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落花时节不见君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560745
穿越汉末,正赶上曹操二伐徐州,却意外被刘备所救。作为一名黑户李翊只能抱紧刘备的大腿。 老刘的徐州内忧外患,内部各派争斗不休,外有强权觊觎垂涎。李翊帮助刘备谋划,对内收服徐州各派,对外重拳出击。 北上可以争锋袁曹,南下可以夺取荆扬二州,西进可以问鼎中原……袁绍:“李翊用兵如神,虽韩白复生,亦未必至此也。”曹操:“见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胜似翊者少!”刘备:“朕起业之始,亦未料想有如此局面,此皆仰赖李丞相之力也!”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21629794426880.html
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刘备救了(新书,求收藏!)
www.bok360.cc
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
曹操以报父仇为由,二伐徐州。
大军所过,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不余,泗水为之不流。
陶谦引刘备为援,抵御曹操。
刘备与曹豹在郯县合力抵抗曹操大军,终是不敌,为曹操所败。
战局一时陷入焦灼,徐州局势岌岌可危!
……
“……咳……咳。”
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李翊挣扎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
眼前是落霞万里,耳边是清风长存。
可清风照面而来的,却是难以吹尽血的腥甜,与尸首腐烂之臭。
李翊心中万马奔腾,他本是公司高管,带着员工登山团建。
却不想阴差阳错地和大部队走散了,当他好不容易寻觅到人烟时。
却是一群凶恶的士兵,张牙舞爪,手舞刀剑,不问来由地便要砍自己。
李翊只能选择逃命。
这两天他不是在逃命,就是在逃命的路上。
他从未想过时间会过得这么慢。
两天里,
耳边尽是战马嘶鸣的激越,眼前无一不是血肉飞溅的沉闷。
若非李翊身体素质好,他早已是遍地尸骸中的一员。
望着满地的断肢残臂,李翊不由地叹了口气。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乱世之中,人命真的如同草芥一般。
李翊自诩不是什么圣人,可当看到眼前的累累白骨时,心中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或许这便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吧……
挺起精神,继续向前走。
李翊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更不喜欢说多余的废话。
弱者抱怨环境,强者改变环境。
面对眼前的挫折,哭哭啼啼非大丈夫所为,只有迎难而上,才有机会在这残酷的世道中活下去!
李翊取下登山包,清点了一下里面的物什。
望远镜,打火机,口香糖,急救箱……登山用品一应俱全。
即使到了最苦难的时候,李翊也没有丢下自己的背包。
他知道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很重要,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李翊拿出一块威化饼干放在嘴里咀嚼,这已经是最后一块了。
这些天,全靠它给自己身体补充能量,才有力气躲避贼军的追杀。
“杀!!”
忽然,只听背后战马嘶鸣。
一支骑兵小队手舞长刀,呜嗷嗷地向李翊冲来。
李翊暗吃了一惊,只得起身便跑。
未走两步,迎面又撞上一支骑兵编队。
李翊心尖儿一跳,暗想莫不是天亡我也?
尽管这两天多少已经猜到自己可能穿越了,可是自己这两天过得是真不快活。
一直在躲避贼军的追杀,完全没机会发挥自己穿越者的优势。
难不成自己就要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这儿?
正思虑间,忽听得前方一位中年将军高声冲李翊喊道:
“那小郎,快到这边来!”
好在李翊学过古汉语,多少能听懂这将军的喊话。
赶忙迎了上去,那中年将军接住李翊,拔剑在手,迎面便将一面冲来的骑士砍倒在地!
好本事!
电光火石之间,斩贼人于马下。
只有亲眼看到这一幕时,才会觉得震撼。
那中年将军既斩贼人,剩余贼兵皆望风披靡,四散奔走。
一将见状,主动请缨道:
“兄长,待某前去追赶!”
谁料中年将军却挥了挥手,答:
“不必赶了,救人要紧。”
说着,撩衣下马,上前接住李翊。
一改此前面对贼敌时的凶厉表情,转而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和善地问李翊道:
“小郎,你无事吧?”
李翊微微一怔,暗想这人身边一众拥趸,肯定非富即贵。
却愿意放下身段来关心自己这个平头百姓,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
这种人绝对是成大事的人,自己可得抱紧这条大腿!
