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天可汗回忆录

七星肥熊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535590

正光四年,被后世史学家评为乱世终结的起点。对此,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招安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66466363121664.html


第1章 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www.bok360.cc 

    多年以后,身为天可汗的李爽站在那高达五丈有余的老桑树前,准会回忆起那个被风吹拂过的下午。

    正光四年,六镇起义,北境皆反。

    北魏自太武帝拓跋焘平定柔然之后,百年间,武德不再,其后人早已经将当初的意气与雄风消磨在了洛阳的纸醉金迷之中。

    自古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并州!

    那广袤无垠的大山之中,蕴藏着无数的资源与财富,质朴的山民们遵循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过着充满风险又富足的生活。

    李爽躺在一棵桑树之下,嘴里叼着一片桑叶,正在哼着一首小曲。

    离他不远处,山寨里的还没有车轮高的孩子手握着竹子制作的长矛和木弩,正在练习着枪术和射击。

    “杀杀杀!”

    稚嫩却饱含杀意的话音响彻在这晋西北的山寨之中,让人产生一股荒谬感。

    然而,这却是这个时代的最为普通的基调。

    自汉末以来,天下大乱已有三百余载。

    便是从西晋永嘉之乱算起,也有两百多年了。

    这数百载乱世之中,北方的汉人能够南下的南下,逃不了的只能躲入山里。

    便是五胡之中,有着那一二位雄主,能够暂时平定北朝,可却都不持久,短暂的统一之后,又是更大的乱世。

    无奈,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壮大也罢,没有世家豪门撑腰的汉人只能躲入山林湖泊之中,苟延性命。

    并州西北深山之中的太平寨,便是这乱世之中汉人的缩影。

    然而,太平寨之中的平静,直到四年前,开始被打破。

    柔然可汗阿那瓌在内部的斗争之中落败,南逃洛阳。

    进入洛阳之时,盛世空前——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

    其被赐居洛阳,受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

    这位蠕蠕王并不安分,贿赂了执掌朝政的卫将军元乂,不久之后北还,掌控柔然旧部。

    北魏洛阳的朝廷曾赠以各种兵器、衣物、马驼、牛、羊并粟二十万石,第二年,又赠了田种万石。

    不久后,这位被北魏朝廷器重的蠕蠕王率部南侵,一直攻打到了平城,劫掠大批物资北返。

    一颗怀疑的种子便在所有北境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北魏朝廷还靠得住么?

    六镇之乱开始后,本来还安于平淡,畏惧官军的山民都拿上了刀枪,开始沿着官道线,做起了那无本的买卖。

    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李爽也无奈,只能带着太平寨中上万的民众,趟进了这时代滚滚的大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起义军的一员。

    北魏朝廷官方封号——绝世匪首李麻子!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李爽也不想要这么拉风,这么引人注目。

    奈何,在翦径这个项目上,他实在是太专业了,太有天赋了。

    北抢柔然,南夺鲜卑,西驱匈奴,东取太原!

    整个晋西北,就没有他不敢抢的人,就没有他抢不成的东西。

    在李爽十六岁的人生之中,在他短短的两年起义生涯之中,太平寨已经从原来只一千壮丁,刀甲不齐的小山寨,到了现在,成了拥有着三千披甲的大势力。

    通过打击封建腐朽势力以及他们的走狗帮凶,李爽带领着太平寨的寨民们,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

    下一步,是不是该打太原了?

    李爽思考着,耳边传来了一声沉重的号角声。

    两长一短!

    李爽坐了起来,这是兄弟们满载而归的喜讯声。

    太平寨的大门缓缓打开,数百骑兵结成的马队拉着几十辆大车返回了山寨。

    这数百马队为首之人下了马,见到李爽,当即拱手行礼。

    此人长短腿,走起路来有些不稳,年岁比李爽大些,可身躯却比李爽瘦弱许多。

    “首领,侯景不负使命,功成归来。”

    此时的宇宙大将军还没有后世那股老辣狡诈,年纪轻轻,却是悍勇无比。

    李爽势大之后,卧虎李崇前来剿匪。

    侯景也是李崇军中的一员小将。

    只是后来,他剿着剿着便成了匪的一员,干得不亦乐乎!

