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听风煮雨夜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1899127
西历1850年,满清道光三十年。鸦片战争的硝烟逐渐远去,太平天国的浪潮暗流汹涌。 立国二百余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后,轻轻一推。 腐朽落后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深渊……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65348102955008.html
第1章人在金田,身份清妖
www.bok360.cc
朝阳东升,晨曦驱散黑暗。
仿佛雏鸟破壳般,在挣脱了一层存在于冥冥中的薄膜之后,李奕的意识从昏沉中恢复清醒。
睁开眼睛,眼前的一切都让他感到迷茫。
这是一间装修摆设古色古香的房间。
雕花的木梁,蒙着丝棉纸的窗棂,老旧的拔步床上挂着浣洗的发白的青纱幔帐。
地板上摆放着的一个黝黑的铜火盆,火盆里的木炭早已烧成了发白的余烬。
以至于阴暗逼仄的房间中不免有些湿寒。
随着昏沉的脑子恢复清醒,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李奕脸上的表情逐渐垮了下来。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穿越了,从一个35岁人到中年被公司优化掉的房奴。
穿越到了清朝一个年轻绿营军官的身上。
虽然他现在只是个把总,但也算是捧上了铁饭碗。
还是世袭的!
荣华富贵虽算不上,可最起码他这辈子是不用再背三十年的房贷做房奴,也不用担心人到中年结果被公司优化失业了。
果然,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铁饭碗,真踏马香!
而坏消息是,现在是清末。
准确点来说是道光三十年的年末。
地点位于广西浔州府桂平县。
桂平县附郭浔州,出府城向北四十里就是金田村。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那个金田村。
如果他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现在是道光三十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
而在十几天之后,咸丰元年的正月十一,那场震动全国,横扫了大半个天下,甚至差点将满清给彻底推翻的金田起义就要爆发。
到时候,距离金田镇仅四十里的浔州城,必然首当其冲。
李奕:谢邀,刚穿越,人在金田,身份清妖,正在排队等待重开……
从“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的角度来看,金田起义或许是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借金田起义之大势,乘风而起,实现自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的统治,让华夏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理想机会。
但问题是,现在他特么是清妖啊!
就凭他这世袭的绿营把总的官职,在太平军眼中,妥妥的铁杆清妖没跑。
万一落太平军手上,说不定就得被“云中雪”。
真特么操蛋啊……
刚穿过来,铁饭碗还端稳呢,搞不好就要为我大清陪葬了。
麻了,他是真麻了!
李奕在床上呆坐了小两刻钟,这才无奈接受了现实。
准备穿衣出门,前去军营应卯。
虽然金田起义还未正式爆发,但现如今的浔州府却早已是暗流汹涌。
拜上帝教借着近年来广西的连年天灾,于浔州府境内召集团营信众,准备起事,这并非什么秘密。
满清朝廷对此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非但紧急从贵州调了一支贵州兵,由贵州总兵周凤岐率领入驻浔州府,准备平叛。
还狠抓了一波浔州本地驻防绿营的操练。
李奕等基层军官日日都得去军营应卯,然后主持操练兵马,加紧备战。
在李奕的记忆中,他的顶头上司浔州协副将李殿元对此就很是上心。
浔州协上下已经有好几个千总把总这一级别的基层军官,因为点卯不至而被杖责了。
李奕穿好衣服,随手拿起床头的钱袋便准备出门。
但他才刚拿起钱袋,一道光幕忽的凭空出现在他的眼前。
【叮~检测到宿主拥有白银二两一钱,是否充值?】
【请选择是或者否!】
李奕脸上的神情一滞,心中有了明悟。
金手指?
他若有所思的打开手中的钱袋,数了数,里面正好是二两一钱的碎银子。
李奕下意识的选择了‘是’的选项。
下一瞬间,他只感觉手中的钱袋一轻,再看时,钱袋里的二两一钱碎银子凭空消失。
李奕眼前一花,眼前的光幕发生变化。
【充值成功】
【余额:白银二两一钱。】
【商城激活成功,请选择分类……】
李奕一屁股坐回到了床上,开始研究起了自己的金手指。
很快,他便有了眉目。
自己的金手指使用起来很简单,这就是一个商城。
自己可以往里面充钱,然后从商城里购买商品。
其中的商品种类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军火武器,五金配件,日用杂货,药品副食,图书知识,科学技术……等应有尽有。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乃是未来产物。
而商品的售价也是有着一定的规律,越是科技含量高的未来产物,价格也越贵。
而如果是这个时代就有的,就可以生产的商品,价格则是较为低廉。
比如说,可控核聚变技术,售价后面究竟挂着几个零,李奕数了好几遍愣是没数清楚。
但如果只是买粮食话,这二两一钱银子则可以买五百多斤白米,价格甚至要比府城里的米行还便宜的多。
除此之外,商城还有一个消费额度的限制。
李奕每月在商城中的消费额,被限定在一万两银子以下,不能超过。
如果本月消费额没有用完的话,则是可以和下个月的消费额相叠加。
至于说如何提额?