“无事……”
李翊摇了摇头,向中年将军表达自己的感激。
“方才若无将军相救,已死于贼人之手。”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请教将军尊姓大名?”
中年将军答道:
“在下刘备,字玄德。”
“我身边这位是我二弟关羽。”
“曹操领兵寇略徐州,我受陶使君托付,前来抵御。”
“方才正领兵巡视,不想撞着小郎为贼军所逼,幸得及时赶到。”
“不然小郎或死贼人之手矣。”
刘备?
李翊吃了一惊,眼前这位居然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昭烈帝!
他旁边那位应该就是关二爷了,简直比电视上还要威武雄壮。
刘备与关羽在郯县抵御曹军,那此时应该就是194年了。
这一年,
曹操二伐徐州,造下无尽杀业。
袁绍雄踞河北,与公孙瓒争斗不休。
孙策江东起业,逐步脱离袁术掌控。
而刘备则还在颠沛流离,谋取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而这块地盘很快就要到来,一旦得到,刘备将有机会真正走上牌桌。
与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共同博弈,逐鹿天下。
不会错的!
在快速地理清楚了当前的时间线后,李翊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秉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刘备的样子作了个揖。
“原来是刘使君,久仰久仰!”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
李翊刻意称呼刘备为“使君”而不是“府君”。
刘备本来是平原相,应该称为“府君”。
但当他来帮陶谦撑场子的时候,陶谦为了给刘备壮声势,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
虽然这个刺史有名无实,但人是正儿八经的走了官方流程的。
你称呼刘备为“使君”,就等于间接承认了他豫州刺史的身份,是一种尊重。
刘备心头果然升起一丝好感,笑道:
“小郎亦知我刘备乎?”
哪个英雄豪杰不求闻名天下?
刘备现在才刚来徐州不久,连一介白身都听说过自己的名号,这如何不令他感到高兴?
“……呵呵,刘使君大名如雷贯耳,我这山中野人也是久有耳闻。”
刘备见李翊此刻虽然狼狈,但整个人却器宇轩昂,丰神飘洒,心中好感倍增,又问:
“我观小郎谈吐大方,绝非常人,此间不是说话之处。”
“你且随我回郯县如何?”
李翊暗喜,这可是他求之不得的保护伞。
“敢不从命!”
应喏一声,跟着刘备一起回了郯县。
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关羽忽然开口:
“兄长,观此人如何?”
刘备不假思索答:
“品貌端正,不似恶类。”
“贤弟何故如此相问?”
关羽皱着眉头,凝望着走在前方的李翊。
他不是一个喜欢在背后嚼人舌头根子的人。
但李翊此人相貌着实怪异!
既不留发,也不蓄须,活像个受了髡刑的贼人。
可受髡刑者,大多容貌被毁。
此人却又生的五官端正,皮肤白皙,实在古怪。
关羽不想背后说人坏话,又怕大哥吃亏,只得道:
“此人相貌古怪,衣着奇异,来历不明。”
“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兄长切要小心提防贼人。”
刘备却不以为然,淡淡的摇了摇头。
“彼不说,怎知其来历?待我问过便知。”
“况我观此人相貌端正,绝非恶人。”
“他此前亦被贼军相逼,贤弟亲眼所见,何故忘却?”
关羽默然不答。
刘备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孰忠孰奸,孰善孰恶,不可一言以蔽之。”
“待回了郯县,自有定论。”
话落,催马向前。
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将撤兵矣(新书,求收藏!)
