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4717287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幸又看得到气运。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3938869047296.html


世界有你们,真是美好

www.bok360.cc 

    不知不觉,更新已有二十余天,非常感谢每一位书友的击、收藏和推荐,当然还有每一位书友的评论留言,感谢各位的支持。当然尤其感谢各位慷慨解囊打赏鼓励的书友,进入六月以来打赏名单,稍加整理,非常感谢:白纸一样的娃娃,米米知音,反对的话,zhouaijing,海边的农庄,风过境。

    尤为感谢反对的话,慷慨的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非常感谢海边的农庄,第一位打赏的书友,很是荣幸。

    特别感谢米米知音,一次次的支持,让我甚是感动。

    当然最最感谢每一位看书的书友,我会继续努力,谢谢你们。每一次击,都是我继续努力更加努力的动力,谢谢你们。

    世界有你们,真是美好。

    就简单下这本书,这本书大概会有一百万到两百万字左右,我个人呢非常想写一本稍微真实一的狗血的、俗套的、yy的、有爱的穿越历史文,当然扮猪吃老虎,装b之类的是不可避免的,女孩嘛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把各种有趣的想法全部放在这本书里,不管什么套路之类的,在我构思范围呢,随心所欲,或许这本书可以用种田yy泡妞历史装b文概括吧。种田不是种地,只是贴近生活,真实一些而已。

    总之,希望能得到你们的继续支持,我也会继续努力。

    世界有你们,真是美好,再次感谢。


第一章 寒门之子

www.bok360.cc 

    这里是下河村,一个普通的却又不普通的村庄。

    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有着篱笆茅屋的朴素、青山碧水的清纯、田园风光的恬然。

    此时正值暮光时分,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上的炊烟,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静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

    放在现代,这里绝对能称得上是最美村庄,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只有贫穷落后没有美。

    村子的西头有个高坡,在高披上可以把大半个村子尽收眼底,在高坡上有一个虎头虎脑的五六岁左右的屁孩的望着村子感慨。

    青山绿水风景好又能怎么样,交通不便,靠天吃饭,饱受自然灾害摧残。在温饱线挣扎的人,除了吃的,还欣赏什么!让他看自群山中冉冉升起的旭日,不如给他一个杂粮馒头来得实在。

    一个孩发出这样的感慨,是不是有奇怪?

    其实不然,虽然他身体是一个五六岁的孩,里子却是二十一世纪一个在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无钱无权无女朋友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连续100次求职失败后,睡前感慨古汉语专业的文科狗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简直是难如上青天,没想到醒来就变成了这个大名朱平安、名彘的屁孩。

    这具身体在自己穿来前生了一场病,可能没熬过去吧,自己不知道怎么的一觉醒来就李代桃僵了。

    经过多日旁敲侧击得知这是明朝,那个四书五经八股文盛行的年代后,只能45度仰望天空内伤了,还真专业对口了......

    既来之则安之,想想二十一世纪一身专业无处施展的困窘,既然现在上天了一次就业的机会,不把握机会的就太浪费上天的馈赠了,更何况自己前世还是个无牵无挂的孤儿呢。

    “彘,彘,回家喽,心又被你娘打得呜呜哭。”

    高坡下一群熊孩子吼吼的呼啸而过,唯恐回家晚了,会被家里的长辈按到地上摩擦摩擦。

    彘!这名也是醉了。哪怕是虎子,石头,也比这名字好听啊。当然他也只是抱怨抱怨而已,他也知道古代给孩起贱名的原因。

    欧阳修《道山清话》记载∶“人家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为名,如狗羊犬马之类是也。”古人认为,孩儿出生后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伤害,特别是普遍有迷信色彩的习俗,认为人有三魂六魄,缺一不可活。孩儿出生要经过阎王关、撞命关、玉吊关、四季关、和尚关、落井关等关煞。为儿取“黑牛”“石头”“石磙”“钢弹”“铁蛋”“臭蛋”等这样的坏名、贱名,目的是欺骗鬼怪,让阎王爷听到后不认为他是个人,自然就不会去找麻烦,也就放弃了勾魂,使孩躲过关煞。

    这个时期还有“猪来穷,狗来富”一。在这个村里的屁孩,叫“狗”的男孩还真不少,像有叫“东狗”、“西狗”的,还有叫“狗宝”、“狗崽”、“狗伢子”的。长辈给朱平安名叫彘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村里把能叫狗的名几乎都叫完了,长辈肚子里没有一滴墨水,再也想不出一个跟狗有关的名了;另一方面则是,家里已经够穷了,没有再穷的余地了,而且穷一的名更容易养活。

