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
舒小懿 著
类别:女生频道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260265
周粥执行任务中死亡,穿越古代,恰逢天灾横行,疫病四起,朝野乱象。 她一个现代人,还能被饿死不成?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两巴掌。 周粥光速滑跪,逃荒而已,我适应能力很强的! 种田刻在基因里,且看她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算了。 岭南,周粥终于招齐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医学、种地、养殖等各方面走上正轨。 就在她准备当甩手掌柜享受人生时,却收到了新朝使臣觐见的消息。 我只想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好好种地啊,谁特么的帮我称帝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24947528941568.html
第一章 才离虎口又入狼窝
www.bok360.cc
“滴滴!滴——”
大货车狂鸣喇叭,轮胎剐蹭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周粥看着嫌犯蹿上了马路,完全下意识地反应,她扑了上去,推开了嫌犯。
刹那间,她眼前的世界天旋地转。
但下一秒,她感受到了一股巨力抓住她的手臂,猛地把她往回扯。
在她脑子还在混沌的时候,耳旁响起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你这贱人!我家倾家荡产换彩礼把你娶回来,你竟然想要逃跑?我今儿非要把你抓回去好好收拾一顿不可!”
这话语激得周粥浑身一激灵,想要将自己的手臂从对方的钳制中挣脱出来。
然而抓住她的那只手却如同一把铁钳,死死地夹着她的手臂。
随着陌生的记忆在她脑海中涌现,周粥的大脑出现片刻空白。
她穿越了,穿到了一个名为大宁的王朝。
原身是朝廷从三品官员江南道刺史周复的庶女,有个刻薄的主母和趾高气扬的嫡出妹妹,父亲是个事业心重的,不太管家事,原身在家里自然没有好果子吃,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主母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她嫁出去。
选了好几个对象,本来原身父亲还在犹豫,但因为江南道突发洪灾,他为了治灾多日不曾回家,主母就自作主动将原身送往京城,准备嫁给当朝二皇子做妾。
进京的路上,原身听下人议论二皇子暴虐成性,残害过不少良家妇女,于是就想办法逃了出来。
结果刚逃出没多久就遇见了人贩子,忍饥挨饿,遭受毒打,把原身折腾去了半条命。
好不容易假装乖顺,找机会逃离贼窝,没想到跑着跑着就没气了。
现在抓住周粥胳膊的是个皮肤黝黑的老妇人,正是拐她的人贩子。
周粥快速打量了一番眼下的情景,自己正在一条不算繁华的古街道上,几步之外一群人围着看热闹。
从警六年时间,这种案例她见过不少,人贩子当街拉人,路人因为各种原因很少路见不平。
现在看古代人似乎也这样。
眼下唯有自救了,抓住时机孤注一掷,拼死一搏!
“怎么回事?聚众闹事是不是!”
周粥正想动手,外围突然传来一阵喝骂声、刀鞘敲击和惨叫声。
紧接着,两个威风凛凛的衙役从慌忙避让的人群外走进来。
老妇人先声夺人:“两位大人来得及时,这小贱人是我们家花钱买来给儿子做媳妇的,今日趁老身不注意偷跑出来……”
“大人,她是牙婆,我是被人拐至此处的!”周粥神情一振,连忙打断了老妇人的话。
两个衙役闻言,立即对老妇人抽出了刀。
老妇人“噗通”一下就利落地跪了下来,像是极有经验。
“差爷,您别听她胡说八道!这小贱人是我家买来的,我家跟城东的郝员外是亲戚呢,郝员外可以作保,不敢欺瞒大人!”
两个衙役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偏胖的说道:“既有员外作保,那必然是真的,这女子你且带回家好生管教,若有今日这般无端逃跑,惊吓市人之举,尽管来我衙门报案,我等给你做主。”
“多谢差爷!多谢差爷!”
老妇人喜形于色,说着便起身想拉着周粥走。
周粥还想努力一下,毕竟鱼死网破是不得已的选择,她穿越而来的身份不是普通人,于是她自报家门,勉力道:“大人,我乃江南道周家之女,若能相救,我周家必涌泉相报!”
