一直有人说,你太厉害了。他想不起来说的是什么了,因为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他能闻出某人在哪里,躲在什么里面的是男人还是女人。我厉害?他当时,许多次,也只是听听而已,完全没有往心里去。并没有为此而得意,就觉得这是一件很普通很无聊的事情。

    认识了素华后,章程才有了一个男性的性的觉醒。不是说之前没有,只是对女性似乎没有那种真正的兴趣。他自己也在心里说自己就是一个怪人。

    但认识素华后,他对女人,不光是对素华,终于有了一个性的感觉。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拥有一种很有用的天份。即:嗅觉。应该倒过来说:拥有嗅觉特别灵敏这种天份或者按有的人的说法叫特异功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而在跟素华一起毕业(章程连蹦带跳跳到硕士毕业的时候她正好本科毕业)、一起结婚(受累,这话好像有语病,其实不见得,你再想想)、一起进入中国干细胞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上海第一干细胞研究所这一路上,他的嗅觉天才一路爆发。

    (题外地注解一下:英语词sorry写成“骚蕊”则形似,写成“受累”则神似。作者觉得神似更重要,于是取“受累”,形似粉或音似粉不妨念成“骚蕊”作者没有意见。)

    这么说吧,他不知哪一天发现,他不用看显微镜下面的实物,仅凭嗅觉就可以说出,那是肝脏细胞还是神经细胞。

    同事们一开始不相信,于是当场打了赌。同事们拿出各种细胞来,蒙上他的眼睛,打开瓶盖,让他猜是什么。有一次,他说,不对,这不是细胞,这是病毒,这种病毒的名字我说不上来,但我见过,知道这是一种腺病毒。

    补充一点,在他们研究所里,要闻这些细胞或者病毒,按规定必须戴上口罩。也就是说,他是透过口罩、或者说在排除了口罩本身的气味后辨别出那些微生物来的。

    他们服了,于是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昂贵的大餐,在上海最高档的地平线上。好多年后,他们还隔三差五地抱怨那顿饭让他们(两位男士)花掉了各三个月的工资。

    很显然的事情:章程能够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小有名气的年轻干细胞专家,跟他的嗅觉一定是有关系的。


第3章 飞机还在

www.bok360.cc 

    (时间:-6小时)

    让我们按下回车键吧。返回到跟0的距离近一些的地方,或者说回到当时。

    时间是C034年3月7日傍晚,地点是牛德堡首都奥曼机场。

    准确地说,时间是3月7日时间飞快向前移动的那一刻。说是飞快移动,是相对于奥曼马路上的无限缓慢而言的。在章程的感觉里,好像一下子从地狱里涌出了无数的人,填满了奥曼的马路。

    其实,全世界的马路都被填满了。尤其是他的家乡城市上海,这个世界上居民和非居民人数位居绝对前三的超级大都市。那是从三个月前开始的。当国际医疗健康署署长含着眼泪宣布本次疾情在世界范围内彻底结束的时候,在他宣布完后正式抹眼泪的时候,电视台播放了全世界的镜头,所有大城市都在放焰火,全世界都在等待这个终极宣告。

    是的,这个继西班牙超级流感之后被称为超二流感或者超级流感2.0的疫情,在肆虐世界5年半之后,终于拉上了帷幕。

    然后,全世界的人就都涌上了街头。尤其在上海。那天晚上的热闹,真的是叫翻了天了。

    接下来的是全世界的报复性逛街,报复性旅游,报复性消费。许多国家甚至宣布学校放假,可停工的公司停工休整。于是,全世界,到处都是人。

    国际医健署很快地作出决定,尽快召开全球的超二流感疫情总结大会与相应科技发展奖励大会。

    这就是他们这次来奥曼参加的国际会议。

    疫情爆发后这五年多时间里,国际学术会议开过,可是会场从来就没有坐满过人。许多人是在视频上参加会议的。尤其是中国的,基本上都是视频参加会议。

    而这一次,可谓盛况空前。

    会场设在海滨的国际会议中心,会场本身就够大,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而旁边的移动墙也全部移开了,涌进来的全世界的记者恐怕也有1500个人。

    三个月都快过去了,奥曼街头的熙熙攘攘一点都没有退潮的意思,加上这本来就是个海滨度假圣地,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仍有超多的旅客涌来。

    他们离开酒店已经够早的了。如果不是这个小姑娘拖拖拉拉,化个妆用了两个小时,他们早就到机场了。

    这个小姑娘叫汪若雪,是章程的同事,比他小十岁,今年26岁。她是去年底刚被他们研究所接收的。

    章程是心急如焚,她是心花怒放,章程觉得。尽管她没有这么说,不时也表现出糟了今天赶不上飞机了的焦急的样子,但他知道她那是装出来的。之前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如果他不等她,她就不走了。章程这个人最看不得眼泪,尤其是女孩子的眼泪。他说:我等。可是这个我等,等得他心都揪起来了。

    他的心揪了起来,是因为他脑子里全是素华和可可以以,本来今天半夜就可以到家,把她们三位女士全部吻一遍的,而现在飞机就快要起飞了,他们还缓缓地推进在奥曼街头。

    她心花怒放,他觉得是因为她脑子里全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知道那里面包括他,甚至主要是他。

    她刚说完,飞机要赶不上了,接下来那句是,这里我还没有怎么玩过呢,明天早上可以去游泳。程哥哥,你说呢?

    程哥哥什么也没说。程哥哥的心要爆炸。

    然后程哥哥说了:这几天早上我们不都游过泳吗?

