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从淞沪开始
长腿大叔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9 总字数:544607
要死了、要死了!兄弟们,我目前在1937的淞沪战场上,前面就是一辆鬼子的小豆丁坦克,但是我手里只有一把菜刀。 兄弟们,这个该怎么破?在线等,挺急的……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36296738643968.html
第1章 在线等
www.bok360.cc
……网上的好些老哥们都在说:富贵我就淫,贫贱我就移,色诱我就从,不打我就招,打我我就哭,有苦我不吃,有活我不干。
人生不过三万天,能活一天是一天。
主打一个只要我彻底躺平了,谁也别想压榨和糊弄我。
整顿职场?老子我连职场都不去;只要不想着买房、买车、创业、结婚、生孩子,生活就会美滋滋。
但特么现在谁能告诉我,连躺平都成为一种奢望,又或者说忽然有点不想躺平的时候该怎么?
在线等,挺急的……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以上念头在胡彪的脑壳中,电光石火一般的飞快闪过时,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在一条满是硝烟和血腥味的阵地前方,大约四五十米距离的位置上,一辆小豆丁一般的鬼子坦克,正缓缓对着这边开动了过来。
坦克后方十几步远的位置上,跟着四十来个穿着屎黄色军装的鬼子。
他们手里端着装上了刺刀后,比起本身都要高一些的三八大盖,三三两两一伙地跟随着推进。
眼前这一辆小豆丁坦克的具体型号胡彪认不出来,因为他不是一个正经的军迷。
不过这玩意估摸着长度不到四米,宽一米六的样子,高度和身高1米83的自己差不多;车身上连一门小口径坦克炮都没有,只有轻重机枪各一挺。
这玩意若是放在现代位面,体型也就和一些大号的老头乐电动车差不多。
上面没有任何的通讯设备,伴随推进的鬼子想要和车组人员沟通一下,还要先用枪托猛砸坦克外壳。
让车组人员听到动静后,从坦克里伸出一个脑壳,双方才能说话。
总之,见惯了各种动辄数十吨的重,有着大量先进电子设备的主战坦克后,这种小豆丁坦克连现代位面的狗看了也摇头。
偏偏这一种狗看了都摇头的玩意,让如今阵地上还在喘气的几十号汉子们快绝望了。
大家明知道这玩意一旦冲上阵地,就能彻底撕裂他们的防线;可是在想了无数办法,死了好些人后,却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是的!一点效果都没有。
机枪手大龅牙,这个平日里总喜欢吹嘘着手里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指哪里打哪里,想打人左眼,绝对不会打偏到右眼的汉子,正疯狂地扣动着扳机开火。
大龅牙没吹牛逼,他招呼出去的子弹又准又狠。
几乎每一发子弹都打在了坦克的外壳上,但是除了飞溅起了一个个火星子,7.92*57毫米的毛瑟尖头子弹,根本打不穿这玩意单薄的装甲。
同样的道理,阵地上的一支支汉阳造步枪,不断拉动枪栓招呼出去的7.92毫米圆头子弹,那就更没有办法打穿。
当然了,捷克式和汉阳造的拼命开火,也不是一点效果和作用都没有。
最少可以让坦克的车组人员,在‘叮叮当当’的响声中,不敢将坦克开得更快;让小鬼子步兵为了避免被飞溅的子弹击中,不敢靠坦克太近。
重机枪了,能打穿这种小豆丁坦克吗?