“江南道周家?莫非是周复周刺史大人所在的那个周家?”有人低声议论。
“江南道刺史……”两个衙役似乎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明显紧张起来,呵斥周边围观的百姓:“你等还看什么热闹,若不赶紧散去,小心抓你们去服劳役!”
老妇人见状不妙,也想跟着人群散去,两个衙役哪还不明白?
“你这老货……”
“杀人啦,衙门官差杀人啦!”
老妇登时尖声惨叫,趁着两个衙役愣神的瞬间一溜烟跑了。
两个衙役下意识想去追。
“两位大人,”周粥拦住他们,“她既然认识那所谓的郝员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脱离危险后,她才感觉到腹内空虚,浑身无力。
这具身体太久没有进食了,虚弱得很。
“周小姐,你没有大碍吧?”衙役收刀入鞘,上前询问。
周粥努力站直身体:“我只是饿久了没有力气,能不能劳烦两位大人帮我弄些吃食?”
“先去香玉楼吧,我等与掌柜是熟识。”
周粥点头,被两个衙役带着来到了街边十几步外一座规模不小的酒楼。
那酒楼门前几个伙计往这看了半晌热闹,一见人来了,连忙进去找掌柜。
“李掌柜,叫人倒碗水给这位小姐,然后拿些吃食过来。”偏胖的衙役对迎上来的掌柜打了个招呼。
“哎哎,先进来坐着。”
李掌柜没太关注街面的事,但也没好奇询问什么,扭头吩咐一个伙计去弄吃的。
这会还不是饭点,酒楼里空荡荡的没有食客。
周粥坐下来,喝了刚倒的水润了润嗓子,道了声谢,精神好了不少。
“周小姐,此地距离江南道治所江夏足有五百余里,你为何一人出现在这福珠县?可有家人仆从在附近?”衙役见她状态好了点,开口问道。
周粥心中一直警惕着,她知道这两个衙役不可能听信她一面之词,刚才在街面上人多嘴杂,自己亮明身份,衙役不可能装作听不见,放任人贩子把她带走,不然等以后此事传扬开来,亲爹循讯而来,他二人不会有好下场。
但他们又担心自己说谎,用假身份脱身,如果自己跑了,他们就会平白得罪人贩子身后的人。
因此他们必须弄清楚缘由。
其实周粥最好的选择就是如实相告,借助官府找到周家的人,然后老老实实被押送进京,到了京城再静观其变,好歹解决了吃喝问题。
但如果被送到京城,到了那个喜欢凌虐女子的二皇子手里,这种人玩得花太花,她有什么下场很难想象,说不定比被拐还惨。
更重要的是,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周家庶女了,一旦露馅了,结果会是怎样?
周粥不敢赌。
想到这里,周粥故作叹气,把提前想好的说辞说出来:“此事说来话长,前些日子我从京城出发,准备去看望父亲,谁知行至中途便听说江南发了大水。本想停留一阵看看情况,谁知道有流民哄抢了我们所带的财货,混乱之下,我与家仆走散,又遇到了拐子,几番辗转被变卖至此……”
真是流年不利啊!
稍胖的衙役磨了磨后槽牙,没听到有用的信息,他继续问道:“那周小姐接下来有何打算?是回京城,还是继续往江夏去?”
“我也不知道。”周粥脸上满是愁容,事已至此,她也不知道前路,这两个地方好像去哪都不合适,便随口问道:“若是去江夏,不知官府能不能找人护送我?”