    当朱平安听村里还有男孩叫“狗妹”甚至叫“狗屎”的,顿有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彘,彘儿相比前两个称呼而言,口味还是清淡不少。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多天了,朱平安由不适应到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在这个年代生活,姓名习惯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生活习惯。这是旧道德旧礼教盛行的时代,没电、没网也就罢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鬼神宿命等等大行其道,所以那些里写的穿越主角带着主角光环,上来就是虎躯一震天下归心、金手指一开天下无敌的,纯属扯淡,要是你穿越这样搞的话,早被村老之类给烧成飞灰了。在这种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你稍有异常,可能就被人当成妖怪附体给烧了。

    这可真不是夸张,村里老王头因为了几晚梦话,就被强行灌了一大碗符纸烧成灰搅拌的水;邻村王二麻子在县城学胡姬话,回村才拽了几句就被村老当鬼上身,给绑在柱子上暴晒了三天才算完事。

    一个人怎么可以对抗整个世界。

    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天的时间,朱平安一直努力的扮演好孩子的角色。谨慎心,尽量不做出格的事,以免被绑到木架上做烧烤,他可不想为自己代言(带盐)。

    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回家了,不然又要挨骂了。朱平安迈开短腿从高坡上,朝着家的方向,狂奔而下。

    怎么感觉到大腿根凉飕飕的有风吹来呢?难道自己的短腿迈出了风驰电掣的速度?

    朱平安跑到坡下后,停住脚步,低头就看到了档下一根面条,迎风招展。

    开裆裤?

    你让一个心理年龄二十余岁的人穿一个开裆裤是怎么回事啊,还让不让愉快的玩耍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回去一定要争取不穿开裆裤的权利。

    一路走来,茅屋土坯房不成规则的摆布,下河村,虽然依山傍水,但是仍属于穷乡僻野,因为当地人对山水的利用仅限于满足生活的需求而已,要盖房子,上山砍几棵树拖回家做梁木;没米下锅了,上山找野菜野果,下水捉两条鱼丢锅里。封建农经济,还是以田地为生的,大部分村人靠着一亩三分地为填饱肚子奔波,比较富庶的也只是那么几家地主而已。

    地主家自是可以出租田地,变卖粮食,有钱再买地,良性循环;贫困人家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的产出还不够塞牙缝,只能租地种,古代又没有减免土地税的政策,辛辛苦苦种一年粮食,除去苛捐杂税地租,能够一家嚼用果腹就不错了。

    朱家还算好一,家里还有良田十余亩,算是村里中等人家,只是也耐不住人多,再加上大伯不事生产,温书科考费用颇多,老朱家也是过的捉襟见肘。

    当然,单从外面看的话,朱家过得还算可以,相对于村里常见的茅屋土坯房,最起码朱家还是土木结构的朱家大院,只是实际上朱家过的还不如村里一般人家呢。

    朱平安一进门刚好碰到了这一世的母亲陈氏,陈氏正横眉竖眼立在院子门口瞪着自己,看到自己囫囵回来,眼神才如冰雪逢春化了开来,是专门等自己回来的。陈氏三十多岁,穿着带大襟的蓝粗布夹袄,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发纂儿,插了一只木钗,耳朵上一对银丁香,眉梢有几分泼辣劲儿。

    “娘,我以后再也不要穿开裆裤了。”朱平安短腿才迈进大门槛,就开始争取不穿开裆裤的权利。

    话音才落,就被陈氏揪住了耳朵。

    “兔崽子,你还翻天了,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还省吃俭用给你做衣服,你还嫌弃上了,你才多大就不要穿开裆裤!”

    “娘,啊,疼疼疼,我已经不是两三岁的孩了。”朱平安手手拉着陈氏的胳膊,垫着脚尖减轻一疼痛。

    屁,你才五岁,陈氏低头看着自家五岁的儿子出这么一句话,莫名的喜感,自己的儿子虎头虎脑的比他哥哥活泼多了。

    虽好笑,可是陈氏手上的力气却并没有变,这个臭子本来就不老实,前些天生过一次病,好了之后更皮实了,成天往外跑。

    “你还知道疼,一天到晚到处野的看不见人,被拍花子拐了去,老娘就心静了。”陈氏着瞪了朱平安一眼,想到县城有孩失踪就心有余悸,好在村里人来人往倒是安全的很。

    “二嫂,男孩子有哪个不野的,还是皮实好,你就别罚彘了。”在院子水井边清洗碗筷的三婶张氏有些羡慕的看着彘,在一旁劝陈氏消消气。张氏刚到三十,但是至今只有一个了朱平安一岁的女儿朱平玉,所以对陈氏有两个儿子,特别羡慕。