连里唯一挺勉强能用的马克沁重机枪,早就被鬼子一发掷弹筒炸成了四散的零件。
一脸大胡子的主射手,那个平时一顿三碗糙米饭也吃不饱,扛着沉重马克沁重机枪依然能跑得飞快的鲁省大汉。
如今连同着绰号‘小媳妇’的副射手,两人血糊糊地昂头躺在了机枪位上。
他们两人都还没死,胸口微微起伏还有气了,只是没有人有空上去抢救一下他们。
现在阵地上活着的人都没空,甚至下一秒他们自己也会死;大家都在准备用命填上去,试图挡住那一辆小玩意前进的脚步。
区别就看连长先点谁的名字,让谁填上去,那么谁就早死一会。
因为鬼子这一辆小豆丁坦克在推进的时候,上面的两挺轻重机枪一直都在猛烈开火;两条火蛇在身前不断扫射来回,只要挨上了就是一个死。
加上后面一点位置上,那些时不时停下开枪的小鬼子,
他们招呼出来的子弹像是长了眼睛一样又狠又准,让阵地上炸掉这一辆小豆丁坦克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冲出弟兄去一批就死一批,现在已经死光了三批人。
以至于从阵地到坦克前的一段距离上,如今全是早就死透了的弟兄们尸体;也不知道第四批谁上,能不能炸掉这一个铁王八……
******
一把扔掉了手上的军帽后,年轻的连长冯耀祖再也不顾以往用司丹康头油,总是打理到油光水滑的发型,此刻乱糟糟如同鸡窝一样。
他红着一双眼珠子,对阵地上剩余的不多手下们看了一眼,如同阎王爷点名一样,嘴里又喊出了一句:
“三班长给我上,其他人掩护。”
“尻恁娘的小鬼子,三班能喘气的弟兄们跟我来。”
绰号‘小河南’的三班长闻言后,嘴里先是本能的吞咽了一口唾沫,接着在嘴里扯着嗓子的喊了起来。
为什么要本能地吞了一口唾沫?
应该是这个据说当年直奉大战就开始当兵吃粮,老是嚷嚷着打死他的子弹,还没有造出来的老兵痞,也知道今天怕是好不了。
知道归知道,他依然还是搂着三个捆在一起的手榴弹,带头从阵地中一跃而出。
猫着腰、不断变换着前进方向,脚步飞快地向着小豆丁坦克摸了过去。
三班如今还剩下的四人见状,一咬牙也纷纷跟着冲出了阵地。
按说到了这个时候,阵地上的人如果配合着扔出一轮手榴弹,炸起了漫天的尘土,可以很好地掩护他们靠近坦克的身影。
可是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阵地上最后的三个手榴弹,也被小河南搂在怀里了。
哪里还有更多的手榴弹,用来扔出去进行掩护?
好在密集飞舞的子弹中,三班长小河南不断向前的身形快速而灵活,谁见了都要叫一声好。
可惜的灵活而快速的脚步终究是比不过子弹,才冲出了七八远,脑壳就被小豆丁上的一挺重机枪打中。
瞬间之中,他的脑壳就爆出了一大团血雾,就此彻底的消失了。
没了脑壳的身体,接着又往前冲出了几步远,才是扑倒在了地面上。
当场就砸起来老高的尘土,那是因为阵地前的泥地早就在炮弹反复轰炸中,变得松软无比了。
一脚踏上去,到了能轻松没过人脚脖子的地步。
许是小河南这个老兵痞以往的时候,虽然在吃食、武器弹药等方面都与其他班排争抢得厉害,平日里对班上的人确实极好。
三班跟着冲出的几个汉子眼见着这一幕,脚下步子不由得一缓慢。
用带着哭腔的声音,满是悲戚地喊出一声‘班长’后,就向着小河南的尸体径直抢了过去。
可就因为这极短时间的停留,让那一辆小豆丁坦克上的一挺轻机枪找到机会,对着他们扫了一梭子的子弹过来。
将他们打翻在地之后,一个个眼见就不能活。
至此,第四批填上去炸坦克的人员,再一次全灭。
而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小豆丁坦克又向前冲推进了一段距离;如今离着阵地都不过三十来米,轻重机枪火力招呼过来越发要命。
转眼间就把机枪手大龅牙给打翻,阵地上唯一的压制火力也熄火了。
看到了这一幕,连长冯耀祖眼珠子血红。
又是扭头看了一眼阵地,想要再派出第五批人去炸坦克;可是看着当初手下的一个满编连,如今却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亲信卫兵和手下军官,甚至连堂弟此刻都死了一个干净;看样子自己辛苦拉起来的部队,今日要尽数断送在这里。
一时间悲从心来之下心中也存了死志,居然是亲自冲出了阵地。
就地一个翻滚之间,就拿起了小河南无头尸体边的那捆手榴弹;然后借着阵地前大大小小的弹坑,不断地快速前进。