“这个……”
这事可不是一个衙役能做主的,正好这会有伙计端来一碗肉汤和两个芝麻饼。
周粥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这具身体实在是太饿了。
“周小姐先吃饭,有事吃饱了再谈,我等刚好找掌柜有事商量。”
衙役立即起身,避开了刚才的话题。
“好好,你们忙。”
周粥拿起芝麻饼,这是刚出锅的蒸饼,用了猪膏,香气扑鼻,烫呼呼的,她边吹凉气,咬了一口在嘴里哈了哈气,胡乱嚼了几下便咽下肚去。
囫囵吞枣似的吃了好几口,又喝了一口肉汤压了压。
然而不知道是吃得太急,还是因为进食前喝了一大碗水,周粥突然察觉肚子一阵绞痛,咕噜咕噜的,连忙问在一旁擦桌子的伙计。
“小哥,你家厕所……茅房在何处?”
“在后院,从楼梯口旁的过道进去后……”
“多谢!”
周粥没听完伙计的话,起身冲向楼梯口,果然看到旁边过道尽头有个布帘,急匆匆过去掀开来到后院。
后院布局是个四合院样式,左边看着像伙计们住的地方,门敞着,能看到大通铺。
与正面屋子夹着一个角门。
正面屋子大概是掌柜一家人的住所,门窗紧闭,但门前晾衣杆上晾晒的衣物看布料跟伙计身上穿的大不一样。
右边是茅房和杂物间,周粥只是大概扫视了下就往茅房快步走去。
茅房是小隔间,周粥看到一个空的,就掀开帘子进去了,刚蹲下来,耳边就听到了一个压低的声音。
“这年头贵女算什么?就算她是真的,天高皇帝远,周复的手也伸不到咱们福珠县。到时候就说已经把她送走了,谁能说我们的不是?”
“那……先将她好好拾掇拾掇拾掇,等天黑了送过去?”
“可。看她明眸皓齿,拾掇完想必容貌不差。小心些,莫让人察觉。”
这两个声音听着很耳熟,是那胖个的衙役和香玉楼的掌柜?
她这是才离虎口又入狼窝???
第二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
www.bok360.cc
古代纸张珍贵,寻常人家方便后都是用厕筹。
周粥很是不习惯,但听着隔壁的声音慢慢往酒楼大堂方向去了,也顾不得什么,赶紧清理完事。
脑袋伸出,刚好看到掌柜和两个衙役掀开布帘进了大堂。
赶紧跑路吧!
被他们知道自己偷听到了密谋,肯定会马上动手。
周粥迅速对院子扫视一眼,锁定了掌柜住所和伙计住所之间的那个角门,她小跑过去,见木门上面有一把铁锁垂落着,明显未锁。
她上前一把拉开木门,展露在眼前的是一条巷子。
一只脚刚踏出门槛,周粥停了下来,扭身扯下一套看上去干得差不多的葛布长裳,这才头也不回冲出角门,把门带关后,三步并作两步往巷子外走去。
出了巷子,是一条并不宽的街道,但人很多,瘦骨嶙峋的老人小孩,衣不蔽体的女人,健壮的男人极少。
这些人双眼无神,看到周粥只是麻木地盯着,呆滞中又十分瘆人。
灾民!
香玉楼前面的主街虽不繁华,但至少店铺开着,摊贩也不少,逛街之人多是一副闲适的样子,还有差役巡视街面。
怎么到了酒楼后面,遍地都是灾民?
原身的记忆中,周府的下人护着自己从江夏出发,一路乘马车北上,的确见到了数之不尽的灾民。
他们受洪灾之害,基本上除了一身衣物,什么东西都没有,估计家当要么是被洪水冲走,要么是被浸泡在水里了。
沿途的官府搭棚施粥,那清可见底的米汤只能勉强不让他们饿死。
还好现在是夏天,若是在寒冷的冬季,那要冻死多少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言的气味,周粥抱着衣裳往人少的方向走,迎面遇见一辆上面盖着蓝布的小车,推车的是两个香玉楼打扮的伙计。
“咦,那衣裳好像我家当家的?抓住她,她是个偷儿!”
伙计身后,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正指着周粥手里抱着的衣服,一脸不可置信。
流年不利!