www.bok360.cc
刘备识人的眼光,在三国里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甚至说是曹孙刘中的第一档也不为过。
这得益于刘备的出身环境,他早年是游侠出身,接触了大量的豪侠游民。
后来又师从大儒卢植,接触了许多士绅名流。
等于刘备把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的各阶级人士都接触了一遍,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后,自然使得他拥有很强的识人能力。
刘备对于这个自己亲手救下来的少年郎很有好感,他相信这个少年人绝非常人。
不单单是因为他相貌出众,更是因为他临危不乱的处事态度。
寻常人被贼军追杀,早都吓得肝胆俱裂,六神无主了。
但这少年人在被自己救下后,显得从容不迫,表情淡然,丝毫没有被吓到。
这显然不是寻常之人。
回到郯县,刘备为李翊斟了一杯热茶,细心问道:
“恕备不揣冒昧,如今曹操攻徐州,所过多所残戮。”
“小郎为何单身在外,须知这世道人心险恶,纵然不死于乱军之手,遇上个狼虫虎豹也要吃人哩。”
李翊接过茶盏,暗想自己现代人的身份肯定不能透露,须得胡掐个由头使刘备相信才行,便道:
“不瞒使君,在下自幼随高人在山中修行。”
“餐风宿水,卧月霜眠,倒也过得日子。”
“只因去岁曹操征伐徐州,所过多所残戮,家师不忍见此惨状。”
“故临终嘱我下山,寻一明主辅佐,以成大事。”
“在下料理完家师后事之后,便下山去了,不想路上遇上曹军。”
“幸得被使君遇着,不然小子合该死矣!”
话落,李翊再次起身,向刘备表达谢意。
刘备喜出望外,这小郎竟是一位隐士高人。
那么他衣着相貌的古怪便能够解释的通了。
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刘备对人才太渴望了。
他身边的关羽、张飞皆乃熊虎之将,虽是万人之敌,却无人能够尽用其才。
发小简雍,及新加入的孙乾皆乃白面书生,并无经纶济世之才。
尽管刘备还不知道这少年人是否便有真才实学,可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希望,他也愿意努力去争取。
“原来先生竟是一位隐士高人,失敬失敬。”
“未请教先生大名?”
李翊拱手答道:
“在下李翊,表字——”
微微一顿,补上,“表字子玉。”
李翊反应倒也迅速,马上想到了《诗经·泰伯》里写到的——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
刘备一捋胡须,细细品味这名字。
“翊者,辅也;玉者,美也。”
“君子温润如玉,高洁不屈。”
“好名!好字!”
刘备弯唇一笑,转过头来看向李翊道:
“我观先生当真人如其名,翩翩君子,不染纤尘。”
仅是一句话,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李翊这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做三国魅魔。
这就是历代《三国志》游戏中,魅力永远比貂蝉都高的含金量吗?
李翊最早是在人事部工作的,他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人就是情商很高,很会说话,使你乐意跟他待在一起。
因为相处起来会很舒服,不拧巴。
这种感觉,是与亲近美女截然不同的。
李翊对细节的把握和专注,使得他早早坐上了高管的位置,他敏锐地察觉到刘备面上虽然带笑。
可两眉却又紧锁,显然是有心事。
当下便问:
“我观使君两眉不展,可是有心事?”
刘备闻言,微微一凛,旋即叹声道:
“先生慧眼,洞若观火。”
“如今曹操举大军来犯徐州,凡男女老幼,尽行屠戮。”
“向者陶使君托我抵御曹操,我与其部将曹豹合力抵抗,终是力有不逮啊……”
讲到这儿,刘备显得有些心酸,也有几分无奈。
他当平原相时,手上拢共才一千多人,还有几百人的杂胡骑兵。
就这么点儿人,却愿意为了道义,来支援陶谦,与曹操作对。
要知道,此时的曹操还是袁绍的小弟。
刘备之前帮公孙瓒打袁绍,现在又帮陶谦打曹操,袁曹得罪了个遍,可谓正式迈入了事业的瓶颈期了。
李翊见状,便出声安慰道:
“使君不必担心,我料曹操不日将要撤兵。”
“徐州之围自解矣。”
此言一出,莫说刘备,便是身后的关羽都吃了一惊。
“先生何出此言?”刘备忙出声询问。
这已经是曹操第二次征伐徐州了,前次连克十城,于彭城下大败陶谦,后因粮草不济而撤军。
这一次,曹操又以报父仇为由,再次征伐徐州。
在接纳了青州黄巾之后,曹操实力大增,这一次也是连战连捷,连破五城。
刘备靠着陶谦的援助拼死抵抗,依然没有信心能够击退曹军。
可李翊轻描淡写一句话,竟笃定曹操要不战自退,这却是有些骇人听闻。
面对两人诧异的目光,李翊平静地解释道:
“如今曹操大军远在徐州,兖州空虚,若有人能够乘虚而入,曹操首尾不能相顾。”
“岂非不战自退么?”