    毕竟,身为怀朔镇戍兵的侯景,哪有绝世匪首李麻子下第一大将侯景快活?

    “你把太原给劫了么,怎么这么多的东西?”

    侯景眉飞色舞的说着。

    “禀首领的话,属下按照首领的吩咐,带着人马下了山,偃旗息鼓,伏于官道之旁,只待过路的商贾富商,没有想到,没过多久就来了一只大鹅!”

    李爽检查着战利品,看着一辆辆大车上装载着的珠宝、服饰,精美异常。

    “他们的跟脚弄清楚了么?”

    “那来得及问啊,我看见这么多东西,当即就上去抢了,深怕他们逃了。”

    李爽放下了手中的织物,挥了挥手。

    “俘虏的人呢?”

    侯景挥了挥手,太平寨的壮勇将俘虏的人送了上来的过程中,自鸣得意的说着:

    “护卫的士兵有数百人,可都被我杀跑了!”

    李爽看着被绑着的几名俘虏,有些狐疑。

    “契胡人?”

    契胡人战力很强,怎么会这么轻易被击破?

    李爽问起了详细的过程,侯景解释着:

    “属下拿着刀冲进人群一顿乱砍,又劫持了一名契胡少女,接着,他们就都投降了。”

    “那契胡少女人呢?”

    在李爽的催促之下,他终于见到了那名传说之中的契胡少女!

    这名契胡少女年少,衣着华美,皮肤白皙,美容娇媚。

    李爽的视线在她身上逡巡了一番,看得出来,这名少女从小到大的营养很充足。

    她虽处乱匪之中,却镇定自若。

    “你们没有对她做什么吧?”

    “那哪来得及啊!”

    侯景刚说了一句,立马意识到不对,改口道。

    “属下心系首领大业,早将女色抛在马后,一路拼杀,才带着这人和几名俘虏返回。”

    “说实话!”

    在与李爽的对视之中,侯景败下了阵来。

    “那几百名契胡勇士就和疯狗一样,一直跟着我们。直到近了山寨,他们才返回。”

    听了侯景的回答,李爽越发惊奇。

    “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尔朱英娥,乃秀容梁郡公、第一领民酋长尔朱荣之女——”

    说到这里,尔朱英娥顿了顿,随后,拖着长长的音调,似乎是故意的一般。

    “不久之前受洛阳诏书,封为嫔妃,进京侍奉天子!”

    坏了,这是冲我来的!

    李爽看了一眼懵逼中的侯景,这一刻,有着将他踢死的冲动。


第2章 一个盗贼的自我修养

www.bok360.cc 

    就当尔朱英娥说出了那句话的时候,侯景便意识到了自己惹大祸了!

    这可是皇帝的老婆啊!

    关键是,她还有一个极其富有的爹!

    尔朱荣的大名,在这晋西北可是无人不知啊!

    秀容川三百里,曾是北境富饶地,一朝兵祸六镇起,尔朱赚得让人气,诶~~~

    这首传唱在太平寨的童谣已经深入人心了,就连三岁孩童都知晓,自小就立下了一个伟大的志向——抢他娘的一票。

    熟悉的旋律在侯景脑海之中回荡,很快便被理智驱散。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他转过了头,看向了这首童谣的作者,发现他在经历了最初的彷徨之后,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尔朱英娥本来还在得意,可是看着李爽脸上的笑容,心里有些慌了。

    “请尔朱小娘子回屋!”

    众人只见,李爽带着尔朱英娥进了屋,大门紧闭。

    屋外,一众人看着这一幕,无不从心中佩服着,顿生高山仰止之感。

    侯景更是拍手叫好,喊了出来。

    “首领真是能为人所之不能为,豪气冲天,连皇帝的老婆都……我对首领的敬仰之心,正如滔滔江水,绵绵不觉,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屋中。

    尔朱英娥一进屋,就发现屋中一张特别大特别软的床,当即变得特别紧张。

    她一下子就跑到了角落,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匕首,对准了李爽。

    “你……你别过来啊!”