为了给连长争取一丝成功的机会,阵地上的众人拼命拉着汉阳造的枪栓开火。
再也不顾到了现在,他们也没剩几发子弹的糟糕情况。
最终,连长在离着鬼子小豆丁坦克还有七八米远的时候,左腿的大腿上就爆起了一团血花。
一路靠近的时候,他的战术动作相当标准没错,可还是被后方的小鬼子打中了大腿。
中枪后,连长踉跄着一头栽倒;可就算如此,倒地后他依然翻滚着向坦克滚了过去,同时一把拉开了导火索。
金陵兵工厂生产的木柄手榴弹,引爆的时间是六到八秒。
所以不等那一捆手榴弹爆炸,缓缓开进的小豆丁坦克履带就已经压到了连长身上,径直从小腹位置碾压了上去。
在履带碾压上的那一刻,据说是有钱人家出生的大少爷。
身上军装永远是笔挺,武装带将腰杆扎得紧紧的年轻连长,嘴里发出剧烈惨叫的同时,身体两头的脑壳和双腿如同大虾一样翘起。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此刻他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再然后,一阵剧烈爆炸在小豆丁坦克的下方升腾而起。
‘咯吱’一声中,鬼子那一辆小豆丁坦克履带断了,这玩意终于是停止了前进;可是连长除了一双穿着雪亮马靴的腿之外,也再也没有剩下什么。
“弟兄们跟我冲,干死小鬼子给连长报仇。”
阵地上剩下最大的官,也就是大家公认贪财好色的副连长,在嘴里大喊出一嗓子后,一手端着驳壳枪,一手提着一把大刀冲了出去。
在这一嗓子下,阵地上三十几号人要么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要么挥舞着一柄大刀,一一跟上了副连长的步伐。
很遗憾!面对着马上开始的白刃战。
小鬼子没有像网上说的一样,拼刺刀前会齐刷刷的退子弹。
只有三十来号小鬼子开始退子弹,准备开始拼刺刀,剩下的都站在原地开枪;甚至一侧的位置上,一挺歪把子轻机枪更是没停火过。
一阵‘啪啪’的激烈枪声中,才冲出去的弟兄们又被打翻了六七个;但是剩下的人连战死弟兄多看一眼都是欠奉,依然是死命向前冲。
也是在这一刻,挑着、又或者端着食物的胡彪等一行人,也终于在炮火中冲到了阵地上,将一路冲过来时就看到的残酷战况,看得越发分明。
如此地狱一般的场面,就算胡彪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依然是胸腹间翻腾的厉害。
再然后不等他吐出来,胡彪的腰杆子上就被踹了一脚,被踢了一个踉跄的同时人也清醒了过来。
扭头看去,能看老班长哪里还有半点平日的和善表情,他大睁着眼睛、如同要吃人了一样,对着他吼出了一句:
“胡彪,你们几个瓜怂跟我上,不然老子砍死你们。”
说完之后,这个据说当了二十几年兵,却从未打过仗的老汉,举着一把菜刀大步冲出了阵地。
已经很是有些老迈的身影,一时间充满了说不出的决然。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尚且挑着一担面条的胡彪,脑壳中忍不住想起了开头的一段话;以及最近一段时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不可思议的操蛋经历……
第2章 欢迎来到淞沪战场
www.bok360.cc
……在抗战期间,很多祖辈被拉进了部队之后,往往刚刚被教会了怎么开枪,就因为激烈的战事而被匆匆填进了战场。
这个时候,他们等于就是一些刚会开枪的农夫、小手艺人而已。
他们不会任何的战术动作,连最基本的隐蔽也不会;这样就导致了每一次战斗中,这些祖辈的伤亡会大到惊人,
偏偏这样一种惊人的伤亡,我们咬着牙坚持了八年的时间,直到彻底熬垮了小鬼子。
不然了?难道子子孙孙都给小鬼子骑在头上不当人……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胡彪,29岁,未婚。
某四线城市的一所三本大学毕业,目前的职业是在四九城马驹桥打零工。
对的!就是‘有钱不住天通苑、落魄必闯马驹桥’,那一个四九城的六环外,号称北方地区最大零工集散地的马驹桥。
经常干一天活,赚一百多块钱,然后玩三天的那种零工。
话说!胡彪是怎么来到这一个该死的世界了?