周粥脑子转得飞快,上前一步蓄力一踢将小车踹翻,一堆坛坛罐罐倾倒碎裂一地,露出了里面的米面、瓜果菜蔬、肉,还有一些调味品。
靠得最近的几个灾民看到满地的东西先是一愣,随后喘着粗气扑上去,抓住能吃的就往嘴里塞。
这边动静太大,附近流民的目光全部望了过来。
不知道是谁发出了第一声喊,仿佛群狼一般,瞬间又有数十人涌上去,抓到什么就往兜里装,甚至还有抓到肉生啃的……
周粥本意是踹翻小车拦住这几个香玉楼的人,方便跑路,见那女人和两个伙计还想绕过来抓自己,立即拔腿朝相反的方向跑。
更多的灾民往小车方向涌去,周粥逆流而行。
当她气喘吁吁地拐出这条满是灾民的街道,看到了不远处的城墙和城门。
城墙一丈多高,有个两三米长的梯子都能翻过去。
城门也只一个门洞,有几个官兵在驱赶城门口乞讨的灾民,旁边一群衣装齐整,一看就是本地的百姓正围在一起说话。
“听说是朝廷的大军路过咱们这,这些兵痞子可凶得很!”
“是要南下去平叛吧?泽南湖巨寇刘醒扯旗造反,据说不下五万众!”
“不止是刘醒,潞水城的县令太贪,把当地土豪逼急了,结果那土豪把县令一家全杀了。人家知道跑不了,直接割据城池反了!”
“……”
原身在家中被保护得很好,记忆中都是江南繁华的场景,没想到外头居然还有人造反。
她这是穿越到什么鬼朝代来了?
周粥在心中暗骂。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引人注目,周粥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身上明显属于女子的衣服换了下来。
从香玉楼后院拿的衣服对于十三岁的她而言过于肥大,她不得不卷了又卷,勉强穿着。
又将头发披下,在地上打了个滚,直到自己整个人看起来灰扑扑地,这才满意起身。
古代女人单独一个人在外危险系数太大了,还是要做点伪装。
至于身上脱下来的这件,她打算去当铺换些钱财。
先把吃饭问题解决,她再好好规划下,自己要怎么活下去。
这个大宁王朝的情况可不容乐观,老皇帝看上去昏聩不堪,半只脚都已经进棺材了,还不立太子,放任皇子夺嫡,对于古代的国家来说,国本不牢固,很危险啊!
皇子夺嫡是肉眼可见的人祸,争急眼了可能会发生连绵的战争,再加上天灾,这乱世不就降临了。
乱世人命如草芥,她要么乖乖回周家等待未知命运的审判,要么就靠现代知识扎根立足,才能在汹涌海浪中当一块磐石。
周粥找路人问当铺怎么走,路人指路还是比较热心的,指出了好几家当铺的位置。
周粥找到最近的当铺。
这间当铺门面不大,店门半掩着,门口挂着“当”字的幌子。
掌柜在柜台后打盹。
周粥上去敲了敲台面:“掌柜,我要当东西!”
略显富态的掌柜睁了睁眼,瞧见了周粥手里抱着的女式衣裙,懒散地问道:“活当还是死当?”
周粥不好估测价格,便把衣服放在柜台上:“活当值多少?死当又能当多少钱?”
“活当五十钱,死当一百钱。”
周粥皱起眉头,大宁王朝或者说她记忆中在江南道的物价,她这一身衣裙买的价格是三两银子,抵得上寻常百姓家一个月的口粮。
旧衣折价,也不是这么个折法。香玉楼那种芝麻猪膏蒸饼,一个卖十文钱,一百钱只够吃三天的饼。
掌柜看出了周粥的不忿,很随意道:“既然沦落到要当衣服了,肯定是急需用钱,这活命钱的确不好拿,其他当铺开价也不会高,要不你货比三家去问问?”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周粥知道掌柜说的没错,去其他当铺当这件衣裳也差不多是他给的数,商人逐利罢了。
“死当!”