刘备与关羽对视一眼,关羽先自开口问:
“谁会偷袭兖州?”
李翊呵呵地一笑,慢条斯理地从嘴中吐出两个字来:
——“吕布。”
吕布……
这个名字对哥俩来说并不陌生,吕布在诛杀国贼董卓后,风评其实有所回暖。
但他这两年实在不安分,先投袁术,后投袁绍,纵兵掳掠乡里,愣是把好不容易回弹的一点名声给败光了。
如今的吕布同样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如果能攫取到一个偌大的兖州,那对吕布而言的确是一件美事。
关羽轻捋长髯,眯着眼睛分析道:
“吕布乃虎狼之徒,若趁隙偷袭兖州倒也不无可能。”
“只是其自长安出逃以来,兵马丧失,若要偷袭兖州,纵有胆量,也无手段。”
李翊笑道:
“若有陈宫、张邈为辅,则兖州必失。”
嘶……
又是一个新奇的论点。
张邈是曹操发小,曹操第一次出征徐州前,甚至把自己的妻小都托付给了张邈。
就凭两人这样的关系,张邈怎么可能背叛曹操?
而曹操对陈宫那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完全是“初恋”一般的对待,其又怎会放弃曹操辅佐吕布?
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来一趟(求追读!)
www.bok360.cc
兴许是李翊的这个论点太过离奇,连关羽都懒得与之辩驳。
而刘备虽心存疑虑,却还是愿意给李翊一个机会,耐心地听他解释。
李翊不慌不忙地为两人分析道:
“曹操本为张邈下属,现如今却翻身做主人,张邈成了其下属,张邈嘴上不言,心中却是不快。”
“况曹操乃袁绍从属,袁绍与张邈不睦,屡次使曹操杀之,曹操虽然不从,然张邈心中已十分顾忌。”
刘备点了点头,没想到李翊对人心的把握这么细腻。
只是光凭这两点,似乎不至于就让张邈下定决心背弃曹操。
李翊又接着道:
“张邈心中摇摆不定,此时若陈宫出来劝说,张邈必然应允。”
“陈宫乃兖州名士,向者曹操诛杀兖州名士边让,使得兖州名士人人自危。”
“后者曹操征伐徐州,大军所过,鸡犬不留,其残暴行径,已使陈宫大为不满。”
“吕布此时名声在外,又是能征善战之将,二人必迎吕布入兖州,以抗曹操。”
“届时曹操为解兖州之急,必弃徐州!”
刘备暗吃了一惊,不是对李翊的分析感到吃惊。
而是对李翊竟如此了解天下形势,人物关系网而感到吃惊。
按李翊的说法,他自幼在山中随高人修行。
可对天下大事却了如指掌,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吗?
这样的人才真的能被我刘备遇着吗?
他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尽管身边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之敌辅佐。
可始终缺少一个能够善用其才的人。
若这少年郎果是张良人物,那他刘备说什么也得将他牢牢抓住。
见刘备将信将疑,李翊淡然地说道:
“在下之言,是否空谈,几日后便知。”
刘备深觉有理,起身向李翊道谢:
“先生明诲,备谨受教!”
这一幕还是令李翊颇受感动的。
毕竟以刘备的身份,根本没必要对自己一介白身如此恭敬。
你当然可以说这只不过是刘备收买人心的举动,但是要明确一点。
人家至少目前为止,既没有伤害你,也没有利用你。
反倒给予了你尊重和情绪价值。
你作为受益的一方,没资格说人家假仁假义。
李翊摸了摸肚子,笑着问道:
“刘使君,不知你这营里是否管饭?”