坦白说,他自己也不知道。
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是因为在连续打了几天零工后,身上居然有了一千来块那么多的巨款,就决定好好地躺平几天,犒劳一下自己。
晚上在吃饱喝足了后,也不着急睡觉。
躺在了临时出租房的架子床上,喝着肥宅快乐水,拿手机看着网络小说。
小说是军事题材的,讲的是一个同样叫胡彪的外卖小哥,被系统选定后穿越去二战时期的抗日战场上做各种任务,整个过程是如何的热血和艰难。
一直看到了凌晨三点出头,手机电量不足20%后,才是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等到再度睁开眼,却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大块空地上,头顶是一轮初升不久的烈日,地面上是很有些年头的青石板。
身边的位置上,环绕的都是表情一脸老实,又或者说木讷的汉子,松松垮垮地站着。
他们加到一起足有着一百三十几号人,基本上都有些营养不良,从而个头不高,身体有些瘦弱。
与自己一样,身上都穿着异常眼熟的粗布军装,脚下是一双新布鞋。
队伍前方的位置上,有着一个戏台一样的老旧建筑。
在台子上,有着几个穿着长衫的男人,还有一个上尉军衔的军官,双方当前正在小声地互相寒暄。
用力摇晃了一下因为没有睡醒,所以依然晕乎厉害的脑壳,胡彪这才反应了过来:周边众人的打扮,这不是那些抗日神剧之中,国军士兵的打扮吗?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自己怎么出现在这里,难道是做梦了?
本能间,他伸出手在大腿上扭了一把。
很疼!所以不是做梦。
那难道是朋友在整蛊自己,趁着自己睡死之后将自己带到了某个影视基地,给自己换上了这么一副行头?
不会,绝对不会。
自己在马驹桥前后混了一年多,如今倒也认识不少人;但不是自己看不起他们,他们和自己都是穷逼,有这个心思也没有这个经济条件。
所以很快之后,身为一个网文爱好者的胡彪,他不是多么困难就确定一点:
他大抵是穿越了,穿越到民国时期,成为一名炮灰一样的国军士兵。
如果要说穿越理由的话,搞不好是因为自己临睡之前的一句吐槽:“死扑街作者不懂装懂,就知道拍脑壳瞎写。
小鬼子是遭人恨,可这都快过去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现代人穿越过去后哪里还这么上头,豁出了性命与鬼子打生打死,图啥啊?
难道少了你一个,这一场战争就没有办法打赢了?没有你们一群人,到45年不是照样能打赢么,显得你多能耐似的。”
然后,应该是这样一句随口的吐槽声,估计被某个无法言说的强大存在听到,就将自己给折腾到这里来了。
再然后,是要给自己上一课?
确定自己是穿越了的最初时间里,胡彪心中倒是不怎么慌张。
反而是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期待,心里默默地喊出了‘系统’、‘空间’、‘任务’等众多字眼来。
穿越者嘛,谁还没有一个金手指?
这些现代位面的咸鱼们有一个算一个,基本是靠着金手指混到风生水起的。
比如说,他睡前看过的那一本,主角胡彪每次只要能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就能返回现代位面。
系统给出的丰厚奖励,不仅能不断让他变强;每一次还能带回好多值钱的战利品,直接就咸鱼翻身了有没有?