    “老三家的,你可别替他求情了,这混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陈氏着,揪着朱平安的耳朵揪到灶房了。

    “,以后还敢不敢野的不着家吃饭了。”陈氏大声着,却从蒸笼里面取出一个去了皮的白水煮鸡蛋,从窗棱往外看了看见没人注意这边,就悄悄塞到了朱平安的手里。

    鸡蛋,朱平安两眼泛光,吃了十几天粗茶淡饭,终于见荤腥了。

    这根本就无法拒绝嘛。

    “疼哦娘,再也不敢了。”朱平安接过鸡蛋,嘴里却故作声势嗷嗷叫着。

    在二十一世纪,吃,可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可是省吃俭用把便宜能吃的吃了一个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资深吃货了。

    纯天然无公害,入口绵软,味道可真是好极了,感觉比现代的鸡蛋好吃不知多少倍,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到这以来都是粗茶淡饭不知荤味的缘故吧。

    机灵鬼,陈氏嗔笑,了一下朱平安的脑门,声,“快吃了,待会上了桌,你那心偏到天边的麼麽又都紧着大房了。”

    这时朱平安的心里倒是极暖的,这一世的家人无论是泼辣老妈还是木讷老爹,亦或者十岁左右却少有老成同样老实的哥哥,都是打心里对自己好。

    父慈母亲兄厚,处处显温馨。

    这也是朱平安接受穿越事实的主要原因,在二十一世纪身为孤儿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的他,在这儿感受到老牛舐犊般的关爱,也就慢慢心甘情愿了。

    “娘,你真好,我长大了要好好孝顺你。”朱平安抱着陈氏的大腿有感而发。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以后一定好好孝顺你们。

    陈氏看着自己的儿子赖皮虫一样跟自己撒娇,明显很受用,觉得自己的儿子比大儿子可爱多了。自己先前找老大过来,那傻子跟他爹一个德行什么偷吃不是大丈夫,差没把陈氏气个跟头,只好赶他出去,还好自己儿子没那么古板,好笑地在儿子脑门上了一下,“你少气我,我就谢天谢地了,快把嘴擦了省得待会被看到。”


第二章 气运与中邪

www.bok360.cc 

    夕阳西斜,朱家上房人员齐整,晚饭也准备好了。朱家在这个时候吃晚饭,主要是为了趁明不费蜡油,老天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朱家上房东屋正中摆了一个大桌子,在朱平安眼中,这套桌椅可以是朱家最好的家具了,不得不明朝的桌椅做得好,既简洁明快又细腻精致,连乡下桌椅都这么精良。明朝的桌椅板凳在现代都是有名的料好活细,大匠制器,好象大师作诗,“一年成二句,一吟双泪流”,好椅子做成,“日三摩挲,何如十五女肤!”

    朱家老爷子是位方脸瘦高老者,穿着一身青色粗布衣衫,手里拿着一个旱烟,时不时吧嗒吧嗒的抽两口。

    朱家老爷子面前摆了一叠水煮花生,旁边还有一杯浊酒,和桌上摆着的窝窝头还有烂菜叶、腌菜和稀粥形成了鲜明对比。

    靠着朱老爷子坐的朱老太太刘氏,头发有些稀疏,但梳的整齐,看上去就知道不是好相与的。紧挨着朱老太太刘氏坐的是朱老爷子和朱老太太老来得的儿子和儿媳,也就是朱平安的四叔四婶,四叔朱守信和四婶赵氏今年刚成婚,四叔面皮白皙,和朱老太太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甚得老太太宠爱。四婶穿着崭新的银红妆花褙子,一条油亮亮的大辫子在头盘了个发髻,上面插着一根鎏金的凤头簪子,还簪了一朵粉红色的绒花。

    在朱老爷子对面,坐着的面色白皙的中年男子,是朱平安的大伯,朱守仁。他穿着半新的葵花色茧绸直缀,袖子宽肥,带着四方平定巾,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旁边是大伯母吴氏,穿着半新的直领对襟袖百褶裙,看上去比陈氏要大不少,也收拾的齐整,身边是他们迟来的六岁儿子朱平俊,也穿着崭新的妆花褙子,正撅着嘴半倚在她娘吴氏的怀里。

    再接着就是朱平安这一世的父母,父亲朱守义,古铜肤色长的很壮实,典型的庄稼汉子,不过这么些天朱平安也知道自己这个便宜父亲可以是全才,会打猎,也会木工,种田还是把好手,只是性格特别老实,可以是木讷。朱平安的大哥朱平川今年十岁,几乎是父亲朱守义的翻版,壮实老实。