    她说,那是赶时间的,上午要开会。明天我们可以在海里泡上大半天。

    程哥哥说:泡个鬼。

    她嘻嘻一笑。然后说:看呀,那个老外爬到车上去了。程哥哥说:你自己也是老外。她嘻嘻地笑着,笑到程哥哥不得不把她推开。

    他本来要坐在副驾驶座上去的,硬是被她推到后座,然后她又挤了进来。

    他当然知道这个小姑娘心里有他。一进所,见到他第一眼,他就感觉不对劲。她的眼光。配上她那微微蠕动着的似乎随时在酝酿着要开启的嘴,那有点要吃人的意思。

    他不知道他有什么吸引力。他问过素华。素华说,你就是长着一副好人的面孔。

    可他知道汪若雪这个小姑娘其实很有吸引力的。自从跟素华结婚后,或者说自从他跟素华开始谈朋友后,他对年轻女性的观察力强多了,谁好看谁不好看也还是能分辨的。她一到所里就有好几个人每天找机会向她靠拢。

    年轻小伙子向她靠拢的不在少数,而且不局限于他们研究室。

    可是她偏偏要向他靠拢。

    他跟她说了,我不好这一口,他说的是她让他吃的话梅。他说这是小姑娘吃的东西。第二天,她带来一盒进口巧克力给他,名牌,她说,这 可是巧克力界的老大,瑞美。他让她拿走她不干,他就放在实验室桌子上宣布大家都可以吃。她瞥了他一眼,眼睛里却没有气。反而有一种微笑。好像是她面对一个小娃娃。

    她叫他程哥哥。他说,对不起,我姓章,不姓程。她说,还是程好听。你想啊,如果我叫你章郎,听上去就像带着虫字旁的,不恶心吗?他说,那你也得叫我程叔,至少把两个哥字删掉一个。两个哥听着肉麻。她说,一个哥不好听。你别管那么多了,叫什么人什么名字,是叫的人的自由。对不对?

    还对不对?这种自说自话的精神,差点让他笑出来。

    当然,对她,他什么时候也不能笑出来。不能鼓励。不鼓励都够呛。

    她几次约他吃饭。她说,晚饭不方便,我们到附近吃个午餐也行。

    百般被缠之下,他终于应了一次约。而且就是跟她去吃晚饭。

    那次他是跟素华说好了的,连餐厅的名字地址都发给了素华。

    素华没有来。他知道,她是放心他的。

    那天,她,小姑娘汪若雪,早早地就坐在那里等他了。明明是普通的餐厅,她却点上了蜡烛。显然是她自己带来的。

    他坐来下就要官宣,但一次又一次地被她笑嘻嘻地堵了回去。

    当然,他最后还是官宣了,他说,这是我们最后的晚餐。她说:日子长着呢。他说,你知道的,我是有妻子家室的人。而且。他还没有而且出来,她就说了:没听说那个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成语吗?

    他被噎了半天。然后说:你说女孩子学什么理工?把祖宗的语文都忘光了。

    他又说:你死了这个心吧,我不可能喜欢你的。我有我的标准,我有我的原则,我是个爱家如命的人。

    那天当然没有谈出任何名堂来。谈到最后,她还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之后,她仍然是有机会就缠着他。

    这次能跟他和云吴教授一起到奥曼来参加国际会议,据说是她动了全部的身家关系争取来的。好像她跟他的导师马大域教授是什么亲戚,或者她的爸爸跟马教授是闺蜜(男男闺蜜)之类的。

    终于到了机场了。计程车刚停下,章程把捏出了汗来的100牛郞递给司机,说:No Change。不用找了的意思。可那司机说诺诺。章程拉开了车门,司机的诺诺叫得更响了。他还说了什么,那带口音的英语章程根本听不懂。章程的英语水平本来就差。那两个单词还是他憋了一路憋出来的。

    若雪说:他说还差五十。章程说什么。若雪说,我给了。

    他不跟她争什么,放在平时他一定要争的。他下车就跑,若雪叫道:行李!

    世界就是这样的。越穷越乱,越急越慢。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道理。

    他一路闯到边检那里,一路跟人家解释,Our plane。我们的飞机。他只会说这么多了,还是若雪接了下去,应该是说马上要起飞了, take off他听得懂。

    过了边检,他听到半点的钟声,这里竟然有会敲响的大钟。他抬头一看,已经是6点半了。他们飞机的起飞时间是6点半。若雪在后面叫着:没戏了,别跑了,我跑不动了。

    到了安检那里,他们也是一路Our plane加take off地一唱一和的,愣是把放在传送带最前面的别人的东西拿了下来,把他们的东西放了上去,惹得两三个人撸胳膊挽袖子,却被若雪的笑嘻嘻制服了。

    进了里面,若雪喊道:还跑吗?他说:跑。小姑娘也只能跟着他。幸亏他们每人都只有一个四个轮子的小箱子。

    他眼睛发直,远远地看着远处那块空空荡荡的地方。他明白,大家都上了飞机了,所以,他们的登机口一定是最空的那块场地。

    直到小姑娘拉住他的手。他说:干什么你?这是别人的手。她说:跑过啦。我叫了你半天了。跑过了?他回过头去,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她说:在那里!都在那里。

    都在那里?他喘着粗气,两眼发黑。在他自己眼里,他是两眼发黑,在别人眼里,他想一定是两眼发赤了。

    他看见了好几个熟人。

    向他们奔过来的是那个叫黄海浪的,向他们挥手的还有云吴教授。

    他问黄海浪,飞机呢?黄海浪不理他,正在跟若雪说着什么。是刚走近的云教授回答的他:飞机晚点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87002556702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