可惜在很快之后,胡彪的心中就慌得一匹。
因为他默默地呼唤,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属性面板,系统、任务、商城等统统没有出现。
残酷的现实狠狠给了他当头一棍,他根本没有什么金手指。
那么在接下来乱世中生存,一切只能靠他这种军事方面的菜鸟苦苦挣扎,更关键的是似乎他再也没有办法回去了。
回到那个他无数次吐槽,认为糟糕到极点的现代位面去了。
在意识到了以上的情况,胡彪无比慌张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噩耗传来。
因为在高台上的众人已经停止了寒暄,一个穿着私塾先生打扮的老先生,对着他们大喊起来:
“将士们!小鬼子区区四岛之地,在占了我东BJ师城、天津卫后尤贪心不足,如今又大兵入侵我魔都……”
看得出来,老先生此刻的情绪很激动,喊话之间须发皆张,很有一些丰富的情绪蕴含在里面。
可惜胡彪仅仅听了一个开头,就彻底听不下去了。
以他不算丰富的近代历史知识,依然足够从‘京师城’‘‘魔都’‘小鬼子’这些字眼中听出很多东西,从而反应了过来:
他接下来需要面临的将是二战时期,号称东方斯大林格勒的淞沪会战。
这一仗打下来后,国军死伤了将近三十万人,光头校长麾下的一众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从而导致随后金陵防御战防备无力,发生鬼子大屠杀等一系列地狱级别的灾难。
所以,自己这样一种军事方面的菜鸟,真要被扔到如此残酷环境下,说上一句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一定要找个机会跑路,反正就算少我一个,这一场战争最终还是能够获得胜利。”
这就是胡彪在这一刻,心中最为本能和真实的想法……
******
关于一定要找机会跑路的决定,也不能说胡彪这小子一点人性都没有。
一方面,还是他清楚这一场战争,并不会因为他的缺席而失败。
另一方面说白了,他不过是现代位面一个早就躺平,彻底摆烂的小青年而已;也并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努力后却越发绝望。
比如说:努力学习几年读了一个大学出来后,却发现学到的专业知识,想要找到一个月薪3500的对口工作都费劲。
这点工资,还不如高中毕业直接进厂打螺丝了,那样最少还少走了几年弯路。
甚至有些打螺丝的工厂,知道你是大学毕业生还直接不招。
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却发现靠着这一份微薄的工资也就能够养活自己,买房、买车、结婚这些事情想都不用想。
鼓起勇气自己创业,加盟了一个网红小吃店,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把父母那点积蓄全赔了一个干净不说,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个人征信早就稀烂。
不努力没有前途和希望,努力结局会更加糟糕。
于是胡彪彻底绝望了,昔日那些美好的梦想都全部抛弃,破罐子破摔的开始躺平了。
他这几年四处浪迹,几乎彻底和亲戚、朋友、同学断了联系;混一天是一天,没钱了就打零工赚点生活费,干一天玩三天。
时间一长,这小子人基本废了。
只是胡彪他不知道的是,在此刻现场的一百多号国军中,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几个人,同样是来自现代位面。
这些倒霉蛋们,也许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不尽相同。
但相同的是,他们因为各自的一些理由,都做出要偷偷跑路的决定……
第3章 出发
www.bok360.cc
……老兵们有空的时候,总会聚在一起开着黄腔说女人,似乎他们一个个就只惦记着裤裆里的那一点事情一样。
实际上我听得出来,大部分黄腔都是他们杜撰出来的,很多老兵都还是生瓜蛋子了。
估计连奶白的雪子都没见过,还一个个在口水飞溅中说到了飞起,当时我根本就不稀罕揭穿他们。
可是当我也成了一个老兵后,也经常与其他人开黄腔,甚至说得比他们还要厉害。
因为这些黄腔可以让新兵短暂地忘记了恐惧,让老兵们忘记了身上的伤痛,以及那些绝望的未来……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大约两个小时后,胡彪等一行人出发了。