他这两天除了吃点儿小零食外,是一顿正餐没吃过。
到了刘备这儿也不拘谨,大大方方地提出来。
刘备先是一愣,旋即呵呵大笑,当即命人取来酒食。
他很喜欢李翊这豁达乐观的性格,这一点跟自己很像。
掩上房门,领着关羽出去了。
屋外,
关羽面色肃穆,沉声道:
“兄长,李翊此人言行古怪,又喜欢故弄玄虚。”
“愚弟只恐他别有图谋。”
现在曹兵大军压境,这时候冒出一个衣着相貌古怪的少年人,张口就是曹操要不战自退。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敌军奸细,为使刘备疏于防备,自乱阵脚。
刘备淡然一笑:
“贤弟乃万人之敌,尚惧一少年郎乎?”
关羽面色骤变,顿时红了脸,道:
“兄长说的哪里话来?死尚且不避,何惧一小郎?”
“只是忧心兄长心善,为人所欺耳。”
关羽早年亡命江湖,他非常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读书人,但又非常同情底层人民。
看李翊的谈吐,显然是个读书人,却喜欢夸夸其谈,关羽对他的第一印象自然不好。
刘备沉吟半晌,才缓缓道:
“我倒觉得这少年郎绝非恶类。”
“其言行虽然古怪,然品貌端正,谈吐大方,是个高尚君子,绝非包藏祸心之人。”
关羽沉默片刻,又问道:
“倘若曹操未能撤军,反攻徐州甚急,兄长如之奈何?”
刘备挥了挥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若曹操急攻,备当以死相拼。”
“至于那小郎虽是推算有误,终是出于好心。”
“到时候赠他些金银细软,送他回家去罢。”
关羽无言以对,只是感慨了一句:
“好人难做!”
刘备呵呵地一笑,拉着关羽的手离开了。
屋内,
正在大块朵颐的李翊,将二人的谈话听得真切。
刘备,刘玄德……
李翊的眼神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既来之则安之,眼下没有什么是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事了。
东汉末年,盗贼蜂起,饿殍遍野,人命贱如草芥。
李翊平时读史书看电视时还浑然不觉,可当真正经历过之后,才知道这世道有多残酷。
如果没有一个庇护伞,他也只会是这累累白骨中的一员。
而现在,未来的汉昭烈帝,川蜀一把手就站在自己眼前。
只要抱紧他的大腿,就等于握紧一张长期饭票。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比起曹操,待在刘备身边至少不用担心哪天曹操突然对你说:
“欲借你人头一用,以安众心。”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至少就目前来看。
刘备救了李翊一命是不争的事实。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别看老刘现在还在颠沛流离,但很快他就能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徐州。
徐州乃四战之地,世家门阀林立,内部各派争斗不休,绝对是地狱级别的副本。
但所谓富贵险中求,徐州盐铁发达,气候优渥,地理位置也特殊。
北上可以争锋袁曹,南下可以夺取荆扬,西进可以问鼎中原。
只要运用得当,未尝不是一个称雄之地。
别看老刘历史上丢了徐州,但其实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对内笼络曹豹、陈登等徐州旧臣。
对外联合势力最大的袁绍,缓和与西边儿曹操的关系,对南边狼子野心的袁术更是重拳出击。
只是他在处理新旧人关系上还不够成熟,在徐州这种地狱级别副本上,容错率太低,犯一个错就永世不得翻身。
上天既然安排刘备救了自己,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李翊可以帮刘备弥补历史上他所犯的错误,保全徐州。
至于曹操,那完全就是一个不可能的选项。
首先,
李翊作为三国的一个黑户,无权无势,没有半点人脉。
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如何用双腿赶到兖州去?
即便到了兖州,曹操凭什么要用你?
如果你想当武将,不姓“夏侯曹”,是不可能成为实际一方的统帅的。
如果你想当谋士,没荀家那背景,是很难混到高位的。
诚然,
如果不是自己阴差阳错地撞着刘备,李翊想见老刘同样不容易。
可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两人不仅见着了,还秉烛夜谈了半个晚上。
刘备赞叹李翊翩翩君子,不染纤尘。
李翊也认为刘备,确实像史书上说的那样,弘毅宽厚,雄姿杰出,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李翊不是什么圣人,也从未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但……
想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又联想到这两日见着的累累白骨,心中隐隐有着一个念头萦绕着自己。
——我来之前泗水为之断流,我来之后泗水仍为之断流,那我岂不白来了吗?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2162979442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