    李爽看着战战兢兢的尔朱英娥,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后,慢悠悠的道:

    “匕首鞘没拔呢!”

    尔朱英娥一愣,迅速拔了鞘。

    寒锋映面,屋中的温度仿佛都低了些。

    尔朱英娥又重复了一遍。

    “你别过来啊,你过来我可什么都做得出来!”

    李爽好整以暇。

    “你想做什么?”

    尔朱英娥把匕首对准了自己的脖子,声色具厉。

    “你敢过来,我就把匕首插进自己的脖子,你得到的只会是一具躯体。”

    李爽差点一口水喷了出来。

    “你拿自己的命来吓唬我,你觉得我在意么?”

    听李爽这么一说,尔朱英娥感觉他说得对,手不禁松了几分。

    “这山里有许多一辈子没有见过的女人的流民,别说是女人了,就是尸体……他们可是什么都做的出来的哦!”

    身为尔朱荣的长女,她纵然弓马娴熟,可也是自小被人捧在手心里,哪里见过这幅场面?

    听到李爽的描述,她的心里防线一下子就被击破了。

    尔朱英娥瘫软在地,忽然哭了出来。

    李爽静静的看着,也不上前安慰,等到尔朱英娥哭得差不多了,他才淡淡的开口。

    “哭完了就来忙正事吧,写一封信给你的爹,让他来领人。”

    哭得泪眼婆娑的尔朱英娥忽然明白了过来,擦了擦眼泪。

    “你只要我写封勒索信?”

    “不是勒索信,我们可不是匪徒。只是让你爹知道,我们照顾了你,他不得给些照应钱么?”

    尔朱英娥听了,心中有些怪异。

    “我爹可是尔朱荣,你敢向他要钱?”

    “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特殊就有所区别对待,便是洛阳城中的元诩来了,也得给钱!”

    半个时辰后,大门缓缓打开。

    侯景等人见到李爽走出大门,贱兮兮的凑了过来。

    “首领的手段可真厉害啊,我们在屋外都听见了,那小娘子哭得可厉害了!”

    厉害你大爷,李爽看着侯景这小子,没由来的就是一股气往上窜。

    “你跟我来!”

    夜晚!

    聚义厅前!

    李爽穿着袍子,坐在了堂口老大的位置上,堂里,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人。

    侯景困得实在不行了,他被李爽拖了过来,罚站了几个时辰。

    “风雨欲来啊!”

    李爽忽然的一句话,将迷瞪的侯景吓了一跳。

    “如今我们绑架了尔朱荣的女儿,恐怕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首领,连李崇都奈何不了你,区区尔朱荣算什么!”

    “李崇那是过江龙,尔朱荣是地头蛇,过江龙好对付,地头蛇却是难缠,我有上中下三策,你想要听哪一策?”

    果然,大的要来了么?

    侯景咽了咽口水,每每当李爽祭出上中下三策的时候,他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他环顾左右,见空荡荡的聚义厅,心里哇凉哇凉的。

    “上策!”

    “我将这太平寨首领之位传于你!”

    侯景一愣。

    怎么他惹了这么大的祸,还能升官的么?

    随即想想又有些不对。

    “那首领你做什么?”

    “我当然是退了下来,等尔朱荣带着他那一千七百重骑来的时候,割了你的脑袋,然后将你和尔朱英娥送还给他。”

    侯景见李爽那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中十分惧怕,忙问着。

    “那中策呢?”

    “你带着尔朱英娥回秀容,然后让尔朱荣割了你的脑袋。”

    此时,侯景已经有些慌张了,声音都在颤抖着。

    “那下策呢?”

    “我直接割了你的脑袋,然后让人将你和尔朱英娥送回去。”

    什么上中下三策,这不都是要我的命么!