李奕则暂且还没找到方法。
且按捺住激动兴奋的心绪,李奕从面板上收回了自己的注意力,面板旋即凭空消失。
李奕集中注意力,很快,面板再次出现。
李奕收回心神,准备向外走去,时候已经不早了,他要是再继续拖延,就要错过军营点卯的时间了。
他可不想自己刚穿过来,就被当众扒掉裤子打屁股。
金手指等他空闲下来再慢慢研究也不迟。
至于说如何在接下来的金田起义中自救,李奕已经大概有了一个思路。
李奕表示,他也可以谈,他也可以信上帝。
要知道,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可都没有太平天国杀降的记录。
反而是代表朝廷的清军多次屠城杀降,可谓残暴。
太平天国只是对满人,对八旗较为酷烈。
对普通的降兵还是较为宽厚的,多是愿投军的收下,不愿投军的遣散返家。
更何况是李奕这种在起义前主动投靠的!
李奕若是这时候投过去,哪怕是为了千斤市马骨,太平军也不能亏待于他。
洪秀全说不准会封他一个大官做做。
到时候,说不定他真的能借太平天国席卷天下之大势,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大业。
反正李奕对造我大清的反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恰恰相反,如果不造反,继续给爱新觉罗家和八旗当狗,他才是真的会感到别扭。
李奕推开屋门走了出去,金色的阳光迎面照洒在他的脸上,年轻的面庞和初升的朝阳相呼应,让人一眼难忘。
深吸一口寒冬腊月清晨时分,夹杂着几分寒意的新鲜空气,李奕精神为之一振。
“大清,老子踏马来了!”
……
PS:虽然有金手指,但金手指只是辅助,存在感不强,本书的主体还是历史争霸。
第2章按理说?不,按礼说!
www.bok360.cc
李奕刚牵马走出家门,便在自家门口碰上了一位熟人。
“末将见过王千总!”
李奕握着马鞭,向着一个牵马的胖子拱手问好。
这是他的上官,浔州协的三位千总之一,名叫王安。
王安闻言,笑着摆摆手说道。
“你小子叫什么千总,叫王叔就是了,以你我两家的关系,一声千总平白显得生分。”
李奕的父亲李林生前也是浔州协的千总之一,和王安是好友,两家是几代的世交,关系向来不错。
所以,王安在军中对李奕一直多有照顾。
只是可惜在十年前,李林奉命前往广东增援广州战事,在同英夷作战时不幸殉国,家中只留下了李奕一个男丁。
按理来说,李林是千总,还是为国牺牲的,李奕即便补缺也应当是千总才对。
但很可惜,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不是按理说,而是按礼说。
李林战死沙场后,李家很快就没落了,家里压根没有银子疏通关系让李奕补缺。
再加上当年李奕刚刚十岁,年龄还小。
是故,事情就暂且耽搁了下来!
直到近些年李奕成年,家里这才掏空了底子,又向王安拆借了二百两,勉强凑齐疏通关系所需的银子。
但即便如此,李奕也只是补了个把总的职缺。
而李林死后空出来的那个千总的职衔,已经被浔州协的副将李殿元做价两千两卖给了一位身家豪富的武举人。
李奕见此,也是顺势叫了一声王叔。
旋即,两人便启程一同骑马往府城内的浔州协军营而去。
路上,王安忽然开口叫了一声。
“李奕。”
李奕下意识的转头看去,询问道。
“怎么了王叔?”
王安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开口说道。
“我和你说一件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千万别往外讲。”
李奕闻言,意识到了王安有要事知会自己,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与认真,点头道。
“王叔,你是知道我的,我的嘴向来很严。”
王安转过头来,表情凝重的说道。
“我听到风声,拜上帝教的两个贼首,洪秀全和冯云山两人现在都不在金田村,而是一同去了平南县的花洲组织团营。”
“李副将那边已经接到了消息,准备要带兵去进剿花洲,捉拿洪秀全和冯云山,一举捣毁拜上帝教。”
“今日我们到校场,李副将可能就会提起这件事情,到时候你千万不要冒头抢功,保持沉默就好。”
“那些拜上帝教的教众都被洗脑的不怕死,真要和他们对上,会很危险。”
“如果此事实在躲不掉,那等上了战场之后,你就跟在我的身边,万不可莽撞。”
“你父亲就你这一个儿子,你要是出了事,将来到了下面,我这个做叔叔的只怕无颜去见你父亲。”
李奕闻言,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心中泛起了思量。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应当就是金田起义爆发前夜,太平军和清军之间所爆发的第一场冲突了。
这一场冲突也被称为迎主之战,或是思旺之战。
虽然太平军取得的战果不算大,但这次对清军所取得的胜利却是极大的鼓舞了太平军上下的士气,壮大了太平军的声势。
对金田起义的最终爆发起到了催化作用!