周粥没有犹豫,果断多当点钱,这衣裙她不太可能赎回去了。
掌柜微微一笑,拿起柜台的衣裙抖开,翻了翻,大概是检查有无破损,见没什么问题,他从柜台下拿出两张黄色糙纸,用毛笔蘸了墨,然后一挥而就。
“契纸一式两份,签字画押,这是一百钱,可以数一数,咱们就钱货两讫了,离店后出了任何事本店都概不负责!”
周粥拿着吹干了墨的契纸,还有一百文钱,仔细地数、看。
契纸等于合同,上面写的大概意思是本店以一百文钱买断一件女式衣裙。
钱是铜钱,圆形方孔,比现代的硬币大点,分量很轻,上面刻着蝇头小字:大宁通宝,这一百文用麻绳串着,约有一斤重。
周粥将契纸和钱收好,向掌柜道了一声谢,出了门,直奔不远处的炊饼摊,普通的炊饼两文钱一个,她买了五个,用叶子包了,就往城门方向去。
城内是不能待的,这县城很小,人贩子、香玉楼掌柜、那两个衙役,只要想找她,迟早会找到,趁着流民多,他们找起来麻烦,还是需要趁早跑路。
她想先去城外找个地方猫着,了解了解这福珠县的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第三章 杀鸡儆猴
www.bok360.cc
城门的秩序严整了许多,数十个兵丁挺胸叠肚,挎刀持枪,另有门吏盘查进出的百姓。
一般的百姓,门吏是不管的,但携带货物的人,尤其是商队,他们检查得十分细致,这些货物都是要交税的。以前是交易后缴纳,现在是进城就要交,粮食、布匹、牲畜,甚至薪柴,每种货物税率不同,二十抽一至十抽三不等。
周粥现在属于免税人群,门吏只看了她一眼,就让她出城了。
城外附郭搭了很多草棚,大部分是新搭的,里面设施基本只有草席和干草,但住满了灾民。
江南道有数十万户,这一波洪灾下来,导致数十万人北迁。
这些人沿路要吃饭,但一个县域能容纳的人却很少。
富县有一两万户人口,穷县只有几千户,哪怕一户能多养一人,也要数十个县承担,只是谁愿意当这冤大头呢,能施个粥就不错了。
这会儿已临近中午,城门外不远处已经有官府的人在熬粥了,闻着虽不如芝麻猪膏蒸饼香,不过能白嫖一顿,就别挑三拣四了。
粥棚附近有临时维持秩序的汉子,所有人都拿着碗乖乖排队。
周粥凑近那熬粥的大铁锅看了看,有些昏黄的米汤咕噜咕噜冒着泡,大把的野菜露出来,不时能看到涌起的稻壳。
那熬粥的师傅为了防止糊底,用大铁勺搅动,能看到米粒并不多,真就只是吊着灾民的命。
一碗野菜稀粥,没有半点荤,估计连个小孩都吃不饱。
好在并不像周粥在现代时听说的那种,有人为了中饱私囊,把泥沙和枯枝烂叶加进去。
装粥的木碗是循环利用的,甚至都不会过水,喝完直接丢进盆里,上一盆用完直接把这一盆端过去用。
不过这个时候有得吃的就不错了,也没有人会在意这些。
周粥拿了个略微湿润的木碗,也去后面排队。
她这副身体还虚着,喝点稀粥让肠胃过渡一下也挺好。
周粥正排着队,突然队伍乱了起来,前面起了争执,声音越来越大,好像是有一伙人要插队。
“这狗日的赖皮常,每到饭点就想第一个吃,只敢对我们耍横!”
“算了老三,当心被他们听到。”
“听到就听到,抢钱,抢吃的,还强抢女人,这狗日的,坏事做尽!”