    “首领,你干脆一刀宰了我得了!”

    “咱们是义军,不是土匪,做什么事情都得讲究讲究。”

    侯景当即跪了下来,抱着李爽的腿,哀嚎着。

    “首领,咱别整这套了,你就直说吧,想要我做什么?刀山火海,小侯我万死不辞!”

    “万景啊,你很有觉悟嘛!”

    说着,李爽打了个响指,隐藏在忠义堂周围的刀斧手都撤了下去。

    等待着窗外的人影都消失了,侯景才松了一口气。

    “咱们都是熟人了,就不整那些了。我这里有一份信,你带上三匹马,要在一天之内将这份信送到秀容,交给尔朱荣。”

    “一天?可咱们这离秀容有两百里啊!”

    李爽拍了拍侯景的脸颊,笑眯眯的。

    “当年曹操在长坂坡追刘备的时候,一天一夜就追了三百里。咋的,难道你此刻的求生意志还不如曹操追刘备的意志热切么?”

    “有!我有!”

    侯景保证着,拿着信,长短腿三步并两步的奔了出去。

    李爽打了个哈切。

    “身为一个土匪头……啊,呸,义军首领,容易嘛!”


第3章 糟了,碰到精汉了!

www.bok360.cc 

    尔朱氏的先祖尔朱羽健跟随拓跋珪灭燕,以功封秀容川三百里。

    尔朱荣的祖父尔朱代勤是拓跋焘敬哀皇后的舅舅,凭借着这层关系,尔朱氏参加了北魏多次对外作战,因为有功,被免除了百年的赋税。

    到了如今,尔朱氏已经是这肆、朔、恒等州里胡汉闻名的大户!

    牛羊驼马,漫山遍野。

    尔朱荣看着手中的这封从太平寨送来的书信,自己女儿的笔迹十分清晰,英俊白皙的面容却是有些异样。

    “送这份信来的人呢?”

    尔朱荣的下手,他的侄子尔朱兆跃跃欲试。

    “送完信倒头就睡了!”

    尔朱荣有些诧异,随听得尔朱兆解释着。

    “据他说一日间赶了两百里路,累死了三匹马,精疲力竭。”

    尔朱荣一笑。

    “倒是个人物,好生招待。”

    “这……”

    尔朱兆好勇斗狠,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当即就暗中点好了兵马,就等自己的叔父下命令。

    可没有想到,尔朱荣非但不怒,反而要厚待这个送信的使者。

    尔朱荣在尔朱家的威信并非泛泛,他看了一眼尔朱兆,对方就闭上了嘴巴,有太多的话此刻也不敢继续说出来。

    “请天穆过来!”

    相比于尔朱兆这个侄子,尔朱荣更加信任的是他的结义兄弟,北魏宗室元天穆。

    北魏孝文帝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之后,北魏的汉化改革就一发不可收拾。

    在洛阳,北魏朝廷不但禁止了北语和胡服,甚至狂热到将皇室的姓从拓跋改成了元。

    元天穆便是一个典型的汉化之后的北魏皇室成员,扎着发髻,穿着汉服,温文儒雅,与身着胡服留着脏辫的尔朱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尔朱荣将手中的信交给了元天穆,询问道:

    “兄长,如何看?”

    “好文采,能将一封勒索信写得如此文采斐然,当真不凡!”

    元天穆看了一眼,便赞道。

    一旁的尔朱兆却有些不耐烦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居然还关心对方的文采?”

    尔朱荣看着摸着胡子的看得仔细的元天穆,制止了不耐烦的尔朱兆。

    “兄长是说,李爽并非一般的土匪?”

    尔朱荣之所以将女儿送去洛阳,除了给小皇帝元诩交投名状之外,还有着在宫中建立眼线的目的。

    如今这件事情发展到这里,尔朱荣有些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人在捣鬼?

    “自六镇叛乱之后,原本驻守在北境的戍卒多有逃逸,其中不乏汉人豪族之后。反正,我是不信,一个土匪能有这等文采。且看他信中之意,分明是不想要将事态扩大,或可缓颊!”