拖出了老长的队伍中,除了那一个四十岁左右年纪的长官骑着一匹枣红马代步之外,其他人全都是步行的。
在出发的时候,胡彪连枪都没有领到一支。
整个队伍里,只有一些由老兵担任的班排长,才背着一支老旧的汉阳造步枪。
胡彪他们这些人,据说要到了魔都的集结地点编入新部队后,才会由新部队发放武器和进行相关训练。
好在临行之前,他们每一个人领到了一些干粮和一双布鞋。
干粮是上好白面做成的馒头,布鞋则是针脚密密麻麻的千层底新鞋;听说都是本地的乡亲们,熬夜给赶制出来的。
就这样,一场漫长的步行开始了。
在脚步的一一丈量下,胡彪沿着无数苏北祖辈走过的大路,随着队伍走过了一个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县城、镇子和乡村。
县城和镇子小巧、精致,道路两旁则是被精心打理的稻田,又或者是河流和水塘。
走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风吹着金黄的稻浪不断起伏,戴着斗笠农夫在其中劳作,小舟上的渔夫撒下了一面面渔网。
连空气中都带着秋天即将到来的喜悦,马上就能收获的美好。
让这一切远远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般。
只是胡彪知道,这样安静而美丽的风景画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在小鬼子的铁蹄下遭受一场巨大浩劫。
一想到这样一点,胡彪总会莫名地感到心疼,因为这是一块土地上,生活着与他血脉相同的祖辈们。
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也打听到了更多一些细节。
当前这里的位置是苏北如皋地区,时间则是民国二十六年的8月19日,淞沪会战都开打快一个礼拜了。
目前双方打得很凶、伤亡也很大,都在拼命从后方往魔都调兵。
他们这一百三十几人的队伍番号,是苏省保安团的第三补充连。
因此他身边这些第三补充连的新兵,大都是如皋地区的农夫,又或者是木匠、泥瓦匠等小手工匠人。
他们匆匆入伍之下,还没有来得及任何训练了。
所以据说到了魔都后,只用帮忙挖挖战壕、抬抬伤员,不用他们上去跟鬼子打仗,小鬼子有校长手下精锐的中央军去打。
估计是这一个原因,这些人的脸上倒也不是多么慌乱。
只是对于这个说法,多少了解点淞沪会战历史的胡彪一点也不相信;他知道在战斗一旦出现胶着状态,只要能拿起枪的男人都会被填进战场。
哪里还会管你是新兵还是老兵,是不是后勤人员。
所以,一路上跟着队伍前进,胡彪不时隐秘打量着周边的地形,准备趁着晚上好逃走;可是等时间到了晚上后,他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天真……
******
第三补充连是在上午九点左右,从如皋县城出发的。
中间除了午饭吃干粮的时候,进行了短时间的休息,其他时间里队伍一直都在不停地前进。
一直走到了快晚上七点,天色开始逐渐黑了下来的时候,队伍才停下来宿营。
好家伙!等于一天下来行军了九个小时,七八十里远的路程,胡彪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走了这么远的路。
听到不用继续走的时候,这货感觉全身上下,尤其是脚底板和小腿的位置又麻又痛,都好像不是自己了得一般。
当时恨不得一屁股就瘫坐在了泥地上,好好躺平一会再说。
幸运的是,今晚第三补充连的宿营地,是在一个叫作白浦的镇子,镇子一头占地面积挺大的一座关帝庙。
他所在的一排三十几号人,在左侧一间大厢房里安顿了下来。
房间里没有床,但是早早就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和一些薄被,稻草和被子明显被人新近晾晒过,睡上去应该也挺暖和的。
更为关键的是,今天中午胡彪就只吃了一些干粮,现在早就饥肠辘辘。
而在关帝庙的院子里,早就摆开了几口大锅,在锅中除了有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之外,还有一锅笋干炖老鸭,一锅大肥肉片子,正散发着无比诱人的香味。
不知道是不是饿急眼了,还是这些用柴火灶做出来的无公害农家食材尤其美味。