“人恶自有天收,咱们可得罪不起他们。”
边上有人义愤填膺,有人唉声叹气。
周粥听明白了,她想到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灾民堆里也不例外,毕竟能分的资源实在太少了。
前世作为警察的她,自然有心想要去教训几个流氓地痞,但现状却十分无力。
她也不是死心眼的人,有多大力气吃多大碗饭,没那本事不仅帮不了别人,说不定还会把自己一起搭进去,那才是得不偿失。
前面的争执声越来越大,似乎动了手,一片混乱,但在某一刻,喧哗戛然而止。
随着一阵鼓声响起,顶盔掼甲的红色人流从远处官道尽头漫漫而来,旗帜分明,默默无声,很快就越过了一簇簇草棚,充斥原野。
人有一万,无边无沿;人有十万,彻地连天。
周粥是见过大场面的,红蓝对抗演习,团旅级单位,但演习开始后,作战人员往往很分散。
但眼前这支古代军队,铺天盖地袭来,军纪严明,整齐划一,隔老远都能听见沉闷的马蹄和脚步声,她顿时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
“官府施粥是善举,何人敢闹事?!”
漫漫军士里一队人马疾驰到粥棚处,为首的是一个看上去年纪并不大的小将军,银盔银甲,一手握着缰绳,一只手斜斜提着长枪,头盔下只露出一双射出凌厉目光的眼睛。
一名小吏上前拱手行礼,在交涉什么。
周粥离了五十米以上,听不清楚。
很快,四五个颇为壮实的灾民被军士们从人群里拉了出来,他们惨叫求饶,然而那小将军却充耳不闻。
“为首者杀,余众充军,编入敢死营!”
小将军有意将此事警醒其他人,他声音清朗,喝道:“你等皆是受灾百姓,被迫北迁,本应精诚团结,共渡难关,但总有人滋扰破坏,罔顾同乡之情,肆意妄为,自私自利,殊为可恨,这种人本将军见一个杀一个!”
旁边军士手起刀落,一个人头滚到地上。
小将军目光扫视之下,灾民们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
“继续施粥!”
小将军淡淡吩咐完,调转马头,带着这支人马回到了队伍之中。
金戈铁马,钢铁洪流,从城门涌入了福珠县内。
良久后,秩序慢慢恢复。
周粥排队领到了一碗野菜粥,她特意看了看那小将军方才驻马之地,附近有一滩血迹。
那一伙胡乱插队的人,为首者的尸体被帮闲们拖走了,剩下几个也被军士们押走了,再无人敢闹事。
喝完粥,把野菜一起咽了,周粥才叹了一口气。
比起香玉楼的吃食,这粥是真的难喝,而且比看上去还要稀,沉静之后几乎可以看到碗底。
周粥自觉还是能吃苦的,之前为了完成一次任务,在森林里追缉嫌犯足足一个星期,啃了一星期的压缩饼干。
但还没有长期饿肚子的经历。
如果喝这种稀粥,得不到其他营养补充,顶多十天半个月,就要饿得手软腿软了。
希望灾难早点结束吧!
“我看这县里也没多少余粮了,施的粥一天比一天稀,要不我们继续北上吧?走到下一座城,肯定能有我们一口吃的。”
“真的走不动了,我听说山里有坞堡,也能活命,不如到那边去碰碰运气,说不定会被堡主收留呢!”
“坞堡是土豪所建,人家不给你吃的,你就只有饿死的份。不像官府,要维持稳定,那县令也为了有个好考评,肯放粮施粥。咱们还是留下来,好歹饿不死。再说,朝廷要是赈灾,也会经过这里。”
周粥席地而坐,从流民那听来的消息,摆在她面前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顺着官路继续北上。受灾的地区是南边,越是往北,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大。但路上可能会遇见匪寇,而且下一座城不知道距离有多远,能不能坚持走到是个未知数。
第二条路是去附近山中的坞堡。坞堡内部能够自给自足,肯定有粮食,而且离得近,大部分人都能走到。但坞堡属于私人领地,遇见不好相处的堡主,未必能混到一口吃的,说不定还会被抓去干活。
第三条路则是继续留在这里,等待朝廷赈灾的队伍前来。
坞堡。
周粥把这个地方记了下来,准备去坞堡看看。
哪怕要她干活也没关系,只要有口吃的,有地方住就行。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2494752894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