两人同行一起抵达了浔州城内的军营。
军营门口松松垮垮的站着几名绿营兵负责站岗警戒,见王安和李奕前来,几人连忙上前打招呼。
王安理也没理,李奕则是点头示意。
旋即,两人便纵马进了军营。
进入军营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堆杂乱无序的帐篷,以及随处可见的垃圾粪便。
一进军营,一股子臭袜子脏衣服长时间不清洗,又堆积在一起发酵出来的酸腐恶臭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捂鼻。
好些个绿营兵自由散漫的在营内闲逛打闹,更有甚者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推牌九,抽大烟。
整个军营内,到处都是一片乌烟瘴气。
这个时代清军的风气便是如此,尤其是绿营兵,由于其世兵制的缘故,从上到下都是在混吃等死。
李殿元最近虽然狠抓了一波浔州协的训练,但一两百年所养成的恶劣风气,又岂是短时间能够逆转的?
王安看了一眼那些自由散漫的绿营兵,叹了一口气。
就凭这些烂兵,想要去和拜上帝教那些不怕死的教众做战,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王安叹完气之后,继续带着李奕向着他的军帐而去。
两人刚在军帐内坐下,便听得大营内响起了一阵沉闷的聚将鼓。
两人当即起身,向着营内的校场走去。
待两人抵达校场之后,便见身材高瘦,留着两撇胡须的浔州协副将李殿元,穿着一身厚重的棉甲,高坐于点将台上,显得威风凛凛。
而在点将台下,浔州协的绿营兵丁正在集结。
虽然由于缺乏训练,这些绿营兵在集合之后显得乱糟糟的,但由于人数够多,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场面颇为壮观。
目光扫视一圈,李殿元身上满是意气风发。
他从太师椅上起身,目光环视一周,开口说道。
“三通鼓已毕,未至则仗责二十!”
“其余人,各自操练起来。”
待校场上的兵士操练起来之后,李殿元接着说道。
“全军把总及以上军官,立即前往中军大帐集合议事。”
李殿元此言一出,整个校场上所有人齐齐单膝跪地,应了一声“喳”。
旋即,李殿元便迈步向中军大帐方向走去。
在他身后,浔州协诸将也是纷纷跟上。
李奕和王安一前一后进了中军大帐,等人到齐之后,李殿元当即开口说道。
“本将军接到线报,拜上帝教的两个贼首洪秀全与冯云山现在并不在贼众汇聚的金田村,而是前去了平南县花洲山人村。”
“这对我等而言,实在是一个建功立业,报效大清的大好良机。”
“我们若是能借此良机,出兵花洲,一举擒获洪冯两大贼首,并捣毁拜上帝教,为朝廷除此大患,想来朝廷定然不吝赏赐。”
诸将闻言,纷纷应声道。
“将军英明!末将等敢不从命?!”
第3章忠臣,但也没忠到这个地步!
www.bok360.cc
李殿元见此,满意的点头,捋了捋自己的两撇胡须,他接着询问道。
“很好,大家果真都是大清忠良。”
“只是不知,诸位谁愿主动请战?担任此战先锋,为大清破敌?”
李殿元此言一出,原本热闹的军帐内当即冷了场。
一名名千总,把总,纷纷保持了沉默,无人冒头。
大家都是浔州府人士,拜上帝教在浔州府的势力有多大,心中都是有数的。
朝廷若是想要剿灭拜上帝教,绝非易事,恐怕要死不少人。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跟着大部队摇旗呐喊,以壮声势肯定没问题。
但李殿元指望他们做先锋,冲锋陷阵,为大清拼命?
那想也别想!
大家虽说都是大清忠臣,但也没忠到这个地步。
李殿元见此,顿感面上无光。
但现在缩头的人又实在太多,法不责众之下,李殿元也不好发作,只能是冷哼一声道。
“既然如此,那就所有人全部备战。”
“待会儿散会之后,各千总把总都回去准备出征事宜,明天卯时全军于校场集合,然后开赴平南花洲,捉拿洪冯两贼。”
“不得有误!”
众将见此,忍不住面面相觑,但最后也只能是齐齐下拜应喳,然后告退出去。
只是大家的脸色都不算好看!