反正一大碗冒尖的饭菜,不过是三四分钟的时间就被胡彪扒拉了一个干净,吃起来那叫一个真香。
感觉没有吃饱,胡彪又拿着空碗、腆着一张脸又向着大锅那里走去,打算对几个帮厨的本地老乡,说上几句不要钱的好话,再弄上一碗吃吃。
哪怕不给菜了,一碗白饭来上一大勺油汤也行啊。
不曾想到的是,胡彪走到了大锅前都尚未开口。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就挥动着一个勺子,又给他打了一大碗尖尖的饭菜,甚至最后还在上面浇上了一勺子油汤。
只是在打饭的时候,那汉子用着胡彪居然还能听懂的如皋话,笑嘻嘻地开口说道:
“老总你尽管吃,想吃多少都有,一定要吃饱、吃好了,这样才有力气替我们这些人去打鬼子。”
汉子的声音才落下,边上一个老妇人也接着说道:
“听说各位老总一路行军去魔都打鬼子,今晚要在我们白蒲过夜,大家就你拿一个鸭子,我拿几斤米,他拿一块肉,凑了一顿饭食。
托我们几人一起全部做了,就是想表达一下我们如皋老百姓的一点心意。”
听到了以上两人的说法,胡彪在瞬间之中就觉得这饭菜很是有些烫嘴起来,有点再也吃不下去了。
他这种打算跑路的货色,有资格吃这些祖辈们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吃食么……
吃罢了晚饭之后的时间尚早,连晚上八点也都没有,可胡彪这小子也不洗漱,躺在稻草上很快就是鼾声如雷。
当然了!胡彪虽然现在累得厉害,却没有真正地睡着。
仅仅是闭上眼睛在装睡而已,这个小子经历了吃饭时心中短暂的愧疚后,依然打算等所有人睡着之后就连夜跑路。
不管跑去哪里都好,反正不会跟着第三补充连,一起去那什么该死的淞沪战场。
跑路的理由,还是那一句说了好些次的话,这一场战争就算没有他这一个菜鸟,八年后依然会获得胜利。
“多我一个绝对不多,少我一个绝对不少。”如此告诉自己多次,又或者又这样一句说服了自己后,胡彪开始等待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胡彪的等待很是有些漫长和煎熬。
一方面,从未走过这么远路的胡彪,此刻身体疲倦得厉害,比起在快递公司上一个夜班下来还要更累,恨不得立刻好好睡上一觉。
装睡后,他需要花费很大的意志力,才不会让自己真正地睡死过去。
另一方面,是在一众新兵纷纷躺下后,由老兵担任的班长和排长,几人聚集在一起还在吃喝着酒肉,大声开着黄腔。
黄腔的具体内容怎么形容了?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比如说,有他们当年偷看隔壁白花花的嫂子洗澡,又会或者与村里的二丫躲在村口的草垛里,偷偷亲嘴的故事。
不管说者、还是听者都很是投入,但身为现代的人的胡彪听在耳朵里,总觉得这些说法实在太假了一些。
感觉就好像是一些生瓜蛋子,结合着传言和自己的幻想,生编硬造出来的东西。
毕竟胡彪这货没躺平前,高低也谈过三个女朋友,与其中一个还一起住了一年出头;当时两人同居的情况与结婚过日子都差不多了,该懂的早就懂了。
至于分手后,那个号称最低30万彩礼才肯嫁给他的女朋友,如今嫁给了谁?
他不想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祝她一切都好吧。
不过要说差点让胡彪破防的情况,还是有着一口大黄牙的二班长,一边小口地喝着米酒,一边口水飞溅地嚷嚷着自己的一桩糗事:
“那年我才17岁了,可是周围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那天都忘记为啥,就跟同村的二蛋对骂了起来;你们都知道,乡下人对骂也没有那么多讲究,都是奔着下三路去。
我当时才骂出一声‘入你娘’,就感觉身后有人在扯我衣服。
回头一看,是二蛋她那个六十多岁的老娘;那老娘们对我说了一声‘走、进屋’,一听这话我人都傻了……”
懵逼了数秒后,胡彪这才反应过来,那一声‘进屋’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家伙!当时正在装睡的他反应过来后,差一点就笑出了猪叫声,暴露出自己正在装睡的情况。
好不容易才是憋住,但是憋的好生辛苦……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3629673864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