    三叔跟父亲很像,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个老实的庄稼汉子,三婶就是刚才在门口劝陈氏的张氏。三叔三婶成婚多年,至今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在三婶怀里怯怯的丫头朱平玉。

    农家院,是非可是不少。

    大伯朱守仁是读书人,虽考了十几年来都没考上秀才,不过总算也是童生了。读书人读四书五经,必须在县试、府试、院试三试都通过录取了,才能取得秀才的功名。大伯朱守仁专心温书,不事农桑生产,考了十几年才在六年前通过了县试、府试,取得了童生的称号,虽之后一直没考上秀才,但也算是百里长征,走了一个开头了。朱老爷子和朱老太太很看重自己的长子,认为他就是朱家光宗耀祖的希望,尤其是在大伯朱守仁取得童生后,对大伯一家也很偏爱。四叔是儿子,朱老太太更是宠的不行。至于父亲和三叔两家,就不怎么得关心了。有得看重的,有得宠的,还有不被关心的,一大家子在一起,是非怎么会少的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偏心还是很明显的,单从衣着上看,一家人差别就很大,大伯和四叔一家穿着都比较好,半新的衣服,自己一家和三叔一家都是粗布衣衫还有补丁。

    看来自己得好好努力,先不光宗耀祖,最起码先让自己一家过的好起来。

    迈着短腿刚进屋,朱平安就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朱家人每个人头都有一个白色的气柱,大伯朱守仁头的白色气柱比其他人都浓一,但都是白色的。

    突然出现的现象让朱平安大吃一惊,连忙摇了摇头,闭上眼睛睁开再看时,刚才奇怪的现象消失不见了,每个人都恢复了正常,再也看不到白色气柱了。

    奇怪,刚才怎么回事,刚才绝不是眼花,自己视力不可能出现问题的,怎么有像是里写的气运啊,难道自己能看到别人的气运?自己穿越重生就很离奇了,能看到别人气运也是的通的,可是为什么现在自己又看不到别人气运了呢?!

    “彘儿傻站着干嘛,还不过来吃饭。”母亲陈氏见朱平安站在门口发呆,不由出声提醒,傻子,再不来你偏心的祖母就把你那份给老大老四一家了!

    “哦哦,来了。”朱平安连忙回神,应了一声。算了,本来看到别人气运这事就很离奇,自己一时搞不清楚也正常。

    吃饭之前,朱平安还保持着前世的习惯,迈着短腿跑向洗脸盆里洗手。

    这在不怎么讲究卫生的古代农村有些稀奇,尤其是村里的男孩一个个跟泥猴似的,比如大伯家的朱平俊现在就窝在大伯母怀里吸鼻涕。朱平安自从来到这一世成为这个男孩后就坚持洗手洗脸,十几天下来,已经和那群流鼻涕的屁孩泾渭分明了,一个又白又虎头虎脑的屁孩,还是蛮吸引眼球的。

    “彘儿这子生病病好后,倒是讲究干净起来了,不会是中了邪了吧。”四婶用手帕遮着嘴巴,一双细眼上下打量着朱平安。

    中邪?

    朱平安明显被四婶吓了一跳,在这种封闭的思想落后的农村,被人怀疑中邪可是很危险的事,想想那个梦话就被灌一碗灰水的老王头就知道!我已经很心了,没有展示什么超时空的思想之类的,就是洗个手而已,四婶真是一个不安生的女人,跟自己游手好闲的四叔还真是绝配。

    朱平安打定主意,自己能看到气运这回事绝对守口如瓶,谁也不告诉。

    四婶子的话,朱平安还没想好怎么应对,母亲陈氏就已经不干了!

    “你谁中邪了,我看你才是中邪了,我儿子讲究干净一就是中邪了,那你呢,每天洗手脸还经常穿新衣服,那岂不是狐狸精附体了。”听到赵氏的话,陈氏心里升起无名怒火,‘腾’地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站到赵氏面前,要她给个交代。

    朱平安十岁的哥哥朱平川也开口自己的弟弟不会中邪的。

    “娘,你看二嫂他们,我就是随口了一句,二嫂就这样。”赵氏避开陈氏的目光,转头一脸委屈的向朱老太太求助,还拿手帕擦眼睛,好像多委屈一样。

    “那样了?我也只是你一句,你就这样哭天抹泪的,真是做作,可惜我不是四弟,可不吃你这一套!老四家的,你今天必须必须清楚了,不然我可不愿意。”陈氏不吃赵氏那一套,冷冷发声,英气十足,跟四婶子装柔软扮可怜截然相反。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393886904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