    说完,元天穆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尔朱荣,对方明白,让尔朱兆先下去了。

    两人在一屋,尔朱荣开口道:

    “兄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尔朱氏百年经营,财富积累不可甚数,在这乱世之中,可不一定是好事。”

    尔朱荣点了点头。

    “我明白,所以我才想要召集壮勇,为我所用!只不过一直不顺利。”

    元天穆笑了一声。

    “朝廷一直在防着尔朱氏,乞扶莫于又在身侧,如鲠在喉。秀容虽富,非王业之所。天宝若想要有所作为,当南下太原,夺晋阳城,方能光大尔朱氏的基业。太平寨地处南下要道,李爽一代俊杰,当早做决断。”

    听完元天穆的话,尔朱荣已有定见。

    “太平寨的名头,在这两年,尤其是李崇围剿失败之后,在晋地很是响亮。这等豪杰,若能为我所用,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否则,亦当早除之。”

    “如此,我为天宝走一遭。”

    -----------------

    太平寨。

    当李爽得知元天穆亲自来了之后,心里便知道这件事情并没有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天穆叔叔!”

    在这山间野寨,尔朱英娥看见了熟人,这些日子的委屈霎时间都涌了出来。

    元天穆安慰了一番,让人将尔朱英娥带了回去。

    接着,便打量起了此行的正主——李爽。

    这位晋西北名头响亮的绝代悍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身躯健硕,皮肤黝黑,面容却是相当的正。

    元天穆心中一下子便有了好感。

    “这位便是李爽首领么?”

    “在下正是!”

    李爽将元天穆请进了大厅之中,可元天穆却没有立刻动身,反而有些委婉的说着。

    “不知可否参观一下首领的书房?”

    元天穆这个人有个癖好,特别喜欢参观别人的书房。

    从对方书房之中的藏书,元天穆可以大概确定对方的喜好。

    当然,一个土匪头子为什么会有书房这件事情,元天穆好像下意识的忽略了。

    “也……不是不行。”

    李爽无奈,将他请进了书房。

    刚进书房,李爽就察觉有些不对。

    这帮家伙,怎么没有收拾?

    书桌之上,还留着李爽临摹的一首诗。

    元天穆丝毫没有一个外人应有的觉悟,拿起桌上的纸就看了起来。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胡无人,汉道昌……”

    听见元天穆念着,李爽的脸白了。

    这不是等于当着元天穆这个鲜卑人的面扇他巴掌么?

    “好!”

    李爽本以为元天穆会转头就走,可他却是忽然声音高昂。

    “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啊!”

    接着,他转过身来,看着李爽,越加的欣赏。

    “我果然没有看错,首领不但武略出众,文采亦是斐然,必是豪门大姓之后,不知是出身赵郡李氏还是陇西李氏?”

    这个问题,李爽难住了。

    在这个时代,他是哪里人,他还真不知道。

    “我算是关中人吧!”

    “原来是陇西李氏之后,失敬失敬,想必首领与武川镇很有渊源吧!”

    听了元天穆的话,心里更加起了斗大的问号。

    “落寇于此,怎谈家承,惹人笑耳!”

    印证了自己判断的元天穆与李爽越加的亲近。

    “首领读《春秋》否?”

    “……”

    一番谈话后,已是深夜,元天穆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想要为尔朱荣招降李爽,并且给出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给钱给地给官职!

    李爽想了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

    虽然打击封建腐朽势力的大业很崇高,但奈何封建腐朽势力给的太多了。

    谈好之后,李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见此诗,太尉掾为何不怒?”

    却见元天穆大笑一声:

    “小友谬矣,我拓跋氏之先本是黄帝之后,昌意少子,岂可与那些茹毛饮血的贼胡人相提比论。后孝文皇帝改拓跋为元,自有认祖归宗之意。履胡之肠涉胡血,实乃壮哉此言!”

    “……”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466466363121664.html