李奕依旧跟在王安身后,两人走出了李殿元的大帐,和几名相熟的军官相伴在军营中巡视。
他们准备先去检阅一下部队的操练情况,然后也好着手安排明日出征的事宜。
王安一边走,一边开口小声对身边的一众亲信吐槽道。
“想用我们的血,去染红他自己的顶子,这李殿元怕是想瞎了心。”
“啊呸,什么东西!”
李奕也是冷笑着接话道。
“千总大人所言是极,这李殿元确实不是个东西。”
“当年我父亲奉命前往在广州作战,为抗击英夷而牺牲,这狗日的先是克扣了我父亲的抚恤。”
“然后又将我父亲的千总职衔卖给了他人。”
“由此就可见,我等即便拿命拼出来个功劳,只怕也算不到我们自己头上,只会是为他人做嫁衣。”
“万一要是不幸战死了,这职衔还不知道要便宜了谁!”
“为他卖命,不值得!”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开口谴责起了李殿元,表现的义愤填膺。
“就是,就是,李殿元此举实在是太过分了。”
“让人寒心啊。”
“他这么搞,我们凭什么为他卖命?”
“……”
很显然,大家都对李殿元很不满。
原因无他,李殿元这人实在是太贪了。
吃空饷喝兵血什么的自不必提。
这事情就和文官收冰敬炭敬一样,没什么稀奇的,武将基本上都干过。
谁要是非说自己没干过?
那我承认你嘴够硬行了吧?
但是要明确的是,一般武将吃空饷喝兵血,针对的也只是底层的大头兵。
也就是说,在这件事上,绿营上上下下各级军官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大家一起捞钱发财嘛,反正受害的都是一群大头兵,没人会在意。
但是,李殿元捞钱却是捞到了他们这些军官身上,这一下,可就算是犯了众怒了。
大家合起伙来一起欺压底层的大头兵,欺负老实人多好?
你李殿元欺负我们,从我们身上捞钱算怎么回事?
对于李殿元这个背叛自己阶级的家伙,大家都恨透了他。
众人对李殿元吐槽了一番,这才各自散去忙碌准备明日出征的事情了。
见众人都离开之后,王安转头对李奕说道。
“今夜我准备要在府城内的庆丰楼设宴,招待麾下的各个把总,明天大军就要出征了,大家今晚一起聚聚,也好联络联络感情,上了战场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到时候你随我一起!”
王安对李奕这个侄儿没的说,有什么好事基本上都会想着他。
但李奕闻言,挠挠头说道。
“王叔,我就不去了吧?”
“等今日下职之后,我想出城一趟。”
王安闻言,蹙眉道。
“出城做甚?大军明日就要开拔,今日下职之后时间只怕就不早了,你再出城一趟,小心明早赶不及回来,误了应卯的时辰。”
他倒是没想到李奕准备做二五仔,出城是要去给太平军通风报信,但出于关心,还是如此说道。
李奕闻言,心中默默吐槽。
就是因为明天就要出征了,他才要出城。
要是明天不出征,他还懒得出城呢。
历史上,这次李殿元率军进剿花洲,打了拜上帝教一个措手不及,直接把洪秀全和冯云山给堵在了花洲,重重围困。
若非杨秀清派人增援及时,那现在拜上帝教的灵魂人物,洪秀全和冯云山两人差点被李殿元给一锅端。
自己要是能提前给太平军通风报信一下,对洪冯两人来说,这特么就是实打实的救命之恩。
还是雪中送炭的救命之恩!
将来永安建制,老洪即便不给自己封王,那最少也得是个丞相检点之类的高官。
但是,心里想是一回事,嘴上说出来的却是另一回事。
“王叔,就是因为明天出征,我才想今天出城的。”
“最近浔州局势不是紧张吗?我娘他们出城去了乡下庄子准备避一避,明天不是就要出征了吗?我想出城去一趟庄子安顿一下家小。”
正所谓小乱居城,大乱居乡。
现在浔州局势可谓是暗流汹涌。
朝廷从贵州方向调兵增援浔州,拜上帝教在金田,花洲等地集结了大量团营武装,一但闹将起来绝对不会是小乱子。
于是,去乡下避一避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就连王安的家小,现在也是在乡下安顿。
反正他们这些人又不是什么大官,不会被刻意针对,去乡下躲着肯定比在城里安全。
王安闻言,有些动容,李家现在就李奕这么一个男丁,马上要出征了,他去安顿一下家小也是应该的。
最终他点头答应道。
“可以,那你去吧,城门那边我会让人打招呼放你进出,你记得早些回来,不要误了明日应卯的时辰。”
李奕闻言,抱拳道。
“多谢王叔,侄儿明白。”
他嘴上虽答应的痛快,但实际上李奕这次出城就没打算再回来。
因为浔州府和花洲之间的距离不算近,一晚上压根不够李奕跑一个来回。
即便他想回城,其实也来不及。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6534810295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